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552节(1 / 4)
一行官员,在通事舍人的引导下,鱼贯而入万岁殿,刘皇帝正襟危坐的身影也迅速落入眼帘,随着整齐的参拜声,殿中的宁静也被打破。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一干人起身,而后分列两班,毕恭毕敬地候在下边,静待皇帝训话,有好几人,都难以掩饰面上的复杂情绪,或紧张,或激动。
这一干官员,察其服色,品级并不高,最高也就六品。当然,年纪也有大有小,但大多都属于青壮年。
看着这十余名官员,刘承祐开口了,语调很是轻松:“都别站着了,坐!”
“谢陛下!”微撅着屁股的官员们,再度齐声拜谢,仿佛排练好的一般。
内侍给众人奉茶,刘承祐也浅浅地啜了一口后,再度看着众人,缓缓道来:“在座诸卿,有的人见过朕,有的人没有,但是,朕对你们可都知晓,你们每一个人的履历,朕都亲自查阅过!”
闻此言,有好几名官员,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刘皇帝则继续说着:“你们是吏部从全国精心挑选才俊之士,每个人都有安治一县的成绩,至少历两任,出仕年限最短的,也有五年了……”
说着,刘皇帝将目的道出:“朕将你们选拔入京,无他,是有重任相托!”
此言落,当头的一人,顿时代表出言:“请陛下吩咐,臣等必不负所托!”
这是赵匡义了,有身份的,说起来话来,就是有底气,声音足。这干人中,最年轻的就是他了。其他人反应虽然慢半拍,也都紧跟着表态。
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刘皇帝道:“凭你们过去的政绩,已经可以调任州部,承担更重的责任。不过,朕选你们上来,是欲直接授以知州,以一州地民委之!”
这下,大部分人都露出喜悦的表情了,升官,没有人不喜欢。在大汉的官僚体系中,从县到州,是一名官员仕途的一道大坎,而如能从知县、县令直接到知州,则属跃升了,跳过了中间的缓冲考核期。
早年的时候,因为人才匮乏,百废待兴,因陋就简,有不少因为政绩出色,而得到越级提拔的。如今,却是越来越少了,除非你政绩、功劳过于出众,抑或出身高,有后台,有人提拔。
毕竟,刘皇帝统治天下,也快满二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是一代人的成长,也使得大汉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固化。
早年的时候,大汉政坛之上,有大量三十岁以下的州官,到如今,能在这个年纪就主政一州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并且,哪怕是县官,年纪也越来越大。
大汉主要的取才渠道,还是科举,但科举也不是一中举,就委实职了,观政制度已然推行多年,所有人,都需要两到三年的观政考核,而后授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刷掉一部分,而大汉也一千多县,官职也就那么多,等逢缺时,耽误的时间就更多了。
再加上,如今的科考制度,也不是仅凭着读过些四书五经就行的,一个实务,就需要足够的阅历与见识来弥补,很多人参与科考之前,都尝试着在地方为吏,有一定典事经验后,再行入京。
这也就使得参与考试的士子,年纪越来越长。比如开宝三年的常举,参考的一千多名士子中,最年轻的也有二十三岁了。
而像那种翩翩公子、少年高第、意气风发、人生赢家的情况,已几乎绝迹。刘皇帝意思,科举选材,最终目的还是选官,而做官,是要能办事,会办事的,不是能读书、会读书就行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此前为武夫时代过去而欣喜的读书人,慢慢地发现了,属于文人的春天,并没有到来。或者说,没有彻底到来。
在大汉,读书仍是出仕最公平的一条出路,但如果想仅仅凭借读书就赢得一切,那也是妄想。读书人的地位在提高,这是事实,但仅靠做学问很难做到高官,也是事实。
官吏通常是连在一起的,但两者之间区别,也是格外大的。以一县为例,只有知县(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是朝廷所授官职,其他所有吃俸禄的职位,全都属于吏。
以往,愿意为吏的人,都是少数。而在如今的大汉,愿意放下架子,从刀笔小吏做起的读书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成功的科考,是条通途,然而,考试越来越难,考核越来越严,竞争也越来越大。相较之下,从吏做起,任职的要求与标准低很多,哪怕上升艰难些,至少有希望,有方向。同时是一份生计工作,还有积累经验继续科举的机会,大汉科举在年龄上可没有限制。
这些年,因为表现出色,由吏升官者,大有人在。此事在殿中,就有两人,是从微末小吏,一步步做到县令的,虽然他们都花了至少十二年的时间。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看着渐露喜色的这些县官,刘皇帝微微一笑,轻飘飘地道:“一州之任,可远重于一县,此番所授,皆属偏远边州,河西、黔中、广西、安南,这些地方,情况复杂,汉夷杂处,非能臣干吏难以治之,条件也远比你们原先所任艰苦。”
这话一出,所有人脸上的喜色都慢慢消失了,很多偏远地区,一州之地,当真不如中原一县,有的更是远远不如。如果是这样,那这官升的,可就真不知该喜该忧了。 ↑返回顶部↑
“臣等参见陛下!”
