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211节(3 / 4)
石头村是定城外的一个小村落, 刚好位于平山村去往府城的必经之路上,比平山村离府城更近。
按理说,靠近大城市的村落, 天然的更具优势, 一般都会发展得更好一点。
多年前, 平山村人就曾占着能一日来回府城这个优势,早出晚归, 卖点土特产,日积月累,很是能改善一点生活。连李小寒的起家,也是府城开始。
但这不包括石头村,无他,石头村名副其实, 是一个遍地石头的村落。
若是大块石头还好, 采石为生也不失为一条活路。可是石头村就是普通的细碎石头, 既不够大块齐整, 也不够漂亮夺目,除了能整点路, 丁点用都没有。
这样的石头村, 最好的田地, 细细梳理过之后, 也只评得上三等旱田。
田地贫瘠便算了, 石头村还不靠近河流水源, 只能打井。在农耕时代, 没有就近的水源光靠挑水想要种好田, 那就是天荒夜谈,累死村里壮丁也做不到。
因此, 石头村里人人穷得叮当响,永远都是勒紧裤腰单饿得两眼发光。
幸而祖辈相传,村里汉子多多少少有一点猎户的手艺,靠着一起互相帮忙狩猎山里的猎物,艰难的维持生活。
但是,这都是当年了,如今的石头村,可不再是旧日模样。
从远处看石头村,最先入目的便是各处房屋井然有序,道路宽阔平整。青砖灰瓦,屋檐错落,纵有几家还是半砖石半泥石,也是整整齐齐的好房屋,跟当年的茅草屋相比,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重要的是,人声鼎沸,车马来往,生机一片,一看就是一个繁华富足的好地方。
别说外人,即使石头村的老住户也不敢相信,曾经穷到以为永远吃不饱肚子的石头村人,居然也有这样的一天。
而这,不过是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
这三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村口最前那家屋舍前,一个头发灰白穿着褐色棉布衣裳的老妪看着眼前之景,有一点走神。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不过是来往平山村的商队越来越多,他们跟着在村里开了些客舍,在屋后山里种了些药材,然后就……
“老人家,这里能住店不?”一匹快马从前面疾驰而来,马上的汉子满脸风尘,着急朝着老妪问道。
“有的,有的,我们有三间大床房,还有三间大通铺房,不知客官你要几间?”回忆中的老妪被打断了沉思,脸上堆阿玛尼了笑容答道。
马上来客眉头略皱,似乎不是很满意,不过停顿片刻,还是妥协了,“这几间房我们都要了。准备三十人的食物和水,我们的人半个时辰后到。”
说罢,爽快扔下一块碎银子,“我姓赵,这是定金。”
至于怕不怕被吞了定金。嗨,他跑定城平山村这一带多少趟了,路上的村落不说一清二楚,也是心里有数。
石头村的这些客舍,都是自家屋子格出来的,通家大小都在这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再说,这定城附近吧,做生意有一点好:稳!
