汉世祖 第668节(2 / 4)
增税,刘皇帝是不反对的,因为就大汉目前的情况而言,商税的收取,是很不到位的,朝廷也做不到太细致,毕竟没有那么多精力,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
因而,这些年,大汉的商业在蓬勃发展,每年商税都在增加,但与商贾得利相比,只是小头。所以,刘皇帝也乐得在合适的时间,割一波韭菜。
但就财政司所拟方案来看,用抢劫来形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吃相太难看了,并且,刘皇帝觉得,这是在打击抑制商业的发展。
甚至于,更像是一种报复行为,国家财政拮据,而一些商贾却富得流油,直接引得朝廷饥饿的目光投向他们。而在去年北伐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粮食、木材、船运以及各种手工业商人,从朝廷的军费支出中,赚了大钱。
而在一些财政司官员看来,朝廷的钱,都是民脂民膏,岂能让一干商贾给赚去了,朝廷的钱,哪能这么容易赚到,于是想法设法,要让他们吐出来。
而最后的办法嘛,加税,课以重税,还是全方位的。刘皇帝对此,当然得指导一番了……
第342章 杀肥
刘皇帝这番话,虽然有些假大空,但态度还是明明白白地摆出来了,就是对财政司提出的所谓“商税改革”条议不满意,这可就让人心头泛起嘀咕了,尤其是在座的财政使沈义伦,老脸之上,明显带有一抹尴尬。
因而,刘皇帝言罢,沈义伦主动站了起来,佝身拜道:“陛下教训得是,是臣等所议不周,考虑欠妥!”
见状,赵普也开口了,向刘皇帝道:“陛下,商税加增之议,财政司只是初拟,尚无定论,群僚仍在筹议之中。今陛下教诲,臣等当铭记在心,深入商讨,拿出一套周全适宜的办法来!”
论官话、套话,又能有多少人比赵普这干大臣还熟练,赵普侃侃而谈,也有为沈义伦说话的意思。
目光游移几许,老迈的沈义伦那认过请罚的姿态,倒搞得刘皇帝有些尴尬,当即一摆手,表示道:“沈卿不必如此,朕也不是在问责,只是略表感慨罢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以洛阳、开封之大,辐辏八方,若无商贾从中贸易,何来两京之繁荣。商贾之中,不只有奸商市侩,也有良商义贾,还是当有所区别的!
对于共襄大汉盛世之商民,朝廷还是当给予鼓励与保护的!因此,朝廷出台政策,还当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杀鸡取卵的事,要尽量避免!”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谨记!”赵普带头附和道。
说着,赵普又道:“对于良商义贾,朝廷自然要鼓励,但不代表放任,毕竟商人逐利,难知礼义,天下商贾,成千上万,多为私利,彼等固然给大汉带来活力,却同样滋生了不少违法之事。
因此,臣一直认为,对商贾还当加以约束,若是过于宽纵,只会败坏民间淳良之风,若百姓争相效仿,那何人事农,何人务工,这对大汉也非益事。
另外,朝廷这些年实行励商政策,与其宽松经营之环境,大汉也产生了一大批的巨商富贾。这些人家,借着朝廷的善待,通过货殖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这些人,是否遵纪守法,是否依照朝廷税制缴纳税收,只怕不然。
臣也收到了不少奏报,凡大商巨贾,在赚取财富的过程中,多有作奸犯科之嫌,甚至不乏草菅人命者,对于这等人,朝廷自然不当一视同仁。
臣以为,对于那些小商小贩,朝廷可以稍加宽纵,但对于那些大商巨富,还当严格约束……”
赵普这一番话,态度同样十分明确,言语中不乏对大汉那些巨商大贾的厌恶。但是,刘皇帝听着,却总觉得有些古怪。
赵普可不是个轻易表现出政治倾向的人,此番如此强势,张牙舞爪地要对付大商贾,这就值得几分玩味了。
思索一番,刘皇帝有所猜测了,大抵杀猪挑肥的杀,效果会显著些,要针对,就得针对那些打商贾,类似的事情,朝廷此前也不是没做过。
至于赵普摆出来的那些理由,则不用太过当真,借口罢了。而另一方面,这些大商人中,能有所成就的,哪个没些关系,就两京那些经营有成的大富商,也多与勋贵、官僚联系紧密,这是不可避免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继续发展,想要寻求保护,依附权贵也是必然的选择。
甚至于,不少人就是权贵们的爪牙,比如东平王赵匡赞,他家的酒楼生意,可做得红红火火的……
打击大商贾,这是不是赵普暗度陈仓的一种手段?多疑的禀性,让刘皇帝下意识地就多思考了一些,但看着赵普的平静自然的表情,心中也不免嘀咕几番。
刘皇帝忽然觉得,这赵普也是有些深不可测的,难以看透,甚至有种恍然大悟后的惊悸感,这些大臣,都是站在大汉最顶层的精英了,哪里是容易被看穿的。那过去,刘皇帝一直自信的洞察全局全人,不会是这些人陪自己表演的吧……
多疑成性,有的时候,也确实让刘皇帝倍感煎熬。心中疑忌汹涌,刘皇帝脸上还是稳得住的,迎着赵普的目光,还是颔首,轻笑道:“赵卿所言,也有道理,国法森严,商法既然立了,就不是摆设,就要严格遵行,对于商贾,还当加以引导约束,将规矩深入人心!”
见刘皇帝表露支持之意,赵普也终于露出了点笑意,拱手道:“陛下英明!”
