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92节(1 / 4)
而有这两司的参与,就意味着事情的重大,案件发展的不可控,也让许多人再度提起了对“特务政治”的警惕与恐惧。
为了顾忌影响,也为避免一些祸端,皇城、武德这两司,其权势始终被刘皇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年,也很少干涉到朝廷司法,至少在明面上,除非是威胁到皇权、威胁到帝国的重大案件,他们是没有批捕、审讯之权的。
但这一回,就显得有些不知收敛了,哪怕拿着刘皇帝给的“尚方宝剑”,这也是让大臣们尤其忌惮。
其中,表现最积极的,毫无疑问,是武德使王寅武。他本就不在意在朝中的风评,也不顾忌那些朝臣的嫉恨,因此,在对卢多逊党羽的清算中,他是把武德司全部的能力都发挥出来了。
当初与卢多逊关系有多亲密,背反起来,就有多狠。毕竟,卢多逊下狱之后,满朝之中,最恐惧的,就是王寅武了,其他人或许难明背后的曲折,他可知道卢多逊倒台的根本原因,因此,焉能不卖力,他必须不惜一切,向刘皇帝表明忠心能力,以保住项上人头,保住手中的权力富贵。
“卢案”的影响,也显然不只局限于涉案官员,或许卢多逊刚刚下狱时,喜悦好奇者居多,甚至有不少跟着落尽下石,痛打落水狗。
但是,随着影响发酵,牵连的深广,随着一位位官员,一个个同僚,被刑部抑或武德司的人带走,那种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心理也渐渐消失了,剩下的,大抵只有小心畏惧,生怕牵连到自己。
因此,在“卢案”轰轰烈烈的调查过程中,大汉的官僚们,都前所未有的安分守己,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谁都看出来了,刘皇帝这次是来真的。
甚至于,对家族子弟包括仆人,都极其严厉地约束,毕竟,治家不严、纵容是非,也是足以批捕侦讯的理由。
初期,还有不少人进谏发言,后来,满朝寂然,大部分人,话都不敢乱说了,只是默默尽着职守,期待着没有厄运与麻烦加身,每日能够安然回府,就能庆幸了,庆幸熬过了一天。
平日里的交际串门,也大幅度减少,官僚之间的聚会,在这两月间几乎绝迹,东京城内的花街柳巷,勾栏画舫,少了一大批客源。
朝廷上下,从未如此清明过,清正之风,也着实有许多年没让人感受这般深刻了……
在七月的时候,眼瞧着株连压也压不住地扩大,被拿下的官员越来越多,对人心惶惶的现状感到忧虑的太子刘旸再度向刘皇帝建议,希望能稍加限制,不要无限度地牵连。
对此,父子俩又展开了一番谈话,刘皇帝的态度很坚定,立场很鲜明。在刘皇帝看来,那并不是株连,而是清创,是大汉吏治的又一次整风。
即便没有卢多逊,刘皇帝也会另找由头,进行一番整治,把他看不顺眼,把那些不好的风气,把朝廷中氤氲的腐朽堕落气息驱散一下。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大汉朝廷的一次考验,是对大汉官僚们的一次考核,大汉帝国从成立开始,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庞然大物,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雨曲折,冲破了多少艰难险阻,还没有那么脆弱,不至于一点波折都经受不起。
不过整治一批官僚罢了,能是什么大事?帝国还能乱了?那些心怀顾虑、怕这怕那的人,要么是心虚,要么就是居心不良……
刘皇帝一番话,让刘旸哑口无言,这话里的指责意味有些浓重,同时,他心里也清楚,有刘皇帝在的大汉帝国,是真不怕什么风雨波澜的。
不过,大概是考虑到刘旸的感受,为免把他打击过深了,刘皇帝还是留了些余地,勉强答应少杀一些人。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让刘皇帝颇为恼怒。得知刘旸向刘皇帝请命的事情,朝廷中有不少官员,都在赞扬太子仁德,相反,老皇帝则威严可怖。
这样的传言,哪怕只是一些愚夫蠢货不动脑子的蠢话,也逃不过有心人的耳目,也自然而然地上达天听。
对于这样的反应,刘皇帝的心里怎能没点想法,也不由得去想,太子刘旸那般积极为臣下说情,究竟是为了朝廷的稳定,还是为了收买人心。若是官僚们都因为畏惧刘皇帝,疏远他,而选择去亲近太子,那还得了?