往来路子稳妥,据说用军队狠狠镇压过山匪,一路上安生得很;货物的价格稳定,波动不大,他们不必忧心遇到临时涨价,不赚反亏;这里的人做生意稳当,偷蒙拐骗不是没有,但比其他的地方少许多,一旦被证实了,他们当地官府还会出面处理,为他们这些外地客商主持公道。
因此不仅他们这些外地客商不怕,本地人也不会为了这丁点碎银毁了自己的名声。
“好咧,赵老爷。”来人手上有准头,老妪不费力的接住了。
“我家叫石全家客舍,你来我们家准没有错的了。虽然附近也有许多村做客舍生意,但是咱石头村的路是最宽敞最平整的,不管是去平山村还是去府城,都方便得很。房屋也是新建的,住着舒服咧。若不是我家昨天刚走了一批客人,这几间房都空不出来。虽然说是挤了点,但是现在咱们王爷,哦,瞧我这记性,陛下即将迁都回城后,这人是越来越多了,哪里都挤。”
石全就是这个老妪死去老头子的名字。 ↑返回顶部↑
按理说,靠近大城市的村落, 天然的更具优势, 一般都会发展得更好一点。
多年前, 平山村人就曾占着能一日来回府城这个优势,早出晚归, 卖点土特产,日积月累,很是能改善一点生活。连李小寒的起家,也是府城开始。
但这不包括石头村,无他,石头村名副其实, 是一个遍地石头的村落。
若是大块石头还好, 采石为生也不失为一条活路。可是石头村就是普通的细碎石头, 既不够大块齐整, 也不够漂亮夺目,除了能整点路, 丁点用都没有。
这样的石头村, 最好的田地, 细细梳理过之后, 也只评得上三等旱田。
田地贫瘠便算了, 石头村还不靠近河流水源, 只能打井。在农耕时代, 没有就近的水源光靠挑水想要种好田, 那就是天荒夜谈,累死村里壮丁也做不到。
因此, 石头村里人人穷得叮当响,永远都是勒紧裤腰单饿得两眼发光。
幸而祖辈相传,村里汉子多多少少有一点猎户的手艺,靠着一起互相帮忙狩猎山里的猎物,艰难的维持生活。
但是,这都是当年了,如今的石头村,可不再是旧日模样。
从远处看石头村,最先入目的便是各处房屋井然有序,道路宽阔平整。青砖灰瓦,屋檐错落,纵有几家还是半砖石半泥石,也是整整齐齐的好房屋,跟当年的茅草屋相比,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重要的是,人声鼎沸,车马来往,生机一片,一看就是一个繁华富足的好地方。
别说外人,即使石头村的老住户也不敢相信,曾经穷到以为永远吃不饱肚子的石头村人,居然也有这样的一天。
而这,不过是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
这三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村口最前那家屋舍前,一个头发灰白穿着褐色棉布衣裳的老妪看着眼前之景,有一点走神。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不过是来往平山村的商队越来越多,他们跟着在村里开了些客舍,在屋后山里种了些药材,然后就……
“老人家,这里能住店不?”一匹快马从前面疾驰而来,马上的汉子满脸风尘,着急朝着老妪问道。
“有的,有的,我们有三间大床房,还有三间大通铺房,不知客官你要几间?”回忆中的老妪被打断了沉思,脸上堆阿玛尼了笑容答道。
马上来客眉头略皱,似乎不是很满意,不过停顿片刻,还是妥协了,“这几间房我们都要了。准备三十人的食物和水,我们的人半个时辰后到。”
说罢,爽快扔下一块碎银子,“我姓赵,这是定金。”
至于怕不怕被吞了定金。嗨,他跑定城平山村这一带多少趟了,路上的村落不说一清二楚,也是心里有数。
石头村的这些客舍,都是自家屋子格出来的,通家大小都在这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再说,这定城附近吧,做生意有一点好:稳!
往来路子稳妥,据说用军队狠狠镇压过山匪,一路上安生得很;货物的价格稳定,波动不大,他们不必忧心遇到临时涨价,不赚反亏;这里的人做生意稳当,偷蒙拐骗不是没有,但比其他的地方少许多,一旦被证实了,他们当地官府还会出面处理,为他们这些外地客商主持公道。
因此不仅他们这些外地客商不怕,本地人也不会为了这丁点碎银毁了自己的名声。
“好咧,赵老爷。”来人手上有准头,老妪不费力的接住了。
“我家叫石全家客舍,你来我们家准没有错的了。虽然附近也有许多村做客舍生意,但是咱石头村的路是最宽敞最平整的,不管是去平山村还是去府城,都方便得很。房屋也是新建的,住着舒服咧。若不是我家昨天刚走了一批客人,这几间房都空不出来。虽然说是挤了点,但是现在咱们王爷,哦,瞧我这记性,陛下即将迁都回城后,这人是越来越多了,哪里都挤。”
石全就是这个老妪死去老头子的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