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3 / 3)
在官场上不求上进,在家里头也管不住后宅,任经理是怎么说怎么是,想把庶长子当做嫡子教养那就放到身边来,等李氏自个儿生了儿子,那就把原本养在膝下的孩子踢到一边去了。
这是魏氏子弟,是个活生生、好端端的孩子,不适合吃口饱饭就能过活的畜牲,更不是一个能够随意抛来扔去的物件。
弟弟糊涂,李氏愚蠢。
一直到年迈的时候,魏成都没办法想象,如果当年李氏不是狠下心来,让只有十一岁的魏时千里迢迢送嫡姐出嫁,魏时如果在十一岁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来柳州城,还不知道要在燕县那边遭多少罪呢。
这可是魏氏家族的‘千里马’、‘麒麟儿’。
魏家人丁单薄,他膝下就只有魏定这么一个孩子,读书的天分虽然比他好,可是身子骨却不怎么样,读书人虽然跟武人不能相比,用不着有太过强悍的体格,但同样也不能太过病弱,否则的话,在考场上那根本就熬不过去,更别提是把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了。
所以在儿子身上,他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也怕给孩子的压力太多了。
魏时来柳州城的时候已经十一岁了,这个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侄子,无论是学问,还是气度,全都出乎了他的预料。
魏仁跟李氏放养出来的孩子,最近这一年多又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想象当中,应当是一个性格比较怯懦的孩子,又或者是带了些愤慨和尖锐的孩子。
可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光是浑身的气度就看不出怯懦、愤慨和尖锐了,反倒更像是书香世家能够养出来的孩子,压根儿都不像是个孩子。
像他在京城里认识过的出身世家的读书人,气质温润,又有着打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跟弟弟是完全不相像的,跟他这个大伯也不怎么相像,这不像是魏家这种底蕴能够教养出来的孩子。
蠢笨的李氏,也养不出来这样的孩子,否则的话,李家就不是那般江河日下的局面了。
从第一次跟这个侄子交谈开始,魏成就认定了这位才是魏家下一代的领头羊,魏家肯定能够在魏时的带领下,翻开崭新的一页。
但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想到,没过几年之后,他这个侄子便中了解元,年纪轻轻跑到京城去求学,拜了沈舟为师,娶了刘唐将军的嫡长女,三元及第,入了仕途之后,那就更了不得了。
正一品的航海伯,正二品的太子少师。
那个时候,他那个侄子还不到四十岁呢。
而那个时候,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了,送走了夫人,送走了弟弟,后来又送走了李氏,送走了魏时的生母白姨娘,老一辈的人后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即便已经八十岁的高龄了,可还是舍不得死,还想活得更久一些,他想看着魏时不断的往上走,平步青云,也想看着整个魏氏家族越来越好,这个曾经在泥地里刨食吃的家族,慢慢成为大靖朝的新贵,慢慢的积累底蕴,成为像沈家、白家、方家那样的书香世家。
上天带他已经很是优渥了,可又不够优渥,他死的那一年,都已经八十四岁了,在老家的族谱上,多少年了,都没人比他活得更久,可他到底还是没能等到魏时坐上首辅的位置,从一品的少傅,已经是入了内阁。
可是他已经等不到侄子做首辅的时候了,不过,在弥留之际,他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曾经踏上过的金銮殿,皇帝的模样看不大清楚,太监的模样是模糊的,其他的什么皇子大臣在这里也都没有清晰的面庞。
唯独在那个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穿着一身绛红色官袍的人,长着魏时的脸,看上去还挺年轻的,好像只有十多岁的样子,可又确确实实是自家侄子。
</div>
</div> ↑返回顶部↑
这是魏氏子弟,是个活生生、好端端的孩子,不适合吃口饱饭就能过活的畜牲,更不是一个能够随意抛来扔去的物件。
弟弟糊涂,李氏愚蠢。
一直到年迈的时候,魏成都没办法想象,如果当年李氏不是狠下心来,让只有十一岁的魏时千里迢迢送嫡姐出嫁,魏时如果在十一岁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来柳州城,还不知道要在燕县那边遭多少罪呢。
这可是魏氏家族的‘千里马’、‘麒麟儿’。
魏家人丁单薄,他膝下就只有魏定这么一个孩子,读书的天分虽然比他好,可是身子骨却不怎么样,读书人虽然跟武人不能相比,用不着有太过强悍的体格,但同样也不能太过病弱,否则的话,在考场上那根本就熬不过去,更别提是把应有的水平发挥出来了。
所以在儿子身上,他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也怕给孩子的压力太多了。
魏时来柳州城的时候已经十一岁了,这个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侄子,无论是学问,还是气度,全都出乎了他的预料。
魏仁跟李氏放养出来的孩子,最近这一年多又经历了那么大的变故,想象当中,应当是一个性格比较怯懦的孩子,又或者是带了些愤慨和尖锐的孩子。
可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光是浑身的气度就看不出怯懦、愤慨和尖锐了,反倒更像是书香世家能够养出来的孩子,压根儿都不像是个孩子。
像他在京城里认识过的出身世家的读书人,气质温润,又有着打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跟弟弟是完全不相像的,跟他这个大伯也不怎么相像,这不像是魏家这种底蕴能够教养出来的孩子。
蠢笨的李氏,也养不出来这样的孩子,否则的话,李家就不是那般江河日下的局面了。
从第一次跟这个侄子交谈开始,魏成就认定了这位才是魏家下一代的领头羊,魏家肯定能够在魏时的带领下,翻开崭新的一页。
但那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想到,没过几年之后,他这个侄子便中了解元,年纪轻轻跑到京城去求学,拜了沈舟为师,娶了刘唐将军的嫡长女,三元及第,入了仕途之后,那就更了不得了。
正一品的航海伯,正二品的太子少师。
那个时候,他那个侄子还不到四十岁呢。
而那个时候,他的年岁已经很大了,送走了夫人,送走了弟弟,后来又送走了李氏,送走了魏时的生母白姨娘,老一辈的人后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即便已经八十岁的高龄了,可还是舍不得死,还想活得更久一些,他想看着魏时不断的往上走,平步青云,也想看着整个魏氏家族越来越好,这个曾经在泥地里刨食吃的家族,慢慢成为大靖朝的新贵,慢慢的积累底蕴,成为像沈家、白家、方家那样的书香世家。
上天带他已经很是优渥了,可又不够优渥,他死的那一年,都已经八十四岁了,在老家的族谱上,多少年了,都没人比他活得更久,可他到底还是没能等到魏时坐上首辅的位置,从一品的少傅,已经是入了内阁。
可是他已经等不到侄子做首辅的时候了,不过,在弥留之际,他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曾经踏上过的金銮殿,皇帝的模样看不大清楚,太监的模样是模糊的,其他的什么皇子大臣在这里也都没有清晰的面庞。
唯独在那个百官之首的位置上,穿着一身绛红色官袍的人,长着魏时的脸,看上去还挺年轻的,好像只有十多岁的样子,可又确确实实是自家侄子。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