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91节(3 / 4)
旁人对杨业的心理,有敬佩与羡慕,也有嫉妒与惊诧,很多人都无法研究出,这杨业有何特殊之处。
论才干功绩、论人品操守,他也并非独一无二的,若说忠诚勤恳,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对皇帝不够忠心,对朝廷不够尽责。
猜测到最后,或许也只能感叹一番人生际遇,说到底,还是圣心难测,皇帝的喜好与偏爱,的确能决定一个将臣的上限,一个家族的兴衰,这是刘皇帝所统治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
有些情况,看起来也确实特殊,在过去,那些立了丰功伟绩的将帅,回朝之后,在享受优渥的封赏待遇的同时,多少会被“冷却”一段时,再视情况任用。
而这么多年,军队体系的几度变迁,伴随着的功臣宿旧、高级将帅的职位调动,无不体现着刘皇帝那些不便明言的心机。
没有人是傻子,傻子也难以成为大汉的上层将帅。但杨业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刘皇帝似乎从不担心他会恃宠生骄,“功高震主”这个词似乎不会出现在杨业身上一般,即便他如今的权势、威望与地位已经足够高。
看过去的那些将帅吧,远的有史弘肇、郭威,名震天下的卫公、英公,近的还有完成开宝北伐的荣公、安公,这些的职位变动,就足以证明一些事情。
大汉军队体系完善,等级森严,如仅论军职,毫无疑问,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便是三衙禁军统帅,而三衙之中,殿帅的地位在潜移默化之中,变得高其他两衙半等,名副其实的三衙之首。
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在职权上或许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然而,殿前司囊括了刘皇帝起家时最主要的军队,龙栖军至今仍是殿前司下最主要的大军,同时主要负责驻守的区域也在两京。
与侍卫司需要兼顾京畿防御外围,以及承担一些戍边、地方镇守任务不同,巡检司与之相比,则更加劳碌,久而久之,就算是军队内部,也会下意识地觉得,殿前司的规格要高上半等。
刘皇帝的平衡手段使得很顺利,玩得很灵活,在他眼中,三衙就代表禁军兵权三分,相互制衡,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然而,人心最是难测,是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中,哪怕面对同样的事物,都会有落差。而禁军的地位尊卑差别,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显露出来。
当然,这并不代表出了什么问题,高低尊卑,也是一个体系结构能够维持稳定的内因。刘皇帝也没有就此,再去施加什么多余的手段,硬性地强调三衙禁军地位相当,待遇相等。
而不论如何,杨业当上殿帅之后,也可以说成为当下的大汉第一将帅。不只是因为这个职位的缘故,将大汉的将帅们进行横纵对比,已经没有人比得过杨业了,不论是年龄、功绩、资历、威望,综合下来,他就是第一。
不过,刘皇帝的信任,自然不会是毫无保留的,这也不可能,他偶尔连自己都会怀疑,遑论他人。
有的时候,他同样会忍不住生出些猜疑心思,一个李崇矩,已经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人心的复杂性。
历史上杨令公的传奇美名,夹杂着太多演义色彩,也寄托了人们或敬佩、或叹息、或怜悯、或愤懑的情感。而杨业也没有达到在大汉当朝的高度,身处的地位不一样,掌握的权力不一样,声名功勋更不可同日而语,这会不会产生差异,刘皇帝自己都无法把握。
当然,刘皇帝也没有那么地在意,他需要把握的,永远只是自身,在他内心没有感到不安之前,一切都还是美好的,光明的,至少表面是这样,人们看到的,或许还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对于政治,杨业自然不是毫无敏感的,在大汉,作为一名统帅,也不可能是政治白痴。因此,在侍奉刘皇帝时,他时刻保持着低调谦怀,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就如此刻,伴君言笑,吹着秋风,却有如春风拂面。
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
漫步在御苑之中,受到凉风一激,刘皇帝不由打了个哆嗦,喦脱见状,赶忙上前,体贴地把一件锦裘帮他披上。
不可控制地打了个喷嚏,接过丝帕,将鼻间的涕液擦拭一番,收入袖袍中,扭头对杨业道:“你看,这如今是,扛不住热,受不得凉。过去朕理政,可以夙兴夜寐,甚至不分日夜,如今,稍微专注一些事务,便感精力不济,老眼昏花了……”
闻言,杨业老脸上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种感动,道:“陛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数十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倘非如此,怎有今日大汉之强盛。”
“虽仍有奉承之嫌,但朕应承着,坦然接受!”刘皇帝笑了笑,毫不自谦。早在十年前,刘皇帝便有自矜伐能的言行了,如今,更不会故作谦虚,否认自己的丰功伟绩,否认自己对大汉崛起强大的作用,没有那个必要。
“不过,常常在朕耳边念叨的是你们这些文武臣僚,你们为朝廷当着差,是朕的股肱,君臣一体,自然会向着朕说话!”刘皇帝意味深长地道:“只是不知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们,是作何想法……”
杨业显示着他锻炼出的开阔视野与灵敏思维,当即应道:“臣在衙中,也听闻近来京城内外百姓,聚众影从,争相上告,请求陛下东赴泰山封禅。百姓们如此兴奋踊跃,热情高涨,足见他们对陛下的崇敬!”
