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258节(3 / 4)
那个数量看上去不少,比如荔枝,一万多颗。
那名作者的言下之意,是说宋代的君主是腐朽的统治阶级,他们所谓的“仁”是虚假的,他们为了享乐,施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是沉重的。
他们免除这些土贡之旨意,就是他们之前压榨和剥削百姓的明证。
于是老周就问了他一句,其他朝代呢?
比如你崇尚的大明,你看的那篇文章,做过横向比较吗?
老周让他去查一查,看看历朝历代各地给中央的土贡数目有多少,然后再做一个横向的列表,之后,大家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顺便给他也截了一个数字,明代初期,各地土贡数量高达两百多万斤,到明代中期,一度增加到近三百万斤。
当然之后就好多了,因为统治者嫌麻烦,直接改收银子了。即便这样,清代各地贡茶,也是以万斤为单位。
虽然他们还爱喝奶。
老周承认,所有封建王朝的君主,的确都是统治阶级代表,他们施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的确也是沉重的,这一点,完全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罪孽有轻有重,至少北宋王朝的统治阶级,在某些方面作孽的程度,远比其他王朝的其他君主,要轻得多。
比如内官这个封建王朝最大的罪恶,宋神宗亲自裁定上限为一百人。
所以用那个资料来证明北宋王朝的万恶,是行不通的,得另找。
当然这些也不能说北宋的皇帝就有多好多自觉,很多时候,还和国力有关。
总之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要简单化的去看。
现在有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大家在看历史时候,看到的其实不是历史,而是一大堆的偏见,一大堆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主要是怕自家孩子变成那种靠短视频增长学问的人,老周才决定写这样一本书,想要传递一种信息。
历史其实也是一门科学,而且其实是最容易发现真相的科学。
历史有个好处,就是原始资料都在那里摆着,只要你愿意去寻找,总可以找到。
当然首先得有个怀疑的态度,才能产生疑问,之后才会去查实,不会不加选择地接受网上的那些转载再转载。
当然,还要记得查全面一些。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史观。
无法保持一种平和冷静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的姿态,是读不好历史的。
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人类创造文明成果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摧毁和重建,而且负责摧毁和负责重建的,往往还是同一个团体,这些都得辩证地去看。
除了正常的三观以外,还有一条也容易被忽略,就是读史的时候,应该要怀着“人性”。
不要只看到表面文字上那些帝王将相们的丰功伟绩,也要多着眼于当时的百姓,看见那些丰功伟绩下他们付出的“牺牲”。
没有必要崇拜,如果用搞科研比喻读历史的话,那些历史人物,其实都应该是科研对象。
科学家会去崇拜小白鼠?最多止步于“喜欢”的程度就可以了。
中国的历史,因为“三讳”这个操蛋的传统,掩盖了太多的真相,塑造了太多的“完人”,读的时候尤其要小心。
一个被否定几千年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被大加颂扬的人;或者一个被颂扬几千年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被彻底否定的人,这种历史大风潮的转换,是否真实,是否合理,也要小心的评判。 ↑返回顶部↑
那名作者的言下之意,是说宋代的君主是腐朽的统治阶级,他们所谓的“仁”是虚假的,他们为了享乐,施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是沉重的。
他们免除这些土贡之旨意,就是他们之前压榨和剥削百姓的明证。
于是老周就问了他一句,其他朝代呢?
比如你崇尚的大明,你看的那篇文章,做过横向比较吗?
老周让他去查一查,看看历朝历代各地给中央的土贡数目有多少,然后再做一个横向的列表,之后,大家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顺便给他也截了一个数字,明代初期,各地土贡数量高达两百多万斤,到明代中期,一度增加到近三百万斤。
当然之后就好多了,因为统治者嫌麻烦,直接改收银子了。即便这样,清代各地贡茶,也是以万斤为单位。
虽然他们还爱喝奶。
老周承认,所有封建王朝的君主,的确都是统治阶级代表,他们施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的确也是沉重的,这一点,完全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是罪孽有轻有重,至少北宋王朝的统治阶级,在某些方面作孽的程度,远比其他王朝的其他君主,要轻得多。
比如内官这个封建王朝最大的罪恶,宋神宗亲自裁定上限为一百人。
所以用那个资料来证明北宋王朝的万恶,是行不通的,得另找。
当然这些也不能说北宋的皇帝就有多好多自觉,很多时候,还和国力有关。
总之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要简单化的去看。
现在有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大家在看历史时候,看到的其实不是历史,而是一大堆的偏见,一大堆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忧,主要是怕自家孩子变成那种靠短视频增长学问的人,老周才决定写这样一本书,想要传递一种信息。
历史其实也是一门科学,而且其实是最容易发现真相的科学。
历史有个好处,就是原始资料都在那里摆着,只要你愿意去寻找,总可以找到。
当然首先得有个怀疑的态度,才能产生疑问,之后才会去查实,不会不加选择地接受网上的那些转载再转载。
当然,还要记得查全面一些。
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史观。
无法保持一种平和冷静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的姿态,是读不好历史的。
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人类创造文明成果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摧毁和重建,而且负责摧毁和负责重建的,往往还是同一个团体,这些都得辩证地去看。
除了正常的三观以外,还有一条也容易被忽略,就是读史的时候,应该要怀着“人性”。
不要只看到表面文字上那些帝王将相们的丰功伟绩,也要多着眼于当时的百姓,看见那些丰功伟绩下他们付出的“牺牲”。
没有必要崇拜,如果用搞科研比喻读历史的话,那些历史人物,其实都应该是科研对象。
科学家会去崇拜小白鼠?最多止步于“喜欢”的程度就可以了。
中国的历史,因为“三讳”这个操蛋的传统,掩盖了太多的真相,塑造了太多的“完人”,读的时候尤其要小心。
一个被否定几千年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被大加颂扬的人;或者一个被颂扬几千年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被彻底否定的人,这种历史大风潮的转换,是否真实,是否合理,也要小心的评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