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211节(1 / 4)
“为了保护我自己。这样一来,苏老爷必定更为谨慎,无形中也会告诉这一条线上的所有人,我是被欺骗的,那么即使有一天事情暴露了,许多人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此事与我关系不大,对我的攻击也会小许多。”
虽然她手握杀手锏不怕误解,但是这种事情,能少沾身就少沾身。
正如扁鹊所说,真正的高手治病,往往在微末之时已经化解,不会等到重病不愈之时。
这万事万物的道理,有时候是同出一辙的。
李信和细细思量其中道理,方感叹道,“也许我并不适合朝堂,读书多年,也只知读书。”
“信和哥你只是从前未曾接触过朝堂正事,没有培养这种思维罢了。”李小寒安慰道,“再说,为官一途,有千般谋划的谋略家,也有一心干实事的实干派。万千道途,只要达到心中的目标即可。”
李小寒是真心这样认为的,手段可以学习,经验可以积累,但本心才最重要。
李信和虽然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他是天然的自己人,他没有坏心,他听教。
如果要继续壮大自己,那肯定要不断培养帮手,族中人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时半会能选择的人本就不不多,李信和是她这几年选中的第一人,废了多少心力,绝不能就此让他躲了去。
“小寒说得对。信和啊,我们族里已经有许多代没人在朝为官,若要族里振兴,总有人做这第一批的开路人。你若就此退缩了,难道是准备丢下小寒一人孤身奋战。”李族长语重心长的劝说。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儿子性格并不够圆融,但是身为一族之长,受宗族庇护,必然要为宗族牺牲贡献。
尤其此刻乱世,权势何其重要。不能因为李信和是他的儿子,就可以想由着性子来。
“是呀。信和哥我们可是要并肩作战的。”李小寒笑道。
“我并非不愿,我只是怕一个不察,反而拖累你。”李信和没有因为被老父亲和族妹误解退缩而生怨,温和解释道,又笑着说,“以后只能拜托小寒你多指点我了。”
“好啊,”李小寒脆声接道,“其实我骗苏老爷,还有另一层用意。”
“还有什么?”李信和脱口而出,竟然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含义。
“哈哈哈,我就想找个理由涨一涨价,谁让苏老爷太有钱而我们太穷了呢。”李小寒效得舒畅。
一时之间,在场几人都反应不过来:说起来,平山村的货物定价一直都挺稳定,当然这是因为定价一直挺高,然后又没有竞争的关系。
反正,赚得挺多。
“那……你既然想涨价,那跟齐城陈老爷签文书的时候,你可是主动降价了。这是为何?”李信和当时可是在场的,降价这回事的的确确是李小寒提的,“而且,当时在西市那些人临时涨价,你不仅没有生气追究,居然还主动降价了。”
其实这也是李信和的另一处未解之处,如今便认真求教。
李信和了解的李小寒,她聪明、善良、大气、爱恨分明,但李小寒最重视的,是人命,不管是自己的性命,还是别人的性命。
她赚钱,但赚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涨粮价,尤其战乱之后临时涨价,不仅是价格,更是关系到饥饱和人命,绝非李小寒所认同之事。
“其实也不怪他们有气,若是以往的我,也不会就如此轻易的放过了,说不定今日就狠狠涨一波价格。”李小寒叹息一声。
“不过今日大家也看到咱们府城啥情况了,那换个角度来看,定王和朝廷在齐城打得天昏地暗,齐城人城里的屋地里的粮受不受影响?心里怎么想?窝不窝火?打完之后,还得送上门来跟咱们定城做生意,那憋不憋屈?”
“我举个例子说,若是隔壁朱家村和陈家村在咱们家门口打得旁若无人,是不是当咱们是死的?咱们是不是要操家伙上去干一场?”
“无奈咱们打不过,只能忍了。结果朱家村打赢之后说,不好意思,刚刚打得口渴了,让咱们挑几个蜜瓜过去卖。咱是不是能跳起!”
