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690节(2 / 4)
经过刘皇帝亲自拍板,开宝九年的新科状元,钦点一名叫吕蒙正的士子。而吕蒙正,也是当下大汉科举选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
他并不是一般寒门庶民,虽非贵族,却也出身官宦,其父吕龟图官居汝州知府,二十年曾担任过起居郎,算是御前走出去的官僚。
同时,吕蒙正也非一心读书的书生,年纪已近二十八,但已有好几年在衙门为吏的履历,是边读书、边充能的典范。
也正因为有为吏处事的经验,他做出的策论文章,方显见识,也更容易冒头,为人瞩目,得以入刘皇帝的眼。
过去,朝廷选才,不乏弱冠之龄的青年俊才,如今,没点阅历见识,是很难的,而吕蒙正这个状元,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已然算年轻的了。
科考选材,选的终究是官,只要通过了,大部分人都是要为官治政的。朝廷录士之后,有观政制度,但是许多高中的进士,在参考前,就已然经历过吏职的锻炼了,进士吏能的培养,已然在科考之前。
不得不说,这样的制度办法,对于朝廷选取有用的人才,是高效的,因为凡是通过考核的,都有一定的基础,没有的,也能展现出极高的能识。
但同样的,也使得科举的门槛空前拔高,毕竟大汉读书人千千万万,但在参考之前,能有充分的吏职实务能力锻炼的,终究是少数。
不是所有人,都像吕蒙正这般,有个不错的出身,有机会有资源去获取一般学子难以得到的锻炼。
因此,刘皇帝不想朝廷科考,考出一些只知经史子集,而匮乏经世致用的书生文人,但同样的,这样的选材办法下,也使得读书致仕的难度大大提高,让天下诸多读书人上进的途径越发狭窄。
到开宝九年,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及第天下知的情况,基本没有,那情况几乎属于一种童话了。而可以想见,在未来,会越来越严重。
可以说,当下的大汉科举制度,对于普天之下,大部分的普通读书人,并不那么友好。刘皇帝有意扶持官僚阶层,用以平衡贵族阶层,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官僚阶层同样会产生固化。
当然,也不全然弊端,至少,朝廷在选材任用上,会更加实用,也更具培养价值。同时,也逼得一些读书人,去选择史、法、算、农、医这些专学之科。
进士科,是为朝廷选拔为政官员的,要求高,需要士人能力更加全面,其余专科则不然,这也是大汉科考的一种特色了。
第389章 宫廷秘闻
随着大汉新一届状元桂冠名归吕蒙正,也意味着开宝九年恩科的落幕,而紧随其后,中秋之前,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任武状元,也要诞生了。
文举动静很大,八方学子会京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声势很足,再加上朝廷的重视,在考试资源上有所倾斜,引人津津乐道。
朝廷贡举从乾祐元年开始,就在不断地完善各项制度,到如今已是十分完善,因此不论此番恩科筹备有多匆忙,有多特殊,都能保证进程的顺利。
武举则不然,由于缺乏参考,很多事项都是从无到有进行筹备的,连考制流程、考生选拔办法都是在一种紧锣密鼓的节奏中研讨确认。
比起文举,开考时间更早,结束得晚,前后持续整整十日,文试在其中所占比重,仅有三成,除了兵法、策论、战例研究,更有骑射、格斗、体能等个人素质考核,以及实际的训练、指挥检验。
经过这样一番高规格、高要求、高强度的比试之后,方才决出此番武举进士的名单。参考者,总计有三百九十六人,却只录取二十人,基本做到二十取一。
而考生的来源,也有不小的限制,基本从军功贵族子弟、内外诸军的基层军官以及有军功殊荣的官兵中挑选,这也是军事人才选拔的局限性,远不如文举那般来源广泛。武举考试的门槛,也明显要更大,这也源于军队的特殊性以及大汉军队现状因素。
至于摆个擂台,让精勇壮士去比武论艺,或许仅存在于演义之中,那样选出来的也只是些勇夫,而在军队之中,个人勇武固然重要,但想要往上爬,可就不容易了。
朝廷要选的,还是懂兵略,有培养潜力的将校之材,勇力,那是在参军入伍期间就需要考核的,若是放到朝廷武举中,则实在上不得台面。
在如今的大汉,当兵能吃粮,足军饷,有出路,但上限比起科举一途还要狭窄,军队上层的资源,也大部分都被贵族们所占据。
同文举不一样的是,武举状元并非由刘皇帝考核后钦点,而是让武举考官们商讨公推,刘皇帝最后起一个拍板的作用。而此番负责考核的考官团体,则是由枢密院、兵部以及禁军三衙的高官将臣们组成,潘美、石守信、王彦超都在其中,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
随着秋意愈浓,气候转凉,垂拱殿的装饰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进行改变,地上铺上了一层轻薄的羊毛毯,轻纱帘幕也换了,门窗上也糊上了一层纸张,以免凉风侵袭。
舒适暖和的环境中,刘皇帝以一个瑟缩的姿态侧卧在御榻上,小周妃伺候在旁,姿态优雅地沏制茶水,随着她的动作,殿内的空气都被浓郁的茶香所覆盖。
