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俗拾零(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斯兰教严格禁止偶像崇拜,这一点在沙特尤其鲜明。沙特政府规定:任何人在入境时不得携带人物雕塑、洋娃娃等,如果发现私自夹带,则砸碎偶像,并对携带者严肃处理。沙特境内一些商店中的模特儿、儿童玩具中的洋娃娃,全是有身无头。十字路口特设的交通牌上,也是无头人标示牌,还写了一行大字:“横穿马路,注意车辆!”
  洽谈商务前,要始终记着互致问候的礼仪。如能说上几句阿拉伯语问候及应酬话,将有助于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生意上,沙特人喜欢与制造商直接谈判,善于讨价还价,与他们谈生意需要细心又耐心。
  沙特的服饰文化
  阿拉伯大袍历经上千年,至今仍然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传统服装。而阿拉伯人的包头巾,也是如此。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他们的传统使然,其实传统也是在生活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沙特的服饰有着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
  滚滚而来的石油财富,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改变着阿拉伯半岛这块古老的土地,虽然阿拉伯社会已经完全现代化,人们的生活规律及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意识也都在改变着。
  但是上千年以来的传统服装白大袍并没有被冷落。西装牛仔裤与阿拉伯长袍在阿拉伯世界里友好地共存。国家元首、高级官员仍然身着大袍出席盛宴和庆典活动,有一些人会在大袍外穿西装,或西装外披大袍。即使是赶时髦的年轻人和公务人员,上班时西装革履或牛仔服,一到家仍都换上大袍。阿拉伯人仍然觉得大袍是穿着最舒服的衣服。长袍与头巾是阿拉伯人的主要服饰。中国古籍云“(大食人)人体长大,貌丰伟,风俗纯美”“男子缠头,穿长衣”。
  包裹着头巾只露出眼睛的穆斯林妇女
  沙特人崇尚白色,认为它代表纯洁,男子喜欢穿白色长袍;绿色则代表生命,是吉祥的颜色,忌用黄色,沙特人认为黄色代表疾病和死亡,只有国王才能身着土黄色长袍,象征神圣和尊贵。沙特王室也喜欢在白袍边上加上金丝带,以示身份和地位。
  和别的阿拉伯国家比起来,沙特阿拉伯人的长袍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长袍袖长、领高、镶里子,都带有圆领,也有的是v形领口,穿上后会将扣子扣好。通常他们贴身穿一件围布,有点像女士的衬裙,有的穿上背心,再在外面穿上长袍。脚上多穿拖鞋,很少穿袜子。阿拉伯大袍无尊卑等级之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这样穿着,衣料的质地随季节和主人经济条件而定。阿拉伯白袍多数用棉布制作。
  在沙特阿拉伯,包头巾也是沙漠环境的产物。夏季,头巾能有防晒的作用,北方冬季气温有时候能达到0c,头巾能起到帽子的保暖作用。头巾是将一块长方形布放于头上,多为白色,再套上一个头箍固定。头箍为驼毛做成的圆状环,多为黑色,偶有白色,粗细轻重不等。年轻人多喜欢粗重的头箍,再系两根飘带作装饰,显得英俊潇洒。
  黑大袍是阿拉伯妇女的传统服装,做工简单,式样和花色因地而异。例如,沙特妇女的黑袍是一件宽大的黑斗篷。黑袍样式很多,有的袍子直接套头,从头顶垂直到脚后跟,上面通常有机器绣花。除了传统的黑色之外,阿拉伯妇女的长袍颜色现在也越来越多。她们通常只露出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在她们黑袍之下,几乎浑身戴满各种金银首饰:头戴银头箍,头箍系银链,前额挂金银链,鼻饰镶花,耳坠一环又一环,项链一圈又一圈,十指戴戒指,手腕挂金镯子,脚上配金脚镯与银足铃……
  法国画家让一莱昂·杰罗姆所绘《争吵中的阿拉伯人》,从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传统服饰的细节。
  开斋节与宰牲节
  在沙特,只准许过伊斯兰教的节日,不允许公开庆祝其他任何节日,譬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沙特最盛大的节日是开斋节与宰牲节,穆斯林们通过这两个节日来庆贺并珍惜美好生活,用无限的祈祷,来纪念真主赐予的节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自有其历法,称为伊斯兰历,是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它没有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关系,每逢第九个月称为“莱麦丹”,就是教徒守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个月,因此斋月有时在冬天出现,有时在夏天。在守斋月里,穆斯林在东方发白(天亮)前,要吃饱喝足,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也不能喝一口水,至傍晚时分才可以吃顿简单清淡的晚餐。如此这般要斋戒一个月满为止。
  在斋月里使用的灯和食用的食物
  待到教历10月1日,即斋戒期满,就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阿拉伯语称为“尔德·菲图尔”节。开斋节的那天,家家户户早起打扫清洁,成年人个个都要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要头梳整齐,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每年的开斋节,沙特王国都会隆重地举国庆祝。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来到麦加大清真寺进行祈祷。各地穆斯林则带上一个小毯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各地的清真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信众便铺下毯子,脱下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这种会礼规模的庞大,形式的庄严,气氛的隆重,都令人惊叹不已。哪怕刮风下雨,他们也毫无畏惧,情绪仍很高涨。
