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周慕杨的前半段人生(1 / 2)
周慕杨的名字很好解,周是父姓,杨是母姓,合在一起,她爹什么心思一看就知。
周慕杨不太喜欢这个名字,这名字别人叫起来太生硬,青春期她心思最敏感,也可以说最矫情的时候,她觉得这名字不太像女孩的名,你看小言里的女主哪个名字听起来不是柔美婉约的,就她的名字叫起来,周慕杨,她试着念自己的名,总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硬邦邦的。到了年纪再大一点,她学了点女权主义思想,接受网络推荐读了几本女权主义的书籍,于是她也就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了,这么觉着的后果是她依然嫌弃她爸——她爸还觉得把夫妻俩的姓氏嵌在一起是得意事,周慕杨听爹炫耀这事儿的时候暗搓搓地吐糟:有本事让她跟她妈姓啊,这名字再怎么样,不还是让她随父姓。
切~
高三高考,周慕杨考上了省会城市的二本。周家也是放鞭炮的放鞭炮,定酒席的定酒席了。老天嘞,她那对爹妈还成天担心她只能考上三本,暗地里还在发愁,三本需要的学费太高了。为这事,周慕杨她爹还在她填报志愿的时候委婉提过——实在不行选大专也行,好的大专学费还挺便宜的。三本学费高,读出来还不被人看重,说不定找工作还困难。父母的意见和周慕杨选文理的时候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从务实角度出发。他们倒是希望周慕杨能考上985211,问题是这现实么?以周慕杨的成绩来说,就不现实。现如今外头大专也说是大学嘛,要去三本读,那还不如老实在大专选个专业,说不定还能更好就业。
成绩出来,周慕杨爹妈眼都直了,她爹竖起个大拇指,诸多震惊称赞之词化作嘴边就一句“卧槽,绝了!”
他闺女也算有出息了,离一本线差了几分,但是考个二本足够了。周家亲爹欣喜地赶紧在家里楼下放鞭炮,还不忘给祖宗烧香拜佛——我们老周家出大学生啦!!以周家的平均文化来说,能考上大学,哪怕是本科都算摸到大学的门槛,何况周慕杨的成绩上二本绰绰有余。周慕杨亲戚的小孩有一堆上三本的,还有一堆上大专的,有那么几个高中就去职高了,虽然有两三个考上重点大学还攻读了硕士博士,不过周慕杨的成绩也够老周老杨跑两家亲戚吹一圈了。办酒席的时候,老周红光满面,一条大横幅横在酒店宴会厅上头,看得周慕杨都不好意思了。现在是没科考了,民间依旧有状元的说法。孩子考上大学举办酒席还能说是状元宴。周家父母夸张到她考上个二本都能夸成状元。她跟在父母后面给亲戚敬酒,羞耻得真想找个地方随便躲进去算了。
考上了大学,专业也是周慕杨心心念念的中文系,不过这个专业更具体的名字是该叫汉语言文学。上了这个专业,周慕杨才晓得,这个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这他妈就是外界人对这个专业的一大误解。第一天课上下来,她气得就想扔掉她那些小说。到底哪个王八蛋在小说里写的中文系都是张口就来诗情画意的文静女生啊?!因为感觉被欺骗,昔日那些敬意爱意化成周慕杨悲愤的辱骂——这帮写小说的就是误人子弟啊!!
要说写小说的也冤屈呢,小说摆明了就是虚构的。你看着书上由人写出来的虚构内容和现实混为一谈,自己分不清现实和小说,最后要把这责任甩到人家头上去,人家写小说的能怎么办?
人家也很难办啊!
这专业上都上了,周慕杨也不知道该转什么专业好,只好安心下来在这个专业待着。这专业学久了,周慕杨也发现了,虽然这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但老师也没拦着学生看书写小说,你要写,大可以去写嘛,你怎么不写呢?是周慕杨不想写吗?