近来,不论朝野,都在讨论封禅事宜,百官争相上奏,京诸衙署更不约而同地联名上奏,连地方官僚们也积极上奏,百姓们也跟着凑热闹,这是多年来最为轰动,声势最大的一次了。
大汉臣民的热情,几乎能感天动地,一副刘皇帝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样子。在千人一辞的风潮中,刘皇帝看到的当然不是万众一心,反而感受到一种异样。
上奏的官员中,恐怕也是各怀心思,或许有的人确实从国家考虑,朝廷需要用封禅来凝聚人心,提升民气,刘皇帝也足具资格往泰山一行,但更多的,怕还是顺势而为,讨好刘皇帝。
或许刘皇帝不会记住所有激切请命陈情的人,但不积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显眼了,这也容易成为别人攻讦指责的地方。一句话,莫非你质疑陛下的文治武功,不认可大汉的繁荣富强?这足以成为被人利用的借口,影响仕途的事情,都不得不慎重。 ↑返回顶部↑
论才干功绩、论人品操守,他也并非独一无二的,若说忠诚勤恳,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对皇帝不够忠心,对朝廷不够尽责。
猜测到最后,或许也只能感叹一番人生际遇,说到底,还是圣心难测,皇帝的喜好与偏爱,的确能决定一个将臣的上限,一个家族的兴衰,这是刘皇帝所统治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
有些情况,看起来也确实特殊,在过去,那些立了丰功伟绩的将帅,回朝之后,在享受优渥的封赏待遇的同时,多少会被“冷却”一段时,再视情况任用。
而这么多年,军队体系的几度变迁,伴随着的功臣宿旧、高级将帅的职位调动,无不体现着刘皇帝那些不便明言的心机。
没有人是傻子,傻子也难以成为大汉的上层将帅。但杨业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刘皇帝似乎从不担心他会恃宠生骄,“功高震主”这个词似乎不会出现在杨业身上一般,即便他如今的权势、威望与地位已经足够高。
看过去的那些将帅吧,远的有史弘肇、郭威,名震天下的卫公、英公,近的还有完成开宝北伐的荣公、安公,这些的职位变动,就足以证明一些事情。
大汉军队体系完善,等级森严,如仅论军职,毫无疑问,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便是三衙禁军统帅,而三衙之中,殿帅的地位在潜移默化之中,变得高其他两衙半等,名副其实的三衙之首。
这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在职权上或许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然而,殿前司囊括了刘皇帝起家时最主要的军队,龙栖军至今仍是殿前司下最主要的大军,同时主要负责驻守的区域也在两京。
与侍卫司需要兼顾京畿防御外围,以及承担一些戍边、地方镇守任务不同,巡检司与之相比,则更加劳碌,久而久之,就算是军队内部,也会下意识地觉得,殿前司的规格要高上半等。
刘皇帝的平衡手段使得很顺利,玩得很灵活,在他眼中,三衙就代表禁军兵权三分,相互制衡,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然而,人心最是难测,是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中,哪怕面对同样的事物,都会有落差。而禁军的地位尊卑差别,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显露出来。
当然,这并不代表出了什么问题,高低尊卑,也是一个体系结构能够维持稳定的内因。刘皇帝也没有就此,再去施加什么多余的手段,硬性地强调三衙禁军地位相当,待遇相等。
