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3 / 4)
拓跋泰本来想替崔晚晚辩白,然后再狠狠斥责王弘义一通,掐灭这些人另有所图的小心思,却不料方丞相竟站出来抢先开口。
“陛下素来善于纳谏且明察秋毫,王大人敢于谏言是好事,但所说之事是否属实不宜过早判断。不如待一切查明之后再做定夺,同时为了避嫌,委屈崔贵妃暂居殿中,静待结果。”言下之意要先禁足崔晚晚,也不失为一个为了安抚朝臣的平衡之法。
方丞相忠于大魏,就算崔家与他交情匪浅,他也始终把天子放在首位,谏议大夫邹征意图死谏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绝不会让拓跋泰再恣意行事,从而引起非议,动摇朝堂根基。
拓跋泰一听就要反驳,不料又有好几个大臣站出来附议,都赞同方丞相所说的办法。
与此同时,身处后宫的崔晚晚已听闻了前朝有人攻讦自己,她并不意外。
王弘义是王家人,王家处处都被崔家压了一头,早就心生不满,况且她还杀了王昭仪,两家已结下了不解之仇,王家势必会疯狂反扑,只是早晚动手而已。如今崔衍崔浩两人都在南边打仗,崔氏主力远离京城,正是王家出手的好时机。
再加上拓跋泰火烧元启尸骨、一意孤行册封公主这些事,早引起世家大臣的微词。每一件事都可谓与贵妃密切相关,皇帝又专宠于她,这把怒火不烧她烧谁?
所以王弘义先当出头鸟,其余人便齐声附和,一起给拓跋泰施压。
崔晚晚摘下簪珥珠饰。
佛兰见她动作顿时急了眼:“娘子……”
她神色平静:“走吧,时候到了。”
第87章 告别 郎君,晚晚拜别。……
这日朝会未散, 众臣便见到那位艳冠大魏的崔贵妃跪于正殿门外,脱簪请罪。
“承蒙陛下垂怜,恩宠椒房, 侍奉舜殿, 妾自知少贤寡淑,惶恐不能回报君恩, 内心常惴惴之。今,若因妾一人之过而致君臣不睦,实乃妾之恶罪也。”
崔晚晚素衣披发,磕头之后长跪不起, 开口声音不大不小,吐字清晰让所有人都听得明明白白。
她再次伏地,朝殿中高座的天子叩首,诚恳道:“昔有周宣姜后、齐桓卫姬、楚庄樊女, 厥德孔贤, 忠款诚信,谦让大度, 方辅佐君王成就大业。妾自知才疏德浅,不敢妄图自比。吾皇文治武功, 攘夷拓土,尧趋舜步,必为千古一帝。承蒙君上错爱, 允妾常伴左右, 但妾自惭形秽,受之有愧。”她直起腰来,只见玉白的额头都磕红了。
“故,妾自请出家以修德行, 每日佛前拜祝祷叩,祈愿吾皇福寿天齐,大魏河清海晏。”
“望陛下允之!”
最后一拜,她伏地之后久久不起。
隔着熙攘人群,居高临下的拓跋泰遥遥望向跪着的崔晚晚。只见她低低叩首,瘦削的肩膀几乎贴在地面,像是虔诚膜拜菩萨的信女。他看不见她的脸,只能瞧见她乌黑的发顶,素白的衣裙铺开好似一朵雪花。
殿内殿外只隔了一道门槛,却犹如天堑不可跨越。
她那些话都是说给外人听的,他知道。
虽然她没有单独对他讲一句话,但她向他行了三次拜礼。
她是来告别的。
其实自从行宫回来他就察觉到她有心事,他也隐约猜到她为何忧思,只是她不肯吐露,他也不便逼问。二人相处之际,他忽然又有了那种若即若离的不安感。
只是没想到今日她真的要离他而去,而且选在这样一个众人见证的场合,逼得他无法拒绝,没有退路。
这个时候拓跋泰觉得思绪脱离了控制,他脑海里钻出无数的场景和念头,既有二人最初相识的试探交锋,也有后来同甘共苦,逐渐情深意重……最终他脑袋里想的竟是,难为她还知道什么姜后卫姬樊女的典故,恐怕是临时抱佛脚,来这儿之前匆匆翻了几下《列女传》吧?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笑。
今日大朝会场面沉重,御史弹劾贵妃,而贵妃前来请罪,气氛可谓僵凝,众臣都屏气凝神之际,忽闻座上天子笑了一声。
