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192节(1 / 4)
“谨记父亲教诲!”
“儿有一问!”安守忠突然道。
“讲!”安审琦来了兴趣。
“如天子昏聩无能,抑或大权旁落,面对此制,父亲又会如何反应?”
闻问,安审琦不由笑了,语气异常自信:“倘若真如你所言,马楚内乱之际,朝廷有无余力插手,都是问题。即便有相同的制命南来,那东京朝廷,又有什么值得老夫敬畏?”
若有所思,安守忠拜道:“儿明白了!”
他的假设,根本不存在……
父子一番对话,颇为尽兴的样子。安审琦想了想,越看其子,越是欣喜,忽然道:“你叔父审晖目疾犯了,正在东京休养,我有意让你代我北去探望,之后便留在东京,在禁军中谋得一职。听闻天子喜用少壮,我儿之才,足入其眼!”
“儿听从安排!”
“对了,北去之后,记得少与佛门释宗之人来往,那等避世颓废思想,要不得!”
“是!”安守忠有些尴尬,他对佛门,向来是心存同情的。
“启禀节帅,邓城来报,澧州防御使曹胤已过境!”一名节度属吏,快步入内禀报。
与安守忠对视了一眼,安审琦起身,淡然道:“来得不慢呐!按其脚程,也当至襄阳了!传命节度府内在职将吏,陪老夫去迎一迎这曹使君,给面子,就给到底!”
“遵命!”
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
荆南与襄州的情况,迅速地传回东京,上报天子,顺利地让刘承祐都大感意外,若非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他都有种四海臣服的错觉。
“齐国公真国之元老,南天一柱,忠诚可嘉,忠诚可嘉啊!”刘承祐两眼眯成一道喜悦的弧度,嘴里夸着安审琦。
范质恭立在殿中,说道:“齐公严明无翳,宽简自居,善知奇正之谋,备熟孤虚之法,以之镇襄州,譬若长城,陛下可安!”
刘承祐点了点头,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听闻其子安守忠,也是少年俊才,在襄州广有其名。齐国公有意让其入朝为将,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有此良才,朕岂能不笑纳之?”刘承祐指着侧边一名侍候的官员:“传命枢密院,安守忠到东京后,军职安排,因其能妥善安置!”
“安守忠的名字,也取得好啊,齐公之心迹,一片赤忱啊……”
“是!”
奉命的官员名叫王著,文质彬彬的模样,嗯,王溥南下去宿州上任了,皇帝身边又换年轻人了。
乾祐三年大汉科举开常举,礼部尚书赵上交仍知贡举,这一次的纳才规模,空其前,诸科取士上千。而这王著,乃进士及第,名次前列,并且,非常幸运地被天子“抽取”,官拜右拾遗,侍奉御前。
对于“王著”这个名字,刘承祐脑海是有点模糊印象的,有的时候,名臣勇将的姓名经历容易遗忘,某些“小故事”里的主人公,却能长期保持着记忆。
故事大概是,宋太祖赵匡胤设宴,王著在席,酒酣,思念后周故主,大声喧哗,赵匡胤不罪,命人扶下休息。王著不肯,掩于屏风失声痛哭。有臣子上奏,请赵匡胤治其怀念前朝之罪,赵匡胤展示其宽宏大度,说一书生酒醉,又知其脾性,不足为怪……
后来,王著是暴病而亡的。
是故,在诸多名次前列的进士中,刘承祐就挑中了王著这个有“眼缘”的,到如今,他已不需要仅盯着“历史名人”了,没必要……
“陛下,就南平王所请,馈粮给饷之事,当如何答复?”范质请道。
提及此,刘承祐不禁乐了,笑得略微含蓄:“这高保融,吝啬的脾性倒也从其父,反与朕讨论起价钱来了!”