不,是她没才气。
周慕杨那点成绩在老家,在她家是父母的骄傲,放现实里屁都不是。她那所大学是省城知名大学,也是她爹妈乐疯的原因,别管是一本二本,那名字说出去在本省就是好听。但有名的大学有能力的学生也很多,有才气的更不缺。周慕杨看多了优秀学生的文章,又看多了网络上出名的小说,那点自尊被碾压得一点不剩。
写小说这事儿吧,周慕杨坚持认为只有有才气的人才配写小说。她也不是没试过写,但写了一两章就发现,写小说这个事儿……不止需要才气,还需要毅力。她亲自尝试过以后才知道写小说的不容易,心境也越发的宽容——有的人小说写得跟狗屎一样,语病错别字一大堆,不止写的句子有问题,他妈故事还很没有逻辑,她都不明白有些小说的男女主怎么就对上眼了,怎么就啃上了,但有的作者就是能把看起来根本不挨边的男女主写到一起,周慕杨一边看一边吐糟,一边又敬佩不已——能坚持写完小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坚持把狗屁不通的剧情写出来,写完,这等毅力她就没有。如同某位知名女演员的观点,演员需要信念感,周慕杨发现原来写小说也需要信念感,写小说必须抱着哪怕自己写的是屎都要把这堆屎憋出来的信念感,而她没有这样的信念。光故事的开头,她都能憋个半天。想了半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更别说写出来还要给人看。这件事周慕杨光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要是发出来别人说不好看怎么办?被人挑出哪里写错写的不专业怎么办?实体书出版社的时代,读者的评论不见得会逐一反馈到作者那边,作者大可以泡在全是好评的美梦里。但是网络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上网发作品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这是一个人人只要肯就能写小说的时代,这是好处,也是坏处,人人都能写了,文字也变得更加不值钱了。不过可能文字值钱也不过是过去的泡影,是人的幻觉而已。人人都能写小说了,于是人人都能写评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了距离的屏障,什么样的言论都能反应到作者眼中。周慕杨虽然不写小说了,但是还是坚持看小说,看多了小说也吃多了瓜,今天这个作者曝出被读者网暴抑郁症,明天又曝出是这个作者霸凌读者,后天又不知道发生什么反转,还有什么大作者欺负小作者,还有什么作者因为读者评论抑郁到弃坑,周慕杨吃瓜吃了个爽,心里也是怕怕的,对文学小说的最后一丝幻想也没有了。
她以为文学界就是个高坐在云端的殿堂,就算是曾经抱有敬意和崇敬的名作家,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改开以后也好,她了解以后才知道真真是,各人各生活,一地鸡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再不甘心,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几两才气。没有才气,她连坚持写完一本狗屎样小说的毅力都没有。没有毅力,她其实连面对读者评论都没有勇气。她实在很难想象现今的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现在的读者。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她刚开始听到菊洁的时候下巴惊得满地找,这是听她看耽美小说的小姐妹说的,她完全无法理解——什么叫做菊洁啊?!菊花要怎么洁啊?!菊洁的人是不是不拉屎啊!!!
周慕杨天真以为这把火不会烧到她这儿,过了一段时间她就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什么男处女处男非女非,再接着一段时间,她看到微博上她关注的账号都吵翻了天,什么要不要标明排雷,要不要写明男女主是不是处,男非处女处是不是作者爱蝻啊,但,就连作者把女主捧得高高的虐的男的死去活来都有人跳出来指责作者虐男主太过,满屏吵吵嚷嚷,看的周慕杨只想甩了手机——天可怜见的,她只想看个小说放松一下而已啊喂!!
那天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可怕这么复杂,妈妈啊她只想回火星。
她就纳了闷了,每个人需求不同,各找各家不好吗?但这有的吵。说是有些作者什么结局诈骗什么处男处女诈骗,她没怎么了解,但似乎是就算是同一方向,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这不同的理解照样能撕起来。围观了N个吵架以后的周慕杨对网络撕逼这种事心有余悸,再次躺在床上眼神空洞: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这么复杂。
周慕杨觉得自己啥都能看,要分类型,她应该算是个杂食党,只要好看,能入她眼,什么样的小说都能看,言情她看得,耽美她也看得,她自觉是不挑的,但好看的小说好像越来越少了。
是她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吃多了山珍海味,清粥小菜,什么样的菜肴都吃了个遍,那么新出的菜式花样再多,换来换去无非也就是那些味道。周慕杨也是同理。她看多了小说,也算博览群书,什么样的类型都看遍了,都看尽了,那些新花样无论如何再怎么推陈出新,在她眼里也翻不出老几样。所以,可不就是她自己的问题吗?