心痛到极致便是麻木,只见拓跋泰站起身来,目光放远不知在看什么,淡淡开口。 ↑返回顶部↑
“陛下素来善于纳谏且明察秋毫,王大人敢于谏言是好事,但所说之事是否属实不宜过早判断。不如待一切查明之后再做定夺,同时为了避嫌,委屈崔贵妃暂居殿中,静待结果。”言下之意要先禁足崔晚晚,也不失为一个为了安抚朝臣的平衡之法。
方丞相忠于大魏,就算崔家与他交情匪浅,他也始终把天子放在首位,谏议大夫邹征意图死谏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绝不会让拓跋泰再恣意行事,从而引起非议,动摇朝堂根基。
拓跋泰一听就要反驳,不料又有好几个大臣站出来附议,都赞同方丞相所说的办法。
与此同时,身处后宫的崔晚晚已听闻了前朝有人攻讦自己,她并不意外。
王弘义是王家人,王家处处都被崔家压了一头,早就心生不满,况且她还杀了王昭仪,两家已结下了不解之仇,王家势必会疯狂反扑,只是早晚动手而已。如今崔衍崔浩两人都在南边打仗,崔氏主力远离京城,正是王家出手的好时机。
再加上拓跋泰火烧元启尸骨、一意孤行册封公主这些事,早引起世家大臣的微词。每一件事都可谓与贵妃密切相关,皇帝又专宠于她,这把怒火不烧她烧谁?
所以王弘义先当出头鸟,其余人便齐声附和,一起给拓跋泰施压。
崔晚晚摘下簪珥珠饰。
佛兰见她动作顿时急了眼:“娘子……”
她神色平静:“走吧,时候到了。”
第87章 告别 郎君,晚晚拜别。……
这日朝会未散, 众臣便见到那位艳冠大魏的崔贵妃跪于正殿门外,脱簪请罪。
“承蒙陛下垂怜,恩宠椒房, 侍奉舜殿, 妾自知少贤寡淑,惶恐不能回报君恩, 内心常惴惴之。今,若因妾一人之过而致君臣不睦,实乃妾之恶罪也。”
崔晚晚素衣披发,磕头之后长跪不起, 开口声音不大不小,吐字清晰让所有人都听得明明白白。
她再次伏地,朝殿中高座的天子叩首,诚恳道:“昔有周宣姜后、齐桓卫姬、楚庄樊女, 厥德孔贤, 忠款诚信,谦让大度, 方辅佐君王成就大业。妾自知才疏德浅,不敢妄图自比。吾皇文治武功, 攘夷拓土,尧趋舜步,必为千古一帝。承蒙君上错爱, 允妾常伴左右, 但妾自惭形秽,受之有愧。”她直起腰来,只见玉白的额头都磕红了。
“故,妾自请出家以修德行, 每日佛前拜祝祷叩,祈愿吾皇福寿天齐,大魏河清海晏。”
“望陛下允之!”
最后一拜,她伏地之后久久不起。
隔着熙攘人群,居高临下的拓跋泰遥遥望向跪着的崔晚晚。只见她低低叩首,瘦削的肩膀几乎贴在地面,像是虔诚膜拜菩萨的信女。他看不见她的脸,只能瞧见她乌黑的发顶,素白的衣裙铺开好似一朵雪花。
殿内殿外只隔了一道门槛,却犹如天堑不可跨越。
她那些话都是说给外人听的,他知道。
虽然她没有单独对他讲一句话,但她向他行了三次拜礼。
她是来告别的。
其实自从行宫回来他就察觉到她有心事,他也隐约猜到她为何忧思,只是她不肯吐露,他也不便逼问。二人相处之际,他忽然又有了那种若即若离的不安感。
只是没想到今日她真的要离他而去,而且选在这样一个众人见证的场合,逼得他无法拒绝,没有退路。
这个时候拓跋泰觉得思绪脱离了控制,他脑海里钻出无数的场景和念头,既有二人最初相识的试探交锋,也有后来同甘共苦,逐渐情深意重……最终他脑袋里想的竟是,难为她还知道什么姜后卫姬樊女的典故,恐怕是临时抱佛脚,来这儿之前匆匆翻了几下《列女传》吧?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笑。
今日大朝会场面沉重,御史弹劾贵妃,而贵妃前来请罪,气氛可谓僵凝,众臣都屏气凝神之际,忽闻座上天子笑了一声。
心痛到极致便是麻木,只见拓跋泰站起身来,目光放远不知在看什么,淡淡开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