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2 / 3)
也是一位才女,不过方七姑娘所谱的曲子,曾经被魏远盛赞过的《踏春曲》,早已失传,并不能供后世之人欣赏,这也算是一憾事。
不过抛开魏远,再看方七姑娘,在大靖朝七百年间的历史上,这位才女还真算不上有多少名气。
大靖朝从靖文帝的时候开始,一直到靖思帝,中间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一直都颇让后世之人向往,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各行各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候,对于女子的束缚也在不断的解开。
这三百年间,是女子拥有姓名最多的时候,词人、诗人、教育家、书法家、作曲大家……在文坛上,女子俨然已经拥有了半壁江山。
只不过让人可惜的是,哪怕是在大靖朝风气最为开放的时候,女子照样也没能够进入仕途,改革中途崩卒,未能真正能实现男女同朝为官,好在,大靖朝之后,女子的权益也不断的得以增加,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文坛上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女子的姓名。
在熠熠生辉的群星当中,方七姑娘并不是特别显眼,后世之人也只晓得这是位才女,是诗人魏远挚爱一生的妻子。
第146章 番外(魏氏大家长的一生)
魏成出生的时候, 父亲还只是一个童生, 一家人都住在江佑府的魏家村里。
哪怕是出了一个童生,日子跟村里的其他人家也没什么不同, 母亲日日都要熬夜做绣花,祖父祖母也要下地干活,因为要供养父亲读书, 日子过得反倒是比其他人家更为艰难一些。
倘若母亲不是绣活不错的话,可能家里头都供不起父亲读书来。
对于他们家这种普通的农户来说,想要供养出一个读书人来,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听祖父祖母说,早些年的时候, 甚至要勒紧裤腰带才能挤出银钱,把父亲送到镇子上的私塾里读书。
母亲嫁过来之前, 父亲就已经是童生了, 这也是父亲能够娶到母亲的原因之一, 毕竟母亲的一手好绣活,在没有出嫁的时候,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祖父祖母去世的很早,那时候魏成还不到十岁呢,两位老人就已经双双离开了,父亲从童生到秀才, 再到举人, 基本上全都是靠着母亲的双手供养出来的。
父亲终于成了举人, 魏家也改换了门庭,科举改变了他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户之家,跟弟弟比起来,他更能够体会到家里头的变化。
父亲成了举人,母亲便不用再做绣活了,那时候母亲的眼睛已经熬得快不行了,很多东西隔远了就看不清楚,绣活也越做越差,早就已经跟年轻的时候没法比了。
不过,尽管如此全家人都还是很开心的,包括母亲,夫君中举之后,一家人都从苦水里头熬出来了,日子特别的有奔头。
他从小就把父亲当做自己的榜样,小时候读书苦,家里头的银钱实在不多,在八岁之前,他都是跟着父亲读书的,一直到父亲中了秀才,家里头的银钱才没那么紧巴巴的了。
等到父亲中了举人之后,日子那就更好过了,好过到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觉得自个儿是活在梦里头。
正是因为在父亲身上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的读书,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最终二甲及第,他做到了父亲当年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了,他跟父亲幼年时的条件还是不一样的,父亲七岁才去私塾读书,家中根本就无人能够做到父亲,再加上日子过得苦,父亲年幼读书的时候,肯定也没办法特别专心,总还是会记挂着家里头的。
跟父亲相比,他从小到大的条件可就要好太多了,这也多亏了父亲和母亲,多亏了当年勒紧裤腰带都要供父亲读书的祖父和祖母。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父亲成了举人之后,整个魏家的门庭都改换了,他们这些魏家人自然也都跟着沾光受益,包括村子里头的人也是这样,有一些人其实跟他们家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了,但是照样能够从中得益。
魏家村出了一位举人,众人就仿佛是有了倚仗,不必担心被旁的村子欺负了去。
这也是家族的重要之处,通过血缘连接起来的家族关系,比什么东西都要牢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多大家族的旁支子弟,家里的田地没见得比他们家多多少,可就是因为有家族的底蕴在,家里头的藏书比他们多,小孩子读书的时间比他们早,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这些人更有门路能够得到名师的教导。
在步入仕途之后,那就更能够体会到家族的重要性了,父亲在官场上没有能够帮衬的人,所以哪怕好不容易才考到举人,好不容易才做了官,可是一直到老了的时候,也才不过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县丞而已。
他比父亲要稍稍幸运一些,一则是因为二甲进士出身,起点要比父亲高,二则也是因为在京城那几年,他也有下意识的与同年的进士交往,家族没有底蕴,那就只能靠友人来凑了。
他曾经无数次地为魏家人丁单薄叹惋,祖父祖母就父亲这么一个儿子,父亲呢,就只有他和魏仁两个孩子,在他这一辈儿上,就只能是他们兄弟两个人相互扶持。
相互扶持个鬼,事实上,他对魏仁这个弟弟,从小就只能是管教和扶持,一辈子也没等来弟弟扶持他的那一天。
别说是等弟弟来扶持他了,魏仁年轻的时候还好,虽然也没多少上进心,但还是服管的,后来自打离开他身边之后,娶了李氏,在燕县那边做起了知县,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大半辈子都混吃等死。 ↑返回顶部↑