更让她痛心的是,在遍览小说以后,她肚子里的墨水还是只有那么点——晃荡起来能听见个响,但想倒出来写什么锦绣文章,那就真的只是她的妄想了。
接受自己没才气,没有毅力,也没有面对读者的良好心态,周慕杨觉得自己受到差评绝对能崩溃到患个抑郁症什么的,她也就放平心态,老老实实念书,毕业以后老老实实找工作。
毕业后的前几年,她留在了省城工作。
高中时候周慕杨对未来的想法是这样的: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当然最好是成为名作家),坐在现代黑色线条构成的一线写字楼里,脚踩十几厘米尖刀吓死人的高跟鞋,身穿LV、PRADA等各种大牌奢侈品牌的小西装,屁股一扭一扭,头也不回,以相当冷酷的气势都走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口中随便吐出一个数字,都能轻易撼动金融界啊商界啊,什么界都行,反正要当就当抬抬手就能影响市场政界的大佬。
现在她回过头看看年轻那会儿,只想抱头呐喊:她当年脑子里都是塞得什么屎啊?!!
当过社畜才知道,什么指点江山都是个屁。普通人能找到一份工作都不容易了,拿着没几千的工资还要在大城市生存。房租水电伙食费,这些钱交出去就削了工资一大半。毕业前周慕杨每个季度都要买新衣服,花爹妈的钱不心软也不手软。毕业以后挣了钱,她自己买衣服回回上淘宝,还要货比三家,有时候还要去赶实体店的促销季。每个季度买新衣服都已经过时,为了省钱她都是今年的衣服凑活到明年穿,明年还能穿那就后年继续穿。至于高跟鞋,她买过两双十厘米的高跟鞋之后就放弃了穿高跟鞋的想法,通勤时间要挤地铁挤公交,还要拼命和人挤位置,她穿个高跟鞋走路都勉强,更遑论还要通勤上班抢时间。穿过高跟鞋,她才知道穿高跟鞋的的艰难,连带对那些女明星多了几分敬畏——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行业,她们能穿着尖细高跟鞋面不改色的走红毯,那钱都是她们该挣的。周慕杨在屏幕外以崇敬的眼神双手合十,仿佛她们一个个都是她所敬仰的女神。怎么说,虽然她有自己的想法,已经过了无脑崇拜名人的年纪,但对那些有毅力的女明星还是抱有最基本的敬意和敬畏。
人家至少肯豁出去舍下身段,她有什么?写小说都怕东怕西的主儿。
十六七八岁的周慕杨对自己的未来幻想就是《穿PRADA的女王》里的那样,不是安妮海瑟薇的女主,其实周慕杨回头看看,发现自己那会儿也没什么理想,不管什么梦想都潜藏着对成功和功名利禄的渴望,她希望的不是成为《穿PRADA女王》的那个女主角,尽管安妮海瑟薇是美的,但是放弃快要成功的事业回归平凡和理想不是周慕杨想要的,周慕杨那时候想要的是理想和成功并肩前行——她渴望成功,渴望发达,渴望富有,渴望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那个时尚杂志主编,渴望她周围的人对她唯唯诺诺,毕恭毕敬,而她,谈笑间就能灭掉别人。
三十岁,或者说出了校门,被社会殴打过后的周慕杨再看《穿PRADA的女王》可能会看到高血压。真社畜看不得这个,看不得一个心怀理想志向的年轻人被一个唯利是图只讲效率成功高高在上的冷酷女老板折磨得死去活来自信心尽毁,这个年纪的她只想穿越屏幕去安慰被打击的安妮海瑟薇——呜呜呜社畜为了工作围绕老板想尽办法让老板满意结果失去自己的生活生活里只有工作工作工作真的好!可!怜!啊! ↑返回顶部↑