范质常年严肃的脸上,也隐现笑意,说道:“臣却看到,南平王对陛下与朝廷的敬畏!” ↑返回顶部↑
“儿有一问!”安守忠突然道。
“讲!”安审琦来了兴趣。
“如天子昏聩无能,抑或大权旁落,面对此制,父亲又会如何反应?”
闻问,安审琦不由笑了,语气异常自信:“倘若真如你所言,马楚内乱之际,朝廷有无余力插手,都是问题。即便有相同的制命南来,那东京朝廷,又有什么值得老夫敬畏?”
若有所思,安守忠拜道:“儿明白了!”
他的假设,根本不存在……
父子一番对话,颇为尽兴的样子。安审琦想了想,越看其子,越是欣喜,忽然道:“你叔父审晖目疾犯了,正在东京休养,我有意让你代我北去探望,之后便留在东京,在禁军中谋得一职。听闻天子喜用少壮,我儿之才,足入其眼!”
“儿听从安排!”
“对了,北去之后,记得少与佛门释宗之人来往,那等避世颓废思想,要不得!”
“是!”安守忠有些尴尬,他对佛门,向来是心存同情的。
“启禀节帅,邓城来报,澧州防御使曹胤已过境!”一名节度属吏,快步入内禀报。
与安守忠对视了一眼,安审琦起身,淡然道:“来得不慢呐!按其脚程,也当至襄阳了!传命节度府内在职将吏,陪老夫去迎一迎这曹使君,给面子,就给到底!”
“遵命!”
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
荆南与襄州的情况,迅速地传回东京,上报天子,顺利地让刘承祐都大感意外,若非头脑始终保持着清醒,他都有种四海臣服的错觉。
“齐国公真国之元老,南天一柱,忠诚可嘉,忠诚可嘉啊!”刘承祐两眼眯成一道喜悦的弧度,嘴里夸着安审琦。
范质恭立在殿中,说道:“齐公严明无翳,宽简自居,善知奇正之谋,备熟孤虚之法,以之镇襄州,譬若长城,陛下可安!”
刘承祐点了点头,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听闻其子安守忠,也是少年俊才,在襄州广有其名。齐国公有意让其入朝为将,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有此良才,朕岂能不笑纳之?”刘承祐指着侧边一名侍候的官员:“传命枢密院,安守忠到东京后,军职安排,因其能妥善安置!”
“安守忠的名字,也取得好啊,齐公之心迹,一片赤忱啊……”
“是!”
奉命的官员名叫王著,文质彬彬的模样,嗯,王溥南下去宿州上任了,皇帝身边又换年轻人了。
乾祐三年大汉科举开常举,礼部尚书赵上交仍知贡举,这一次的纳才规模,空其前,诸科取士上千。而这王著,乃进士及第,名次前列,并且,非常幸运地被天子“抽取”,官拜右拾遗,侍奉御前。
对于“王著”这个名字,刘承祐脑海是有点模糊印象的,有的时候,名臣勇将的姓名经历容易遗忘,某些“小故事”里的主人公,却能长期保持着记忆。
故事大概是,宋太祖赵匡胤设宴,王著在席,酒酣,思念后周故主,大声喧哗,赵匡胤不罪,命人扶下休息。王著不肯,掩于屏风失声痛哭。有臣子上奏,请赵匡胤治其怀念前朝之罪,赵匡胤展示其宽宏大度,说一书生酒醉,又知其脾性,不足为怪……
后来,王著是暴病而亡的。
是故,在诸多名次前列的进士中,刘承祐就挑中了王著这个有“眼缘”的,到如今,他已不需要仅盯着“历史名人”了,没必要……
“陛下,就南平王所请,馈粮给饷之事,当如何答复?”范质请道。
提及此,刘承祐不禁乐了,笑得略微含蓄:“这高保融,吝啬的脾性倒也从其父,反与朕讨论起价钱来了!”
范质常年严肃的脸上,也隐现笑意,说道:“臣却看到,南平王对陛下与朝廷的敬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