不过抛开魏远,再看方七姑娘,在大靖朝七百年间的历史上,这位才女还真算不上有多少名气。
大靖朝从靖文帝的时候开始,一直到靖思帝,中间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一直都颇让后世之人向往,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各行各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候,对于女子的束缚也在不断的解开。
这三百年间,是女子拥有姓名最多的时候,词人、诗人、教育家、书法家、作曲大家……在文坛上,女子俨然已经拥有了半壁江山。
只不过让人可惜的是,哪怕是在大靖朝风气最为开放的时候,女子照样也没能够进入仕途,改革中途崩卒,未能真正能实现男女同朝为官,好在,大靖朝之后,女子的权益也不断的得以增加,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文坛上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女子的姓名。
在熠熠生辉的群星当中,方七姑娘并不是特别显眼,后世之人也只晓得这是位才女,是诗人魏远挚爱一生的妻子。
第146章 番外(魏氏大家长的一生)
魏成出生的时候, 父亲还只是一个童生, 一家人都住在江佑府的魏家村里。
哪怕是出了一个童生,日子跟村里的其他人家也没什么不同, 母亲日日都要熬夜做绣花,祖父祖母也要下地干活,因为要供养父亲读书, 日子过得反倒是比其他人家更为艰难一些。
倘若母亲不是绣活不错的话,可能家里头都供不起父亲读书来。
对于他们家这种普通的农户来说,想要供养出一个读书人来,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听祖父祖母说,早些年的时候, 甚至要勒紧裤腰带才能挤出银钱,把父亲送到镇子上的私塾里读书。
母亲嫁过来之前, 父亲就已经是童生了, 这也是父亲能够娶到母亲的原因之一, 毕竟母亲的一手好绣活,在没有出嫁的时候,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祖父祖母去世的很早,那时候魏成还不到十岁呢,两位老人就已经双双离开了,父亲从童生到秀才, 再到举人, 基本上全都是靠着母亲的双手供养出来的。
父亲终于成了举人, 魏家也改换了门庭,科举改变了他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户之家,跟弟弟比起来,他更能够体会到家里头的变化。
父亲成了举人,母亲便不用再做绣活了,那时候母亲的眼睛已经熬得快不行了,很多东西隔远了就看不清楚,绣活也越做越差,早就已经跟年轻的时候没法比了。
不过,尽管如此全家人都还是很开心的,包括母亲,夫君中举之后,一家人都从苦水里头熬出来了,日子特别的有奔头。
他从小就把父亲当做自己的榜样,小时候读书苦,家里头的银钱实在不多,在八岁之前,他都是跟着父亲读书的,一直到父亲中了秀才,家里头的银钱才没那么紧巴巴的了。
等到父亲中了举人之后,日子那就更好过了,好过到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觉得自个儿是活在梦里头。
正是因为在父亲身上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所以他才会拼了命的读书,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最终二甲及第,他做到了父亲当年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了,他跟父亲幼年时的条件还是不一样的,父亲七岁才去私塾读书,家中根本就无人能够做到父亲,再加上日子过得苦,父亲年幼读书的时候,肯定也没办法特别专心,总还是会记挂着家里头的。
跟父亲相比,他从小到大的条件可就要好太多了,这也多亏了父亲和母亲,多亏了当年勒紧裤腰带都要供父亲读书的祖父和祖母。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父亲成了举人之后,整个魏家的门庭都改换了,他们这些魏家人自然也都跟着沾光受益,包括村子里头的人也是这样,有一些人其实跟他们家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了,但是照样能够从中得益。
魏家村出了一位举人,众人就仿佛是有了倚仗,不必担心被旁的村子欺负了去。
这也是家族的重要之处,通过血缘连接起来的家族关系,比什么东西都要牢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多大家族的旁支子弟,家里的田地没见得比他们家多多少,可就是因为有家族的底蕴在,家里头的藏书比他们多,小孩子读书的时间比他们早,甚至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这些人更有门路能够得到名师的教导。
在步入仕途之后,那就更能够体会到家族的重要性了,父亲在官场上没有能够帮衬的人,所以哪怕好不容易才考到举人,好不容易才做了官,可是一直到老了的时候,也才不过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县丞而已。
他比父亲要稍稍幸运一些,一则是因为二甲进士出身,起点要比父亲高,二则也是因为在京城那几年,他也有下意识的与同年的进士交往,家族没有底蕴,那就只能靠友人来凑了。
他曾经无数次地为魏家人丁单薄叹惋,祖父祖母就父亲这么一个儿子,父亲呢,就只有他和魏仁两个孩子,在他这一辈儿上,就只能是他们兄弟两个人相互扶持。
相互扶持个鬼,事实上,他对魏仁这个弟弟,从小就只能是管教和扶持,一辈子也没等来弟弟扶持他的那一天。
别说是等弟弟来扶持他了,魏仁年轻的时候还好,虽然也没多少上进心,但还是服管的,后来自打离开他身边之后,娶了李氏,在燕县那边做起了知县,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大半辈子都混吃等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