当然,恼怒归恼怒,刘皇帝也还不至于以此去责难刘旸。但是,紧跟着,就有几名官员被抓起来,罪名与“卢案”无关,因为莠言乱政。
同时,刘皇帝又专门下了一道诏令,着有司加大调查力度,同时,让吏部对以往官员任免进行核查,如有贪污腐败抑或逾制违法,一律拿下严惩。
并且,让太子刘旸亲自去做……
不得不说,哪怕刘旸这种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哪怕刘皇帝是全心全意扶持他、培养他,但那储君的地位,也难说究竟稳固不稳固。
刘皇帝的心思是一方面,太子如何做又是另外一方面。
第124章 海外扩张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汉又迎来一次大丰收,各州百姓欢欣鼓舞,喜迎丰收,哪怕是在开宝盛世的当下,对于黎民黔首而言,也再没有比田亩丰收更值得喜悦的。哪怕身处东京城内,都仿佛能嗅到那溢散于空气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饱腹,代表着希望。
琼林苑,金明池岸,刘皇帝拄着一根竹节,慢悠悠地信步于萧疏泛黄的草坪上,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气,分外醉人,秋高气爽,湖畔风光,实令人心旷神怡。 ↑返回顶部↑
为了顾忌影响,也为避免一些祸端,皇城、武德这两司,其权势始终被刘皇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年,也很少干涉到朝廷司法,至少在明面上,除非是威胁到皇权、威胁到帝国的重大案件,他们是没有批捕、审讯之权的。
但这一回,就显得有些不知收敛了,哪怕拿着刘皇帝给的“尚方宝剑”,这也是让大臣们尤其忌惮。
其中,表现最积极的,毫无疑问,是武德使王寅武。他本就不在意在朝中的风评,也不顾忌那些朝臣的嫉恨,因此,在对卢多逊党羽的清算中,他是把武德司全部的能力都发挥出来了。
当初与卢多逊关系有多亲密,背反起来,就有多狠。毕竟,卢多逊下狱之后,满朝之中,最恐惧的,就是王寅武了,其他人或许难明背后的曲折,他可知道卢多逊倒台的根本原因,因此,焉能不卖力,他必须不惜一切,向刘皇帝表明忠心能力,以保住项上人头,保住手中的权力富贵。
“卢案”的影响,也显然不只局限于涉案官员,或许卢多逊刚刚下狱时,喜悦好奇者居多,甚至有不少跟着落尽下石,痛打落水狗。
但是,随着影响发酵,牵连的深广,随着一位位官员,一个个同僚,被刑部抑或武德司的人带走,那种幸灾乐祸、隔岸观火的心理也渐渐消失了,剩下的,大抵只有小心畏惧,生怕牵连到自己。
因此,在“卢案”轰轰烈烈的调查过程中,大汉的官僚们,都前所未有的安分守己,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谁都看出来了,刘皇帝这次是来真的。
甚至于,对家族子弟包括仆人,都极其严厉地约束,毕竟,治家不严、纵容是非,也是足以批捕侦讯的理由。
初期,还有不少人进谏发言,后来,满朝寂然,大部分人,话都不敢乱说了,只是默默尽着职守,期待着没有厄运与麻烦加身,每日能够安然回府,就能庆幸了,庆幸熬过了一天。
平日里的交际串门,也大幅度减少,官僚之间的聚会,在这两月间几乎绝迹,东京城内的花街柳巷,勾栏画舫,少了一大批客源。
朝廷上下,从未如此清明过,清正之风,也着实有许多年没让人感受这般深刻了……
在七月的时候,眼瞧着株连压也压不住地扩大,被拿下的官员越来越多,对人心惶惶的现状感到忧虑的太子刘旸再度向刘皇帝建议,希望能稍加限制,不要无限度地牵连。
对此,父子俩又展开了一番谈话,刘皇帝的态度很坚定,立场很鲜明。在刘皇帝看来,那并不是株连,而是清创,是大汉吏治的又一次整风。
即便没有卢多逊,刘皇帝也会另找由头,进行一番整治,把他看不顺眼,把那些不好的风气,把朝廷中氤氲的腐朽堕落气息驱散一下。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大汉朝廷的一次考验,是对大汉官僚们的一次考核,大汉帝国从成立开始,逐步发展到如今的庞然大物,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雨曲折,冲破了多少艰难险阻,还没有那么脆弱,不至于一点波折都经受不起。
不过整治一批官僚罢了,能是什么大事?帝国还能乱了?那些心怀顾虑、怕这怕那的人,要么是心虚,要么就是居心不良……
刘皇帝一番话,让刘旸哑口无言,这话里的指责意味有些浓重,同时,他心里也清楚,有刘皇帝在的大汉帝国,是真不怕什么风雨波澜的。
不过,大概是考虑到刘旸的感受,为免把他打击过深了,刘皇帝还是留了些余地,勉强答应少杀一些人。
但是,之后发生的事,让刘皇帝颇为恼怒。得知刘旸向刘皇帝请命的事情,朝廷中有不少官员,都在赞扬太子仁德,相反,老皇帝则威严可怖。
这样的传言,哪怕只是一些愚夫蠢货不动脑子的蠢话,也逃不过有心人的耳目,也自然而然地上达天听。
对于这样的反应,刘皇帝的心里怎能没点想法,也不由得去想,太子刘旸那般积极为臣下说情,究竟是为了朝廷的稳定,还是为了收买人心。若是官僚们都因为畏惧刘皇帝,疏远他,而选择去亲近太子,那还得了?
当然,恼怒归恼怒,刘皇帝也还不至于以此去责难刘旸。但是,紧跟着,就有几名官员被抓起来,罪名与“卢案”无关,因为莠言乱政。
同时,刘皇帝又专门下了一道诏令,着有司加大调查力度,同时,让吏部对以往官员任免进行核查,如有贪污腐败抑或逾制违法,一律拿下严惩。
并且,让太子刘旸亲自去做……
不得不说,哪怕刘旸这种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哪怕刘皇帝是全心全意扶持他、培养他,但那储君的地位,也难说究竟稳固不稳固。
刘皇帝的心思是一方面,太子如何做又是另外一方面。
第124章 海外扩张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汉又迎来一次大丰收,各州百姓欢欣鼓舞,喜迎丰收,哪怕是在开宝盛世的当下,对于黎民黔首而言,也再没有比田亩丰收更值得喜悦的。哪怕身处东京城内,都仿佛能嗅到那溢散于空气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饱腹,代表着希望。
琼林苑,金明池岸,刘皇帝拄着一根竹节,慢悠悠地信步于萧疏泛黄的草坪上,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气,分外醉人,秋高气爽,湖畔风光,实令人心旷神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