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479节(2 / 4)
甚至,刘承祐都没有亲自下场,只是授意武德司、三司使配合三法司进行了一波反腐打贪,主要针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朝廷因为被处置了一大批官员,而商贾之中,东京有名的富商何福殷被拿来当做典型处置了,以其行贿、不法经营,斩首、抄家、流放。
这个背景深厚,在东京辉煌了十多年的巨富之家,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什么关系都用不上。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在权力面前,再多的钱都无用,不加收敛,反遭钱祸,倒也引起了不少人感叹。
而就刘承祐个人方面,这三年里,他又添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皇室愈加兴旺昌盛……
第305章 辽国三载
于大汉而言,过去的三年,是开国以来外部环境最良好的三年。最大的改变就是,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大大减小,甚至可以说,在新的边防体系构成后,契丹已无法对大汉朝造成太大的威胁。
最主要的,还在于辽国本身的情况,不容乐观。汉辽大战所造成的创伤,可是刻骨铭心,时至如今,辽国仍未从中缓过劲儿来。
虽然在辽国君臣的努力下,也奉行休养生息之策,发展生产,但大量精壮人口的损失,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恢复的。
在对外,辽国采取收缩势力的做法,尤其与大汉接壤的地区,更是严禁牧民南下游牧,尽量与大汉保持着安全距离。
大汉山阳的驻军,时不时地遣轻骑北上,巡察长城内外,趾高气昂,展示军威。但在民间,在双方上层的默许之下,汉胡之间的贸易却得到了重新发展,并日趋繁荣,并且在乾祐十四年就恢复到了大战前一年的规模。
大汉这边,是一举两得,既有政治意义,也有经济收益。来自草原的牛羊马驼,给重建的山阳提供了足够多的畜力,并且大利财税。辽国这边,也通过交易,获取了来自大汉的盐茶酒粮布陶瓷器等物资,这也是饱受战争影响的辽国十分稀缺的。
当然,在贸易之中,辽国普通的部民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计仍旧困苦,虽然是游牧国度,但是牲畜也不是无限的,其牧养也是需要时间,需要良好的游牧环境。
但不管如何,在双方都秉持着和谐发展的情况下,北方局势,还算安宁,虽然偶有冲突,但无碍大局。
不过,战后汉辽之间的关系,还是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虽然只是表面现象。大汉无意北伐,契丹则无力纷争,只是在大汉手中吃了那么大的亏,为了安抚国内情绪,也需要通过树立这么一个强敌,用以凝聚人心,缓和国内矛盾。
但打耶律璟与有识的辽臣心里,短时间内是完全不打算与大汉再启战端的。他们所奉行的国策,就是休兵养民,积攒实力,默默等待机会,等待复仇的机会。
当然,一场汉辽战争,也使得契丹人对大汉实力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关于未来的汉辽交锋,辽国将臣中如耶律贤适、耶律斜轸者,提出了新的构想。
耶律贤适是有与石守信、郭崇威在阴山以南的游击经验,耶律斜轸则是亲身经历了汉辽之间的正面交锋,多有体会。
二者的意见,今后汉辽战争,当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决战,而以广袤的草原做战场,倚仗其主场纵深优势,充分发挥辽军的机动能力,袭扰、拖延、迟滞、疲敝之,而后寻机破敌。
这样的改变,是大败之后,痛定思痛,不得不做的改变。但是,这也意味着,辽军的战略战术,趋于保守,自动把自己代入守方。