“平身!”
一干人起身,而后分列两班,毕恭毕敬地候在下边,静待皇帝训话,有好几人,都难以掩饰面上的复杂情绪,或紧张,或激动。
这一干官员,察其服色,品级并不高,最高也就六品。当然,年纪也有大有小,但大多都属于青壮年。
看着这十余名官员,刘承祐开口了,语调很是轻松:“都别站着了,坐!”
“谢陛下!”微撅着屁股的官员们,再度齐声拜谢,仿佛排练好的一般。
内侍给众人奉茶,刘承祐也浅浅地啜了一口后,再度看着众人,缓缓道来:“在座诸卿,有的人见过朕,有的人没有,但是,朕对你们可都知晓,你们每一个人的履历,朕都亲自查阅过!”
闻此言,有好几名官员,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刘皇帝则继续说着:“你们是吏部从全国精心挑选才俊之士,每个人都有安治一县的成绩,至少历两任,出仕年限最短的,也有五年了……”
说着,刘皇帝将目的道出:“朕将你们选拔入京,无他,是有重任相托!”
此言落,当头的一人,顿时代表出言:“请陛下吩咐,臣等必不负所托!”
这是赵匡义了,有身份的,说起来话来,就是有底气,声音足。这干人中,最年轻的就是他了。其他人反应虽然慢半拍,也都紧跟着表态。
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刘皇帝道:“凭你们过去的政绩,已经可以调任州部,承担更重的责任。不过,朕选你们上来,是欲直接授以知州,以一州地民委之!”
这下,大部分人都露出喜悦的表情了,升官,没有人不喜欢。在大汉的官僚体系中,从县到州,是一名官员仕途的一道大坎,而如能从知县、县令直接到知州,则属跃升了,跳过了中间的缓冲考核期。
早年的时候,因为人才匮乏,百废待兴,因陋就简,有不少因为政绩出色,而得到越级提拔的。如今,却是越来越少了,除非你政绩、功劳过于出众,抑或出身高,有后台,有人提拔。
毕竟,刘皇帝统治天下,也快满二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是一代人的成长,也使得大汉各方面趋于成熟稳定,稳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固化。
早年的时候,大汉政坛之上,有大量三十岁以下的州官,到如今,能在这个年纪就主政一州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并且,哪怕是县官,年纪也越来越大。
大汉主要的取才渠道,还是科举,但科举也不是一中举,就委实职了,观政制度已然推行多年,所有人,都需要两到三年的观政考核,而后授官。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刷掉一部分,而大汉也一千多县,官职也就那么多,等逢缺时,耽误的时间就更多了。
再加上,如今的科考制度,也不是仅凭着读过些四书五经就行的,一个实务,就需要足够的阅历与见识来弥补,很多人参与科考之前,都尝试着在地方为吏,有一定典事经验后,再行入京。
这也就使得参与考试的士子,年纪越来越长。比如开宝三年的常举,参考的一千多名士子中,最年轻的也有二十三岁了。
而像那种翩翩公子、少年高第、意气风发、人生赢家的情况,已几乎绝迹。刘皇帝意思,科举选材,最终目的还是选官,而做官,是要能办事,会办事的,不是能读书、会读书就行了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此前为武夫时代过去而欣喜的读书人,慢慢地发现了,属于文人的春天,并没有到来。或者说,没有彻底到来。
在大汉,读书仍是出仕最公平的一条出路,但如果想仅仅凭借读书就赢得一切,那也是妄想。读书人的地位在提高,这是事实,但仅靠做学问很难做到高官,也是事实。
官吏通常是连在一起的,但两者之间区别,也是格外大的。以一县为例,只有知县(县令)、县丞、县尉、主簿是朝廷所授官职,其他所有吃俸禄的职位,全都属于吏。
以往,愿意为吏的人,都是少数。而在如今的大汉,愿意放下架子,从刀笔小吏做起的读书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成功的科考,是条通途,然而,考试越来越难,考核越来越严,竞争也越来越大。相较之下,从吏做起,任职的要求与标准低很多,哪怕上升艰难些,至少有希望,有方向。同时是一份生计工作,还有积累经验继续科举的机会,大汉科举在年龄上可没有限制。
这些年,因为表现出色,由吏升官者,大有人在。此事在殿中,就有两人,是从微末小吏,一步步做到县令的,虽然他们都花了至少十二年的时间。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看着渐露喜色的这些县官,刘皇帝微微一笑,轻飘飘地道:“一州之任,可远重于一县,此番所授,皆属偏远边州,河西、黔中、广西、安南,这些地方,情况复杂,汉夷杂处,非能臣干吏难以治之,条件也远比你们原先所任艰苦。”
这话一出,所有人脸上的喜色都慢慢消失了,很多偏远地区,一州之地,当真不如中原一县,有的更是远远不如。如果是这样,那这官升的,可就真不知该喜该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