比起刘皇帝逐渐显露的老态,小周妃正值青春年华,花季一般的年龄,有如蓓蕾初放,不过再是娇艳活力,也被刘皇帝这老东西拱成了少妇。 ↑返回顶部↑
他并不是一般寒门庶民,虽非贵族,却也出身官宦,其父吕龟图官居汝州知府,二十年曾担任过起居郎,算是御前走出去的官僚。
同时,吕蒙正也非一心读书的书生,年纪已近二十八,但已有好几年在衙门为吏的履历,是边读书、边充能的典范。
也正因为有为吏处事的经验,他做出的策论文章,方显见识,也更容易冒头,为人瞩目,得以入刘皇帝的眼。
过去,朝廷选才,不乏弱冠之龄的青年俊才,如今,没点阅历见识,是很难的,而吕蒙正这个状元,就当下的情况而言,已然算年轻的了。
科考选材,选的终究是官,只要通过了,大部分人都是要为官治政的。朝廷录士之后,有观政制度,但是许多高中的进士,在参考前,就已然经历过吏职的锻炼了,进士吏能的培养,已然在科考之前。
不得不说,这样的制度办法,对于朝廷选取有用的人才,是高效的,因为凡是通过考核的,都有一定的基础,没有的,也能展现出极高的能识。
但同样的,也使得科举的门槛空前拔高,毕竟大汉读书人千千万万,但在参考之前,能有充分的吏职实务能力锻炼的,终究是少数。
不是所有人,都像吕蒙正这般,有个不错的出身,有机会有资源去获取一般学子难以得到的锻炼。
因此,刘皇帝不想朝廷科考,考出一些只知经史子集,而匮乏经世致用的书生文人,但同样的,这样的选材办法下,也使得读书致仕的难度大大提高,让天下诸多读书人上进的途径越发狭窄。
到开宝九年,那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及第天下知的情况,基本没有,那情况几乎属于一种童话了。而可以想见,在未来,会越来越严重。
可以说,当下的大汉科举制度,对于普天之下,大部分的普通读书人,并不那么友好。刘皇帝有意扶持官僚阶层,用以平衡贵族阶层,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官僚阶层同样会产生固化。
当然,也不全然弊端,至少,朝廷在选材任用上,会更加实用,也更具培养价值。同时,也逼得一些读书人,去选择史、法、算、农、医这些专学之科。
进士科,是为朝廷选拔为政官员的,要求高,需要士人能力更加全面,其余专科则不然,这也是大汉科考的一种特色了。
第389章 宫廷秘闻
随着大汉新一届状元桂冠名归吕蒙正,也意味着开宝九年恩科的落幕,而紧随其后,中秋之前,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任武状元,也要诞生了。
文举动静很大,八方学子会京师,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声势很足,再加上朝廷的重视,在考试资源上有所倾斜,引人津津乐道。
朝廷贡举从乾祐元年开始,就在不断地完善各项制度,到如今已是十分完善,因此不论此番恩科筹备有多匆忙,有多特殊,都能保证进程的顺利。
武举则不然,由于缺乏参考,很多事项都是从无到有进行筹备的,连考制流程、考生选拔办法都是在一种紧锣密鼓的节奏中研讨确认。
比起文举,开考时间更早,结束得晚,前后持续整整十日,文试在其中所占比重,仅有三成,除了兵法、策论、战例研究,更有骑射、格斗、体能等个人素质考核,以及实际的训练、指挥检验。
经过这样一番高规格、高要求、高强度的比试之后,方才决出此番武举进士的名单。参考者,总计有三百九十六人,却只录取二十人,基本做到二十取一。
而考生的来源,也有不小的限制,基本从军功贵族子弟、内外诸军的基层军官以及有军功殊荣的官兵中挑选,这也是军事人才选拔的局限性,远不如文举那般来源广泛。武举考试的门槛,也明显要更大,这也源于军队的特殊性以及大汉军队现状因素。
至于摆个擂台,让精勇壮士去比武论艺,或许仅存在于演义之中,那样选出来的也只是些勇夫,而在军队之中,个人勇武固然重要,但想要往上爬,可就不容易了。
朝廷要选的,还是懂兵略,有培养潜力的将校之材,勇力,那是在参军入伍期间就需要考核的,若是放到朝廷武举中,则实在上不得台面。
在如今的大汉,当兵能吃粮,足军饷,有出路,但上限比起科举一途还要狭窄,军队上层的资源,也大部分都被贵族们所占据。
同文举不一样的是,武举状元并非由刘皇帝考核后钦点,而是让武举考官们商讨公推,刘皇帝最后起一个拍板的作用。而此番负责考核的考官团体,则是由枢密院、兵部以及禁军三衙的高官将臣们组成,潘美、石守信、王彦超都在其中,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
随着秋意愈浓,气候转凉,垂拱殿的装饰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进行改变,地上铺上了一层轻薄的羊毛毯,轻纱帘幕也换了,门窗上也糊上了一层纸张,以免凉风侵袭。
舒适暖和的环境中,刘皇帝以一个瑟缩的姿态侧卧在御榻上,小周妃伺候在旁,姿态优雅地沏制茶水,随着她的动作,殿内的空气都被浓郁的茶香所覆盖。
比起刘皇帝逐渐显露的老态,小周妃正值青春年华,花季一般的年龄,有如蓓蕾初放,不过再是娇艳活力,也被刘皇帝这老东西拱成了少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