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885节(3 / 4)
潘佑不必再多说,郑起也是他复相后新提拔的改革大将,担任河南道布政副使,协助李昉推行改革。李昉嘛,让他主导全局,协调一下人事尚可,真让他大刀阔斧做事情,缺陷还是太明显,婆婆妈妈的。
于是,从江南时起就有“强项令”之称,仕汉之后仍旧初心不改,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是出了名的,甚至传入刘皇帝的耳中。而在当年金陵献降之后,太子主持善后事宜中,在对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别之中,郑起同样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以当时江南混乱的政治生态,郑起这样一道请流,是很难得的,也容易入汉廷之眼。
在最近几年大汉紧张的政治氛围中,郑起能够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升,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税改大潮滚滚而来之时,有人被淹没于波涛之中,也有人直面汹涌,积极弄潮,郑起显然也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郑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同样,避免不了折腾那些官僚。而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在新制颁告之后,郑起要求各州府县官僚,充分学习新制规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图,要求他们背诵相关条文,按期检查,过不了关的,轻则降职,重则免官。
先学习,后施策,郑起也算引领了大汉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对于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么友好了,郑起受到的针对与非议,自然也少不了。
而于赵普而言,针对二人,不就是针对他赵相公吗?虽然可以当作犬吠蝇吟,但心中厌烦是一定的,刘皇帝有心整治,赵普自然不可能反对。
说完此事,刘皇帝沉吟片刻,又饶有兴趣地看着赵普,问:“赵卿主持税改工作也有这么长时间了,对于暴露出的这些东西,有何考虑?”
闻问,赵普斟酌了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之见,出现这些问题,恰恰说明,朝廷的改革推进,有了进展,触及到了问题根本,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当此之时,更当坚定意志,继续推行,给予各地改革干臣强力支持,打击迁延不进,乃至阴谋对抗者。同时加强巡视监督,牢牢把控改革进程……”
“既然赵卿早有计议,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朕也还是那句话,全力支持!”刘皇帝表态道。
“多谢陛下信任!”赵普坐不住了,起身恭拜道。
见状,刘皇帝慢吞吞地把御案上的奏章摆齐,闲谈一般,继续问道:“眼下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对土地的清查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京畿道两使之争,就是体现。隐匿、瞒报、交易乃至赠送,真是手段齐出了,对于这些现象,中枢有没有什么考量?”
闻问,赵普想了想,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老臣认为,土地总在那里,不论何种手段,既然暴露了,看破了,早晚能查出来,只是需要时间罢了,朝廷要防备的,还是地方上不配合,私相勾结……”
刘皇帝点了点头,突然坐起身子,整个人状态也为之一变,语气中带着一抹好奇:“朕听说,郑州那边,税改已经做到最前头,今年秋税,下属的原武县就是按照新制规定推行的?”
提及此,赵普老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表情,颔首道:“不得不说,知州李沆算是给了朝廷一个惊喜,目前虽只局限于原武一县,但其中暴露出的东西,很有参考价值,极具借鉴意义!”
第327章 相对公平
“听起来,成效似乎不错啊!”感受到赵普言语中的肯定,刘皇帝也露出了点笑容,问道。
赵普禀道:“根据郑州、京畿道的汇报来看,结果符合朝廷预期。去年摊牌分秋税,原武县应收取钱粮折价在21000贯。而今年,根据新制收取,改为按田土纳税,收取的税钱,已有22400贯,每亩地收取约56文钱。”
赵普简单地报出了一份数据,不过,却带给刘皇帝一丝疑惑:“1400贯,对于一县来说,似乎不少了。不过朕总感觉,这税收的增益,并不是很明显嘛,朕原想,纵然不成倍,三、五成总有吧,这估摸一算,还不到一成吧!”