另一方面,虽然在汉辽关系上,契丹采取了避其锋芒,收缩势力,耶律屋质却向辽帝提出了一个战略,那就是西征,向西面拓展势力范围。
一直以来,辽国的统治核心区域,一直在东北部,与过往的草原霸主所不同的是,对西域却没有更深的开拓。
按照耶律屋质的建议,辽国向西发展,既可夺取土地草场,丰富人口,还可掠西部部族以肥其身。更重要的,若能侵入西域,乃至扼断河西走廊,那在将来的汉辽战争中,可供辽国选择的余地会更多。耶律屋质也不愧是辽国上层中少有的有识之士,这是着眼于将来了,大汉这些年在西面的开拓,可是瞒不过明眼人的。
对此,耶律璟是持认同态度,南面大汉其势正盛,不可与之争锋,但西面的势力,于大辽铁骑而言,又算不得什么了。
西进的国策虽然定下,但却视为绝密,只有少数辽帝信得过的文武知晓。一者,以辽国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组织起一股足够强大的西进力量;二者,辽国若西进,汉军也必有反应。
因此,在正式启动前,辽国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这就不得不说刘承祐派李万超收复河套、重建九原的决策了,这不只巩固边防、拱卫河西,还影响到了辽国的西进。
不过,这些都难影响到辽国的战略决策。这三年间,辽帝耶律璟出巡的次数多了,而其中向西的狩猎活动就有三次。
而耶律屋质,在向耶律璟提出最后一条进策后,就在乾祐十三年春,伤情恶化而亡,给杨业的功勋上又添一道光彩。从高模翰、耶律琮、耶律挞烈再到耶律屋质,一场大战,使辽国应历初年的名臣大将,足足殒落了四员。
耶律屋质之死,对于辽国而言是个巨大的损失,其威望之高,功勋之重,堪为辽臣第一人。对于这个扶立自己,辅弼自己的良臣,其逝去,耶律璟十分悲痛,最终给他以极其崇高的后事尊荣。
从整体来看,辽国外部的环境可称良好,恶劣的内部情况也得到改善,逐渐趋于安稳。但是,其内部仍存隐忧,持续了三十年的皇位承继矛盾,不是一场血腥清洗就能解决的。
三年前那场叛乱,虽然解决了一大批的政敌,使得耶律璟个人权威大涨,但皇室内部的矛盾并未消除,并且血腥的杀戮,让很多人与耶律璟离心离德。最重要的,是作为核心统治集团的内四部族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这是个不小的隐患。 ↑返回顶部↑
朝廷因为被处置了一大批官员,而商贾之中,东京有名的富商何福殷被拿来当做典型处置了,以其行贿、不法经营,斩首、抄家、流放。
这个背景深厚,在东京辉煌了十多年的巨富之家,最终落得个惨淡收场,什么关系都用不上。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在权力面前,再多的钱都无用,不加收敛,反遭钱祸,倒也引起了不少人感叹。
而就刘承祐个人方面,这三年里,他又添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皇室愈加兴旺昌盛……
第305章 辽国三载
于大汉而言,过去的三年,是开国以来外部环境最良好的三年。最大的改变就是,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大大减小,甚至可以说,在新的边防体系构成后,契丹已无法对大汉朝造成太大的威胁。
最主要的,还在于辽国本身的情况,不容乐观。汉辽大战所造成的创伤,可是刻骨铭心,时至如今,辽国仍未从中缓过劲儿来。
虽然在辽国君臣的努力下,也奉行休养生息之策,发展生产,但大量精壮人口的损失,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得到恢复的。
在对外,辽国采取收缩势力的做法,尤其与大汉接壤的地区,更是严禁牧民南下游牧,尽量与大汉保持着安全距离。
大汉山阳的驻军,时不时地遣轻骑北上,巡察长城内外,趾高气昂,展示军威。但在民间,在双方上层的默许之下,汉胡之间的贸易却得到了重新发展,并日趋繁荣,并且在乾祐十四年就恢复到了大战前一年的规模。
大汉这边,是一举两得,既有政治意义,也有经济收益。来自草原的牛羊马驼,给重建的山阳提供了足够多的畜力,并且大利财税。辽国这边,也通过交易,获取了来自大汉的盐茶酒粮布陶瓷器等物资,这也是饱受战争影响的辽国十分稀缺的。