  ◎盛大的宰牲节
  在伊斯兰世界与开斋节同样隆重的还有古尔邦节,这两个节日一起与圣纪日被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古尔邦节在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举行,以信众举行会礼、宰牛羊、聚餐为主要内容。
  开斋节,人们穿上盛装来到麦加大清真寺进行盛大的欢庆。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宰牲节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制作各种甜点,炸油香、烤饼,做新衣裳,为过节日做好准备。到了过节这天,穆斯林们从清晨起沐浴更衣,再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即回到家里宰牲,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
  宰牲的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l1日、12日这三天内均可。去朝觐的人要宰牲,不去朝觐待在家里,有条件的也要买来活羊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宰牲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黄色、古铜色、棕色、斑白色和黑色。宰牲时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也不能卖掉。宰牲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散发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
  独特的伊斯兰教育
  伊斯兰教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是富裕后的沙特王国的头等大事。因为如果没有人才,再多的钱也只是个摆设。
  ◎从古兰经到高等教育
  1932年,沙特王国初成立。在境内没有发现石油前,沙特贫穷落后,伊本·沙特国王发起了普及正规化初级教育的计划,规定中、小学学制各为六年。全国只有几所简陋的小学,少有人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学校,也基本上局限于接受《古兰经》宗教知识,或培养一些基本的读写能力。传统的阿拉伯人认为,男孩子在经商中学会算账,女孩子只要学会做饭就可以了。在沙特的石油经济崛起后,政府认识到了没有人才的悲哀和尴尬。在开始石油经济建设时,众多的文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当国家有钱为人们购买现代化的设备时,许多东西却因为人们不会使用而抛弃。比如,如果一辆小汽车只是出现了一个故障,随后就被整车扔掉;如果卡车在路途中抛锚,司机便一走了之,车上的货物也不管了;一栋大楼完工后,吊车等设备也就不要了。培养国内人才,摆脱落后的面貌,是摆在沙特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
  沙特阿拉伯女子学校的女学生
  早在费萨尔国王任汉志国王总代表时,就建立了一个教育司,拿出自己的钱鼓励教育,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在石油财富的支持下,沙特政府制订了宏伟的初级、中级和高等教育计划,为国内所有人提供免费教育,保证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1949年~1950年,在费萨尔亲王支持和法赫德亲王的鼓励下,初级教育计划获得了很大进展,在检察总署下设了教育司。1952年,沙特全国共有306所小学。1953年,沙特王国成立了教育部,由法赫德亲王担任第一任教育大臣,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957年,沙特国王大学成立,它是沙特境内第一所现代大学,又称利雅得大学,成立时仅招收了21名大学生。1975年,沙特几乎平均三天建立一所学校,达到3497所。到了1985年,则平均一天建立一所学校。1988年~1989年间,建成的小学有205所。沙特的初级教育主要分为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各为六年。小学教育主要传授宗教知识和阿拉伯语语言,以及一般科学、社会学、艺术等知识。中学教育要教授全面的伊斯兰教知识和文化知识,也有文理分科。中等教育有师范教育、技术教育和扫盲教育等,中等师范学校分为男子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这些学校都是男女分开教学。
  沙特人早就意识到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教育拨款为73亿里亚尔,以后连年增长。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投资达350亿美元,占全部计划拨款的16%。2001年2月,沙特教育部拨款2.5亿里亚尔用于学校的扩建、维护和添加设备。2002年,沙特政府财政预算为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劳动力技术培训拨款543亿里亚尔(144.8亿美元),新建345所各种学校,提供8.6万个男女教师职位。2003年,沙特政府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领域投入636亿里亚尔。如此大手笔的投资于教育事业,堪称举世罕有。如今的沙特人不再为没钱读书而烦恼。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花费,政府几乎一手全包。不仅由国家提供书本、校服、午餐补贴、生活补贴,而且每月向11~17岁的学生发放500里亚尔(约134美元),每月向大学生每人发放约300美元的津贴,如果学习成绩优秀会有奖学金。在如此优越的政策支持下,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