闻言,赵普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陛下,两种税制,收取的原理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简单类比。新增之税,来自于那些有产多地者,来自无地、少地者的税源则大大减少,而这部分人,则是此前两税中的主要纳税人,这一增一减,有所冲抵,因而较之往年,整体增益不是特别明显。
另,新制推行落实,原武县还是头一例,虽为全国开端,但也仅仅做了个大概,各项规定犹需贯彻完善,原武县仍有潜力可做挖掘……”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想了想,继续问道:“朕推行新税制,除了希望改善财税收入之外,最根本的目的,还在减轻小民负担,尽可能实现税制公平,在这方面,原武县呈现的结果如何?”
闻问,赵普再度拱手:“陛下,以去今两年秋税对比,已有比较直观的变化!”
“说来听听!”刘皇帝立刻来了兴趣,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赵普顿了下,然后从容禀道:“经过测算,原武县去年秋税,每丁需缴约在524文,新税制下,拥田10亩以下者,每丁只需缴140文;10-30亩者,每丁210文;30-60亩者,每丁336文;60亩-100亩者,每丁466文;100亩以上,每丁税钱约在746钱……
这些数据,虽然并不完全准备,测算也忽略了许多其他因素,但却已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新税制下,少地农民的负担比之从前,是大大减轻了的,家中人丁若足,分担下来还要更地。真正加的,是百亩以上地主,拥有田土越多,负担越重。但这些人,本就是税改针对的目标!”
“民间反响如何?”刘皇帝问道:“原武百姓是何反应?”
赵普答道:“自然是褒贬不一,贫者乐之,富者怒之。不过,总体而言,民情大悦,对于中小地主而言,需缴税钱少了,于其有利,自然拥护。至于少部分人利益受损,却并非伤及其根本,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服从大局!”
听赵普这么说,刘皇帝却以一副冷静的姿态,缓缓道:“但赵卿口中的少数人,却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权势、财富,比起普通的黎民黔首,他们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他们才是大汉统治的基石,朝廷能够完全忽视他们的诉求吗?”
刘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句话,赵普微讷,忍不住抬眼望了刘皇帝一眼,老眼中露出一抹惊疑,这什么意思,老皇帝不会这就打退堂鼓了吧。 ↑返回顶部↑
于是,从江南时起就有“强项令”之称,仕汉之后仍旧初心不改,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是出了名的,甚至传入刘皇帝的耳中。而在当年金陵献降之后,太子主持善后事宜中,在对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别之中,郑起同样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以当时江南混乱的政治生态,郑起这样一道请流,是很难得的,也容易入汉廷之眼。
在最近几年大汉紧张的政治氛围中,郑起能够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升,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税改大潮滚滚而来之时,有人被淹没于波涛之中,也有人直面汹涌,积极弄潮,郑起显然也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郑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同样,避免不了折腾那些官僚。而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在新制颁告之后,郑起要求各州府县官僚,充分学习新制规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图,要求他们背诵相关条文,按期检查,过不了关的,轻则降职,重则免官。
先学习,后施策,郑起也算引领了大汉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对于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么友好了,郑起受到的针对与非议,自然也少不了。
而于赵普而言,针对二人,不就是针对他赵相公吗?虽然可以当作犬吠蝇吟,但心中厌烦是一定的,刘皇帝有心整治,赵普自然不可能反对。
说完此事,刘皇帝沉吟片刻,又饶有兴趣地看着赵普,问:“赵卿主持税改工作也有这么长时间了,对于暴露出的这些东西,有何考虑?”
闻问,赵普斟酌了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之见,出现这些问题,恰恰说明,朝廷的改革推进,有了进展,触及到了问题根本,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当此之时,更当坚定意志,继续推行,给予各地改革干臣强力支持,打击迁延不进,乃至阴谋对抗者。同时加强巡视监督,牢牢把控改革进程……”
“既然赵卿早有计议,那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朕也还是那句话,全力支持!”刘皇帝表态道。
“多谢陛下信任!”赵普坐不住了,起身恭拜道。
见状,刘皇帝慢吞吞地把御案上的奏章摆齐,闲谈一般,继续问道:“眼下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对土地的清查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京畿道两使之争,就是体现。隐匿、瞒报、交易乃至赠送,真是手段齐出了,对于这些现象,中枢有没有什么考量?”