“所以说,能把他压回去,便也罢了。试一试人心换人心罢。我说定城与齐城需要共度难关,是真的心里这样认为的。”
李小寒这个比喻一出,瞬间去府城的人都原谅了那个口出恶言的汉子,甚至觉得他的脾气也很不错,是个直人。 ↑返回顶部↑
虽然她手握杀手锏不怕误解,但是这种事情,能少沾身就少沾身。
正如扁鹊所说,真正的高手治病,往往在微末之时已经化解,不会等到重病不愈之时。
这万事万物的道理,有时候是同出一辙的。
李信和细细思量其中道理,方感叹道,“也许我并不适合朝堂,读书多年,也只知读书。”
“信和哥你只是从前未曾接触过朝堂正事,没有培养这种思维罢了。”李小寒安慰道,“再说,为官一途,有千般谋划的谋略家,也有一心干实事的实干派。万千道途,只要达到心中的目标即可。”
李小寒是真心这样认为的,手段可以学习,经验可以积累,但本心才最重要。
李信和虽然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优点也同样明显:他是天然的自己人,他没有坏心,他听教。
如果要继续壮大自己,那肯定要不断培养帮手,族中人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时半会能选择的人本就不不多,李信和是她这几年选中的第一人,废了多少心力,绝不能就此让他躲了去。
“小寒说得对。信和啊,我们族里已经有许多代没人在朝为官,若要族里振兴,总有人做这第一批的开路人。你若就此退缩了,难道是准备丢下小寒一人孤身奋战。”李族长语重心长的劝说。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儿子性格并不够圆融,但是身为一族之长,受宗族庇护,必然要为宗族牺牲贡献。
尤其此刻乱世,权势何其重要。不能因为李信和是他的儿子,就可以想由着性子来。
“是呀。信和哥我们可是要并肩作战的。”李小寒笑道。
“我并非不愿,我只是怕一个不察,反而拖累你。”李信和没有因为被老父亲和族妹误解退缩而生怨,温和解释道,又笑着说,“以后只能拜托小寒你多指点我了。”
“好啊,”李小寒脆声接道,“其实我骗苏老爷,还有另一层用意。”
“还有什么?”李信和脱口而出,竟然还有其他更深刻的含义。
“哈哈哈,我就想找个理由涨一涨价,谁让苏老爷太有钱而我们太穷了呢。”李小寒效得舒畅。
一时之间,在场几人都反应不过来:说起来,平山村的货物定价一直都挺稳定,当然这是因为定价一直挺高,然后又没有竞争的关系。
反正,赚得挺多。
“那……你既然想涨价,那跟齐城陈老爷签文书的时候,你可是主动降价了。这是为何?”李信和当时可是在场的,降价这回事的的确确是李小寒提的,“而且,当时在西市那些人临时涨价,你不仅没有生气追究,居然还主动降价了。”
其实这也是李信和的另一处未解之处,如今便认真求教。
李信和了解的李小寒,她聪明、善良、大气、爱恨分明,但李小寒最重视的,是人命,不管是自己的性命,还是别人的性命。
她赚钱,但赚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涨粮价,尤其战乱之后临时涨价,不仅是价格,更是关系到饥饱和人命,绝非李小寒所认同之事。
“其实也不怪他们有气,若是以往的我,也不会就如此轻易的放过了,说不定今日就狠狠涨一波价格。”李小寒叹息一声。
“不过今日大家也看到咱们府城啥情况了,那换个角度来看,定王和朝廷在齐城打得天昏地暗,齐城人城里的屋地里的粮受不受影响?心里怎么想?窝不窝火?打完之后,还得送上门来跟咱们定城做生意,那憋不憋屈?”
“我举个例子说,若是隔壁朱家村和陈家村在咱们家门口打得旁若无人,是不是当咱们是死的?咱们是不是要操家伙上去干一场?”
“无奈咱们打不过,只能忍了。结果朱家村打赢之后说,不好意思,刚刚打得口渴了,让咱们挑几个蜜瓜过去卖。咱是不是能跳起!”
“所以说,能把他压回去,便也罢了。试一试人心换人心罢。我说定城与齐城需要共度难关,是真的心里这样认为的。”
李小寒这个比喻一出,瞬间去府城的人都原谅了那个口出恶言的汉子,甚至觉得他的脾气也很不错,是个直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