而注意到赵普那平和谦恭的表情,刘皇帝这心里,就更不得味了。 ↑返回顶部↑
因而,这些年,大汉的商业在蓬勃发展,每年商税都在增加,但与商贾得利相比,只是小头。所以,刘皇帝也乐得在合适的时间,割一波韭菜。
但就财政司所拟方案来看,用抢劫来形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吃相太难看了,并且,刘皇帝觉得,这是在打击抑制商业的发展。
甚至于,更像是一种报复行为,国家财政拮据,而一些商贾却富得流油,直接引得朝廷饥饿的目光投向他们。而在去年北伐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粮食、木材、船运以及各种手工业商人,从朝廷的军费支出中,赚了大钱。
而在一些财政司官员看来,朝廷的钱,都是民脂民膏,岂能让一干商贾给赚去了,朝廷的钱,哪能这么容易赚到,于是想法设法,要让他们吐出来。
而最后的办法嘛,加税,课以重税,还是全方位的。刘皇帝对此,当然得指导一番了……
第342章 杀肥
刘皇帝这番话,虽然有些假大空,但态度还是明明白白地摆出来了,就是对财政司提出的所谓“商税改革”条议不满意,这可就让人心头泛起嘀咕了,尤其是在座的财政使沈义伦,老脸之上,明显带有一抹尴尬。
因而,刘皇帝言罢,沈义伦主动站了起来,佝身拜道:“陛下教训得是,是臣等所议不周,考虑欠妥!”
见状,赵普也开口了,向刘皇帝道:“陛下,商税加增之议,财政司只是初拟,尚无定论,群僚仍在筹议之中。今陛下教诲,臣等当铭记在心,深入商讨,拿出一套周全适宜的办法来!”
论官话、套话,又能有多少人比赵普这干大臣还熟练,赵普侃侃而谈,也有为沈义伦说话的意思。
目光游移几许,老迈的沈义伦那认过请罚的姿态,倒搞得刘皇帝有些尴尬,当即一摆手,表示道:“沈卿不必如此,朕也不是在问责,只是略表感慨罢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以洛阳、开封之大,辐辏八方,若无商贾从中贸易,何来两京之繁荣。商贾之中,不只有奸商市侩,也有良商义贾,还是当有所区别的!
对于共襄大汉盛世之商民,朝廷还是当给予鼓励与保护的!因此,朝廷出台政策,还当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杀鸡取卵的事,要尽量避免!”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谨记!”赵普带头附和道。
说着,赵普又道:“对于良商义贾,朝廷自然要鼓励,但不代表放任,毕竟商人逐利,难知礼义,天下商贾,成千上万,多为私利,彼等固然给大汉带来活力,却同样滋生了不少违法之事。
因此,臣一直认为,对商贾还当加以约束,若是过于宽纵,只会败坏民间淳良之风,若百姓争相效仿,那何人事农,何人务工,这对大汉也非益事。
另外,朝廷这些年实行励商政策,与其宽松经营之环境,大汉也产生了一大批的巨商富贾。这些人家,借着朝廷的善待,通过货殖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这些人,是否遵纪守法,是否依照朝廷税制缴纳税收,只怕不然。
臣也收到了不少奏报,凡大商巨贾,在赚取财富的过程中,多有作奸犯科之嫌,甚至不乏草菅人命者,对于这等人,朝廷自然不当一视同仁。
臣以为,对于那些小商小贩,朝廷可以稍加宽纵,但对于那些大商巨富,还当严格约束……”
赵普这一番话,态度同样十分明确,言语中不乏对大汉那些巨商大贾的厌恶。但是,刘皇帝听着,却总觉得有些古怪。
赵普可不是个轻易表现出政治倾向的人,此番如此强势,张牙舞爪地要对付大商贾,这就值得几分玩味了。
思索一番,刘皇帝有所猜测了,大抵杀猪挑肥的杀,效果会显著些,要针对,就得针对那些打商贾,类似的事情,朝廷此前也不是没做过。
至于赵普摆出来的那些理由,则不用太过当真,借口罢了。而另一方面,这些大商人中,能有所成就的,哪个没些关系,就两京那些经营有成的大富商,也多与勋贵、官僚联系紧密,这是不可避免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继续发展,想要寻求保护,依附权贵也是必然的选择。
甚至于,不少人就是权贵们的爪牙,比如东平王赵匡赞,他家的酒楼生意,可做得红红火火的……
打击大商贾,这是不是赵普暗度陈仓的一种手段?多疑的禀性,让刘皇帝下意识地就多思考了一些,但看着赵普的平静自然的表情,心中也不免嘀咕几番。
刘皇帝忽然觉得,这赵普也是有些深不可测的,难以看透,甚至有种恍然大悟后的惊悸感,这些大臣,都是站在大汉最顶层的精英了,哪里是容易被看穿的。那过去,刘皇帝一直自信的洞察全局全人,不会是这些人陪自己表演的吧……
多疑成性,有的时候,也确实让刘皇帝倍感煎熬。心中疑忌汹涌,刘皇帝脸上还是稳得住的,迎着赵普的目光,还是颔首,轻笑道:“赵卿所言,也有道理,国法森严,商法既然立了,就不是摆设,就要严格遵行,对于商贾,还当加以引导约束,将规矩深入人心!”
见刘皇帝表露支持之意,赵普也终于露出了点笑意,拱手道:“陛下英明!”
而注意到赵普那平和谦恭的表情,刘皇帝这心里,就更不得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