闻问,赵普想了想,还是一副淡定的模样:“老臣认为,土地总在那里,不论何种手段,既然暴露了,看破了,早晚能查出来,只是需要时间罢了,朝廷要防备的,还是地方上不配合,私相勾结……”
刘皇帝点了点头,突然坐起身子,整个人状态也为之一变,语气中带着一抹好奇:“朕听说,郑州那边,税改已经做到最前头,今年秋税,下属的原武县就是按照新制规定推行的?”
提及此,赵普老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表情,颔首道:“不得不说,知州李沆算是给了朝廷一个惊喜,目前虽只局限于原武一县,但其中暴露出的东西,很有参考价值,极具借鉴意义!”
第327章 相对公平
“听起来,成效似乎不错啊!”感受到赵普言语中的肯定,刘皇帝也露出了点笑容,问道。
赵普禀道:“根据郑州、京畿道的汇报来看,结果符合朝廷预期。去年摊牌分秋税,原武县应收取钱粮折价在21000贯。而今年,根据新制收取,改为按田土纳税,收取的税钱,已有22400贯,每亩地收取约56文钱。”
赵普简单地报出了一份数据,不过,却带给刘皇帝一丝疑惑:“1400贯,对于一县来说,似乎不少了。不过朕总感觉,这税收的增益,并不是很明显嘛,朕原想,纵然不成倍,三、五成总有吧,这估摸一算,还不到一成吧!”
闻言,赵普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陛下,两种税制,收取的原理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简单类比。新增之税,来自于那些有产多地者,来自无地、少地者的税源则大大减少,而这部分人,则是此前两税中的主要纳税人,这一增一减,有所冲抵,因而较之往年,整体增益不是特别明显。
另,新制推行落实,原武县还是头一例,虽为全国开端,但也仅仅做了个大概,各项规定犹需贯彻完善,原武县仍有潜力可做挖掘……”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想了想,继续问道:“朕推行新税制,除了希望改善财税收入之外,最根本的目的,还在减轻小民负担,尽可能实现税制公平,在这方面,原武县呈现的结果如何?”
闻问,赵普再度拱手:“陛下,以去今两年秋税对比,已有比较直观的变化!”
“说来听听!”刘皇帝立刻来了兴趣,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赵普顿了下,然后从容禀道:“经过测算,原武县去年秋税,每丁需缴约在524文,新税制下,拥田10亩以下者,每丁只需缴140文;10-30亩者,每丁210文;30-60亩者,每丁336文;60亩-100亩者,每丁466文;100亩以上,每丁税钱约在746钱……
这些数据,虽然并不完全准备,测算也忽略了许多其他因素,但却已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新税制下,少地农民的负担比之从前,是大大减轻了的,家中人丁若足,分担下来还要更地。真正加的,是百亩以上地主,拥有田土越多,负担越重。但这些人,本就是税改针对的目标!”
“民间反响如何?”刘皇帝问道:“原武百姓是何反应?”
赵普答道:“自然是褒贬不一,贫者乐之,富者怒之。不过,总体而言,民情大悦,对于中小地主而言,需缴税钱少了,于其有利,自然拥护。至于少部分人利益受损,却并非伤及其根本,大势所趋之下,也不得不服从大局!”
听赵普这么说,刘皇帝却以一副冷静的姿态,缓缓道:“但赵卿口中的少数人,却掌握着天下大部分的权势、财富,比起普通的黎民黔首,他们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甚至他们才是大汉统治的基石,朝廷能够完全忽视他们的诉求吗?”
刘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句话,赵普微讷,忍不住抬眼望了刘皇帝一眼,老眼中露出一抹惊疑,这什么意思,老皇帝不会这就打退堂鼓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