而不论如何,杨业当上殿帅之后,也可以说成为当下的大汉第一将帅。不只是因为这个职位的缘故,将大汉的将帅们进行横纵对比,已经没有人比得过杨业了,不论是年龄、功绩、资历、威望,综合下来,他就是第一。
不过,刘皇帝的信任,自然不会是毫无保留的,这也不可能,他偶尔连自己都会怀疑,遑论他人。
有的时候,他同样会忍不住生出些猜疑心思,一个李崇矩,已经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人心的复杂性。
历史上杨令公的传奇美名,夹杂着太多演义色彩,也寄托了人们或敬佩、或叹息、或怜悯、或愤懑的情感。而杨业也没有达到在大汉当朝的高度,身处的地位不一样,掌握的权力不一样,声名功勋更不可同日而语,这会不会产生差异,刘皇帝自己都无法把握。
当然,刘皇帝也没有那么地在意,他需要把握的,永远只是自身,在他内心没有感到不安之前,一切都还是美好的,光明的,至少表面是这样,人们看到的,或许还是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
对于政治,杨业自然不是毫无敏感的,在大汉,作为一名统帅,也不可能是政治白痴。因此,在侍奉刘皇帝时,他时刻保持着低调谦怀,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就如此刻,伴君言笑,吹着秋风,却有如春风拂面。
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
漫步在御苑之中,受到凉风一激,刘皇帝不由打了个哆嗦,喦脱见状,赶忙上前,体贴地把一件锦裘帮他披上。
不可控制地打了个喷嚏,接过丝帕,将鼻间的涕液擦拭一番,收入袖袍中,扭头对杨业道:“你看,这如今是,扛不住热,受不得凉。过去朕理政,可以夙兴夜寐,甚至不分日夜,如今,稍微专注一些事务,便感精力不济,老眼昏花了……”
闻言,杨业老脸上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种感动,道:“陛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数十年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倘非如此,怎有今日大汉之强盛。”
“虽仍有奉承之嫌,但朕应承着,坦然接受!”刘皇帝笑了笑,毫不自谦。早在十年前,刘皇帝便有自矜伐能的言行了,如今,更不会故作谦虚,否认自己的丰功伟绩,否认自己对大汉崛起强大的作用,没有那个必要。
“不过,常常在朕耳边念叨的是你们这些文武臣僚,你们为朝廷当着差,是朕的股肱,君臣一体,自然会向着朕说话!”刘皇帝意味深长地道:“只是不知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们,是作何想法……”
杨业显示着他锻炼出的开阔视野与灵敏思维,当即应道:“臣在衙中,也听闻近来京城内外百姓,聚众影从,争相上告,请求陛下东赴泰山封禅。百姓们如此兴奋踊跃,热情高涨,足见他们对陛下的崇敬!”
近来,不论朝野,都在讨论封禅事宜,百官争相上奏,京诸衙署更不约而同地联名上奏,连地方官僚们也积极上奏,百姓们也跟着凑热闹,这是多年来最为轰动,声势最大的一次了。
大汉臣民的热情,几乎能感天动地,一副刘皇帝不答应,就不罢休的样子。在千人一辞的风潮中,刘皇帝看到的当然不是万众一心,反而感受到一种异样。
上奏的官员中,恐怕也是各怀心思,或许有的人确实从国家考虑,朝廷需要用封禅来凝聚人心,提升民气,刘皇帝也足具资格往泰山一行,但更多的,怕还是顺势而为,讨好刘皇帝。
或许刘皇帝不会记住所有激切请命陈情的人,但不积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显眼了,这也容易成为别人攻讦指责的地方。一句话,莫非你质疑陛下的文治武功,不认可大汉的繁荣富强?这足以成为被人利用的借口,影响仕途的事情,都不得不慎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