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殿试崭露头角(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给自己女儿撑腰,今年改掉了殿试的考试方法,由考生互相问问题,互相作答。
  第一个选择的人是状元,名叫陆谙,陆谙本来看起来有些傻的面容顿时变得神采奕奕了起来,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他选择的人是慕容若。
  慕容若欣然接受,两人互相鞠了鞠躬。
  “未待干戈,遮清金庭之梭;无劳转运,长销玉塞之尘?使岁星人仕,风伯来朝,河荐萧张之名,山降申甫之佐?屈己和戎,而强敌内侵;招诱以饵盗,而盗贼犹炽。以食为急,潜运不继而糜乏羡余;以兵为重,选练未精而军多冗籍。吏员狠并,而失职之士尚众;田莱多荒,而复业之农尚寡。严赃吏
  之诛,而不能革贪污之俗;优军功之赏,而无以消冒滥之风。”直指边境战火四起,朝廷却未能派出好的将领来解决问题,还有贪污纳贿的风气。
  如果不能恰如其分的回答的话,按照自己便宜父皇睚眦必报的性格,这个直言不讳的傻子状元就要前途堪忧了。
  慕容若答道:“君天下者,兴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务本重农,治兵修备,乃其大者。金人有易弱之势三:夫好战者劳,失其故俗者蔽,人心不服者离,而金人皆有与焉。子大夫学包群玉,文擅锵金。”
  陆谙看着慕容若的目光由原来的尊重变成了崇拜,就差身后有一条摇来摇去的大尾巴了。抱拳说道:“学于古训,通知时事。乃吾辈楷模。”
  慕容若敛了敛眉,问道:“夫以堤束水,以水刷沙,自有成法。顾何以浊流或致分侵,运道或成淤淀。以借黄济运,苟且目前,不顾后患。宜用何策使之涓滴不久,又能利槽?其于入口出口堤防闸坝之利,宜何如置力钦?”
  陆谙犹豫了片刻答道:“上策是人工改道。他认为黄河没有修筑大堤前,河水虽然漫流,但是河道宽阔,‘左右游荡,宽缓而不迫’。春秋中期,开始筑堤时,堤距宽大则河水通畅,后来河道狭窄、堤线弯曲,发生洪水时泄流不畅,则常决口为患,分流后,被分走的洪水走分洪道,余下的洪水走原洪道,也算是宽缓而不迫,下策是加高增厚原有堤防。原来的堤防堤距过于狭窄,且堤线弯曲多变,再这样的基础上,无论怎么加高增厚,洪水下泄不畅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是为下策。”
  一众进士扼腕汗颜,他们既不能提出这样高水平的问题,也不能有这么高水准的答案。
  只有慕容瑾年默默地在微笑,他的若若在闪闪发光呢,真想就这么藏起来。
  皇帝听到了慕容若的问题,下意识地揉了揉脑袋,他知道自家女儿尤为喜爱水利专著,但是你问这些举人们,不是强人所难吗?好在状元郎还是靠谱地给出了答案。
  在一旁的工部尚书已经在拿着笔奋笔疾书了,显然陆谙的答案很有建树,也有实际用处。
  接下来的互问互答也就是小打小闹了,没有什么看点了,除了慕容瑾年硬生生把一个五十岁的进士给问哭了。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也不过是这一日的加官进爵。
  陆谙是第一个,被任职为四品的工部侍郎,干实事也许更适合他这样宁直不弯的人。
  慕容若和慕容瑾年反倒是最后任职的。
  皇帝坐在龙椅上,姿态闲适地说道:“太女中了榜眼,想要什么官职,随便和朕说,凭你的才学,无论在什么位置,都是合适的。”
  群臣汗颜,这么宠女儿真的没有问题吗?
  慕容若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说道:“儿臣惟愿钦差大臣一职,遍除天下贪官污吏,还天下一个河清海晏。”
  皇帝闻言脸色顿时不太好了,这是女儿长大了,翅膀硬了,要脱离庇护了?钦差大臣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官位,自家女儿是什么时候挂念上的?
  慕容瑾年闻言眼底闪过思量,也跟着跪在地上,说道:“臣愿追随太女殿下,紧跟其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皇帝整张脸垮了下来,心道,好一个子珏,我拿你当侄子,你却想带跑我女儿。
  慕容若的面容坚定而顽固,定定地看着龙椅上的皇帝,说道:“父皇,钦差大臣的职位,除了儿臣再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皇帝的面容沧桑了不少,转念想来,这也许是女儿大展拳脚,拉拢民心的好时机,便允诺了此事,中气不足地说道:“进士慕容若,任二品钦差大臣一职,进士慕容瑾年,任三品中郎将,从旁协助,巡视全国疆土,遍查藏污纳垢之事,凡事先斩后奏。”
  慕容若闻言埋下了头,嘴角对着慕容瑾年露出了一个挑衅的笑容。
  慕容瑾年见状,眉眼弯弯,温和一笑。
  两人冷着脸起身,各自站在了一旁。
  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着,太女慕容若十岁斩获榜眼一事甚嚣尘上,后来她三岁舌战群儒,六岁又战群臣的事情也跟着宣扬了开来,一时间风头无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