当然,在贸易之中,辽国普通的部民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计仍旧困苦,虽然是游牧国度,但是牲畜也不是无限的,其牧养也是需要时间,需要良好的游牧环境。
但不管如何,在双方都秉持着和谐发展的情况下,北方局势,还算安宁,虽然偶有冲突,但无碍大局。
不过,战后汉辽之间的关系,还是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虽然只是表面现象。大汉无意北伐,契丹则无力纷争,只是在大汉手中吃了那么大的亏,为了安抚国内情绪,也需要通过树立这么一个强敌,用以凝聚人心,缓和国内矛盾。
但打耶律璟与有识的辽臣心里,短时间内是完全不打算与大汉再启战端的。他们所奉行的国策,就是休兵养民,积攒实力,默默等待机会,等待复仇的机会。
当然,一场汉辽战争,也使得契丹人对大汉实力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了解,关于未来的汉辽交锋,辽国将臣中如耶律贤适、耶律斜轸者,提出了新的构想。
耶律贤适是有与石守信、郭崇威在阴山以南的游击经验,耶律斜轸则是亲身经历了汉辽之间的正面交锋,多有体会。
二者的意见,今后汉辽战争,当尽量避免与其正面决战,而以广袤的草原做战场,倚仗其主场纵深优势,充分发挥辽军的机动能力,袭扰、拖延、迟滞、疲敝之,而后寻机破敌。
这样的改变,是大败之后,痛定思痛,不得不做的改变。但是,这也意味着,辽军的战略战术,趋于保守,自动把自己代入守方。
另一方面,虽然在汉辽关系上,契丹采取了避其锋芒,收缩势力,耶律屋质却向辽帝提出了一个战略,那就是西征,向西面拓展势力范围。
一直以来,辽国的统治核心区域,一直在东北部,与过往的草原霸主所不同的是,对西域却没有更深的开拓。
按照耶律屋质的建议,辽国向西发展,既可夺取土地草场,丰富人口,还可掠西部部族以肥其身。更重要的,若能侵入西域,乃至扼断河西走廊,那在将来的汉辽战争中,可供辽国选择的余地会更多。耶律屋质也不愧是辽国上层中少有的有识之士,这是着眼于将来了,大汉这些年在西面的开拓,可是瞒不过明眼人的。
对此,耶律璟是持认同态度,南面大汉其势正盛,不可与之争锋,但西面的势力,于大辽铁骑而言,又算不得什么了。
西进的国策虽然定下,但却视为绝密,只有少数辽帝信得过的文武知晓。一者,以辽国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组织起一股足够强大的西进力量;二者,辽国若西进,汉军也必有反应。
因此,在正式启动前,辽国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这就不得不说刘承祐派李万超收复河套、重建九原的决策了,这不只巩固边防、拱卫河西,还影响到了辽国的西进。
不过,这些都难影响到辽国的战略决策。这三年间,辽帝耶律璟出巡的次数多了,而其中向西的狩猎活动就有三次。
而耶律屋质,在向耶律璟提出最后一条进策后,就在乾祐十三年春,伤情恶化而亡,给杨业的功勋上又添一道光彩。从高模翰、耶律琮、耶律挞烈再到耶律屋质,一场大战,使辽国应历初年的名臣大将,足足殒落了四员。
耶律屋质之死,对于辽国而言是个巨大的损失,其威望之高,功勋之重,堪为辽臣第一人。对于这个扶立自己,辅弼自己的良臣,其逝去,耶律璟十分悲痛,最终给他以极其崇高的后事尊荣。
从整体来看,辽国外部的环境可称良好,恶劣的内部情况也得到改善,逐渐趋于安稳。但是,其内部仍存隐忧,持续了三十年的皇位承继矛盾,不是一场血腥清洗就能解决的。
三年前那场叛乱,虽然解决了一大批的政敌,使得耶律璟个人权威大涨,但皇室内部的矛盾并未消除,并且血腥的杀戮,让很多人与耶律璟离心离德。最重要的,是作为核心统治集团的内四部族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这是个不小的隐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