周慕杨不太喜欢这个名字,这名字别人叫起来太生硬,青春期她心思最敏感,也可以说最矫情的时候,她觉得这名字不太像女孩的名,你看小言里的女主哪个名字听起来不是柔美婉约的,就她的名字叫起来,周慕杨,她试着念自己的名,总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硬邦邦的。到了年纪再大一点,她学了点女权主义思想,接受网络推荐读了几本女权主义的书籍,于是她也就觉得自己是女权主义了,这么觉着的后果是她依然嫌弃她爸——她爸还觉得把夫妻俩的姓氏嵌在一起是得意事,周慕杨听爹炫耀这事儿的时候暗搓搓地吐糟:有本事让她跟她妈姓啊,这名字再怎么样,不还是让她随父姓。
切~
高三高考,周慕杨考上了省会城市的二本。周家也是放鞭炮的放鞭炮,定酒席的定酒席了。老天嘞,她那对爹妈还成天担心她只能考上三本,暗地里还在发愁,三本需要的学费太高了。为这事,周慕杨她爹还在她填报志愿的时候委婉提过——实在不行选大专也行,好的大专学费还挺便宜的。三本学费高,读出来还不被人看重,说不定找工作还困难。父母的意见和周慕杨选文理的时候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从务实角度出发。他们倒是希望周慕杨能考上985211,问题是这现实么?以周慕杨的成绩来说,就不现实。现如今外头大专也说是大学嘛,要去三本读,那还不如老实在大专选个专业,说不定还能更好就业。
成绩出来,周慕杨爹妈眼都直了,她爹竖起个大拇指,诸多震惊称赞之词化作嘴边就一句“卧槽,绝了!”
他闺女也算有出息了,离一本线差了几分,但是考个二本足够了。周家亲爹欣喜地赶紧在家里楼下放鞭炮,还不忘给祖宗烧香拜佛——我们老周家出大学生啦!!以周家的平均文化来说,能考上大学,哪怕是本科都算摸到大学的门槛,何况周慕杨的成绩上二本绰绰有余。周慕杨亲戚的小孩有一堆上三本的,还有一堆上大专的,有那么几个高中就去职高了,虽然有两三个考上重点大学还攻读了硕士博士,不过周慕杨的成绩也够老周老杨跑两家亲戚吹一圈了。办酒席的时候,老周红光满面,一条大横幅横在酒店宴会厅上头,看得周慕杨都不好意思了。现在是没科考了,民间依旧有状元的说法。孩子考上大学举办酒席还能说是状元宴。周家父母夸张到她考上个二本都能夸成状元。她跟在父母后面给亲戚敬酒,羞耻得真想找个地方随便躲进去算了。
考上了大学,专业也是周慕杨心心念念的中文系,不过这个专业更具体的名字是该叫汉语言文学。上了这个专业,周慕杨才晓得,这个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这他妈就是外界人对这个专业的一大误解。第一天课上下来,她气得就想扔掉她那些小说。到底哪个王八蛋在小说里写的中文系都是张口就来诗情画意的文静女生啊?!因为感觉被欺骗,昔日那些敬意爱意化成周慕杨悲愤的辱骂——这帮写小说的就是误人子弟啊!!
要说写小说的也冤屈呢,小说摆明了就是虚构的。你看着书上由人写出来的虚构内容和现实混为一谈,自己分不清现实和小说,最后要把这责任甩到人家头上去,人家写小说的能怎么办?
人家也很难办啊!
这专业上都上了,周慕杨也不知道该转什么专业好,只好安心下来在这个专业待着。这专业学久了,周慕杨也发现了,虽然这专业不是教人写小说的,但老师也没拦着学生看书写小说,你要写,大可以去写嘛,你怎么不写呢?是周慕杨不想写吗?
