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78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闻言,赵普淡淡道:“你们打算如何行事?”
  “下官们以为,当趁势进谏,以免卢多逊死灰复燃!”胡赞建议道。
  “哼!”赵普终于脸上终于露出一抹恼怒之色,训斥道:“你适才没有听到王禹偁所劾十五条中,有一条名叫党同伐异吗?怎么,你们想让老夫步卢多逊的后尘?”
  胡赞闻言,脸色大变,有些慌张地说道:“此言从何说起啊?下官们岂有此意?”
  赵普的耐性从未像此刻这般缺乏过,也不想与之多谈论什么了,冷着一张脸,深吸一口气,吩咐道:“听着,卢多逊之案,不论是非曲直、忠奸善恶,自有三法司调查,自有陛下论处,不是你们能多嘴的。给我安居其职,本分办差,切勿生事。否则,天威降临,老夫也保不住你们!”
  “是!相公教诲,下官谨记在心!”胡赞赶忙应承道。
  显然,赵普还是精明的,嗅觉也格外敏锐。卢多逊倒了,幸灾乐祸的人很多,但是,若无自知之明,在朝中兴风作浪,那结果也比卢多逊好不到哪里去,过去,那么多教训,可是历历在目。
  当然,遗忘教训,似乎也是这些权贵们的本能。
  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
  卢多逊的下狱,对大汉而言,毫无疑问,属于一场极其重大的政治事故,带来的影响与震撼,也是巨大的。
  追根究底,还在于朝臣们所提到的,大汉已经有太多年没有对宰臣问罪了,大汉没有“刑不上大夫”这个说法,多年以来,也杀了不少官僚,其中不乏道司大吏,但政事堂中的人物,终究是有些特殊的,毕竟那是朝廷内部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大臣之一。
  到了这样的地位,已经能够代表朝廷了,每一人都是柱石般的存在,轻易不能动摇,一旦动摇了,那就是影响巨大,伤筋动骨。
  而可以想见的是,卢多逊之事,绝不可能局限于朝廷内部,向全国扩散,都是必然的事。
  广阳伯府,赵匡义下朝之后,直接回府,只是显得有些行色匆匆。今日本是他休沐日,只不过刘皇帝下诏临时大朝,他作为中书侍郎,自然得在场,哪怕事前有所估计,会有大事发生,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看如此一整场的好戏。
  被拿下的是卢多逊,但受惊的可是他们这些勋贵重臣……不只是赵匡义,赵匡胤亦然,他到场,还是刘皇帝特地命人交代的,与赵匡义不同的则是,赵匡胤有些难明其中蹊跷。
  如今的赵家,站在前台的,毫无疑问是赵匡义,但论主心骨,还是赵匡胤,虽然这兄弟之间,这些年有所生疏,但涉及大事,还是能够同心协力。
  赵匡胤也没有直接回府,而干脆跟着到赵匡义府上,他也有些疑问,而观赵匡义的反应,更添疑虑。
  书房内,赵匡胤安坐在旁,手里拿着一杯他并不喜欢的茶水,偶尔饮一口,面无表情,眼神古井无波,默默地看着赵匡义动作。
  地方摆着一盆炭火,盆中火焰正熊熊燃烧着,明亮的火光映照在兄弟俩的脸上,也带来比之酷暑更厉害的炎热感。
  赵匡义稍显忙碌,正往火盆中投放着一些公文、书信,不时往返,在书房内搜检着。直到最后一封书信投入火盆,赵匡义方才大舒一口气,额头也被那火热烤得汗水涔涔。
  一直看到燃尽,赵匡义方才探手拭去额头大汗,有取过架上的一张毛巾,一边擦着手,一边朝外招呼道:“来人!”
  “在!”门外侍者入内,不敢抬头,恭敬应道。
  指着火盆,赵匡义吩咐道:“将之处理了!”
  仆人退去,屋内只余兄弟二人,紧张的气氛随着赵匡义的坐下缓解了不少。拿起茶杯,也顾不得风度了,赵匡义牛饮一口,看着沉默已久的兄长,叹了一口气。
  见状,赵匡胤紧皱着眉头,道:“这些往来书信,烧了就有用吗?”
  赵匡义有些无奈道:“此时已成祸害,若不焚毁,恐将授人以柄!”
  “你这边是烧了,你能保证卢多逊那边,就没有留存什么?”赵匡胤又问。
  对此,赵匡义沉默了,眉头紧紧地皱起:“他那边,应当留不下什么实证,这点警惕,我还是有的!”
  “你为何要与卢多逊搅弄到一起?我提醒过你,此人太过张扬,也太不知收敛,早晚必取其祸!”听其言,赵匡胤表情很不好看。
  面对兄长的责问,赵匡义沉吟了一会儿,悠悠应道:“原以为,能够对他稍加利用,扳倒赵普。没曾想,卢多逊竟然如此不中用,还没对赵普发难,自己却身入囚笼,可惜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