不,是她没才气。
周慕杨那点成绩在老家,在她家是父母的骄傲,放现实里屁都不是。她那所大学是省城知名大学,也是她爹妈乐疯的原因,别管是一本二本,那名字说出去在本省就是好听。但有名的大学有能力的学生也很多,有才气的更不缺。周慕杨看多了优秀学生的文章,又看多了网络上出名的小说,那点自尊被碾压得一点不剩。
写小说这事儿吧,周慕杨坚持认为只有有才气的人才配写小说。她也不是没试过写,但写了一两章就发现,写小说这个事儿……不止需要才气,还需要毅力。她亲自尝试过以后才知道写小说的不容易,心境也越发的宽容——有的人小说写得跟狗屎一样,语病错别字一大堆,不止写的句子有问题,他妈故事还很没有逻辑,她都不明白有些小说的男女主怎么就对上眼了,怎么就啃上了,但有的作者就是能把看起来根本不挨边的男女主写到一起,周慕杨一边看一边吐糟,一边又敬佩不已——能坚持写完小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坚持把狗屁不通的剧情写出来,写完,这等毅力她就没有。如同某位知名女演员的观点,演员需要信念感,周慕杨发现原来写小说也需要信念感,写小说必须抱着哪怕自己写的是屎都要把这堆屎憋出来的信念感,而她没有这样的信念。光故事的开头,她都能憋个半天。想了半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更别说写出来还要给人看。这件事周慕杨光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要是发出来别人说不好看怎么办?被人挑出哪里写错写的不专业怎么办?实体书出版社的时代,读者的评论不见得会逐一反馈到作者那边,作者大可以泡在全是好评的美梦里。但是网络时代,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上网发作品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这是一个人人只要肯就能写小说的时代,这是好处,也是坏处,人人都能写了,文字也变得更加不值钱了。不过可能文字值钱也不过是过去的泡影,是人的幻觉而已。人人都能写小说了,于是人人都能写评价了。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了距离的屏障,什么样的言论都能反应到作者眼中。周慕杨虽然不写小说了,但是还是坚持看小说,看多了小说也吃多了瓜,今天这个作者曝出被读者网暴抑郁症,明天又曝出是这个作者霸凌读者,后天又不知道发生什么反转,还有什么大作者欺负小作者,还有什么作者因为读者评论抑郁到弃坑,周慕杨吃瓜吃了个爽,心里也是怕怕的,对文学小说的最后一丝幻想也没有了。
她以为文学界就是个高坐在云端的殿堂,就算是曾经抱有敬意和崇敬的名作家,建国前也好,建国后也好,改开以后也好,她了解以后才知道真真是,各人各生活,一地鸡毛。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再不甘心,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没几两才气。没有才气,她连坚持写完一本狗屎样小说的毅力都没有。没有毅力,她其实连面对读者评论都没有勇气。她实在很难想象现今的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现在的读者。时代的变化是迅速的,她刚开始听到菊洁的时候下巴惊得满地找,这是听她看耽美小说的小姐妹说的,她完全无法理解——什么叫做菊洁啊?!菊花要怎么洁啊?!菊洁的人是不是不拉屎啊!!!
周慕杨天真以为这把火不会烧到她这儿,过了一段时间她就看到屏幕上出现了什么男处女处男非女非,再接着一段时间,她看到微博上她关注的账号都吵翻了天,什么要不要标明排雷,要不要写明男女主是不是处,男非处女处是不是作者爱蝻啊,但,就连作者把女主捧得高高的虐的男的死去活来都有人跳出来指责作者虐男主太过,满屏吵吵嚷嚷,看的周慕杨只想甩了手机——天可怜见的,她只想看个小说放松一下而已啊喂!!
那天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可怕这么复杂,妈妈啊她只想回火星。
她就纳了闷了,每个人需求不同,各找各家不好吗?但这有的吵。说是有些作者什么结局诈骗什么处男处女诈骗,她没怎么了解,但似乎是就算是同一方向,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这不同的理解照样能撕起来。围观了N个吵架以后的周慕杨对网络撕逼这种事心有余悸,再次躺在床上眼神空洞: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这么复杂。
周慕杨觉得自己啥都能看,要分类型,她应该算是个杂食党,只要好看,能入她眼,什么样的小说都能看,言情她看得,耽美她也看得,她自觉是不挑的,但好看的小说好像越来越少了。
是她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吃多了山珍海味,清粥小菜,什么样的菜肴都吃了个遍,那么新出的菜式花样再多,换来换去无非也就是那些味道。周慕杨也是同理。她看多了小说,也算博览群书,什么样的类型都看遍了,都看尽了,那些新花样无论如何再怎么推陈出新,在她眼里也翻不出老几样。所以,可不就是她自己的问题吗?
更让她痛心的是,在遍览小说以后,她肚子里的墨水还是只有那么点——晃荡起来能听见个响,但想倒出来写什么锦绣文章,那就真的只是她的妄想了。
接受自己没才气,没有毅力,也没有面对读者的良好心态,周慕杨觉得自己受到差评绝对能崩溃到患个抑郁症什么的,她也就放平心态,老老实实念书,毕业以后老老实实找工作。
毕业后的前几年,她留在了省城工作。
高中时候周慕杨对未来的想法是这样的: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当然最好是成为名作家),坐在现代黑色线条构成的一线写字楼里,脚踩十几厘米尖刀吓死人的高跟鞋,身穿LV、PRADA等各种大牌奢侈品牌的小西装,屁股一扭一扭,头也不回,以相当冷酷的气势都走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口中随便吐出一个数字,都能轻易撼动金融界啊商界啊,什么界都行,反正要当就当抬抬手就能影响市场政界的大佬。
现在她回过头看看年轻那会儿,只想抱头呐喊:她当年脑子里都是塞得什么屎啊?!!
当过社畜才知道,什么指点江山都是个屁。普通人能找到一份工作都不容易了,拿着没几千的工资还要在大城市生存。房租水电伙食费,这些钱交出去就削了工资一大半。毕业前周慕杨每个季度都要买新衣服,花爹妈的钱不心软也不手软。毕业以后挣了钱,她自己买衣服回回上淘宝,还要货比三家,有时候还要去赶实体店的促销季。每个季度买新衣服都已经过时,为了省钱她都是今年的衣服凑活到明年穿,明年还能穿那就后年继续穿。至于高跟鞋,她买过两双十厘米的高跟鞋之后就放弃了穿高跟鞋的想法,通勤时间要挤地铁挤公交,还要拼命和人挤位置,她穿个高跟鞋走路都勉强,更遑论还要通勤上班抢时间。穿过高跟鞋,她才知道穿高跟鞋的的艰难,连带对那些女明星多了几分敬畏——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行业,她们能穿着尖细高跟鞋面不改色的走红毯,那钱都是她们该挣的。周慕杨在屏幕外以崇敬的眼神双手合十,仿佛她们一个个都是她所敬仰的女神。怎么说,虽然她有自己的想法,已经过了无脑崇拜名人的年纪,但对那些有毅力的女明星还是抱有最基本的敬意和敬畏。
人家至少肯豁出去舍下身段,她有什么?写小说都怕东怕西的主儿。
十六七八岁的周慕杨对自己的未来幻想就是《穿PRADA的女王》里的那样,不是安妮海瑟薇的女主,其实周慕杨回头看看,发现自己那会儿也没什么理想,不管什么梦想都潜藏着对成功和功名利禄的渴望,她希望的不是成为《穿PRADA女王》的那个女主角,尽管安妮海瑟薇是美的,但是放弃快要成功的事业回归平凡和理想不是周慕杨想要的,周慕杨那时候想要的是理想和成功并肩前行——她渴望成功,渴望发达,渴望富有,渴望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那个时尚杂志主编,渴望她周围的人对她唯唯诺诺,毕恭毕敬,而她,谈笑间就能灭掉别人。
三十岁,或者说出了校门,被社会殴打过后的周慕杨再看《穿PRADA的女王》可能会看到高血压。真社畜看不得这个,看不得一个心怀理想志向的年轻人被一个唯利是图只讲效率成功高高在上的冷酷女老板折磨得死去活来自信心尽毁,这个年纪的她只想穿越屏幕去安慰被打击的安妮海瑟薇——呜呜呜社畜为了工作围绕老板想尽办法让老板满意结果失去自己的生活生活里只有工作工作工作真的好!可!怜!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