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并州难立冀州易(上)(3 / 4)
“到底何事?”
郭逊说道:“自大人率部与阎柔、鲜於辅联兵共讨公孙瓒以来,与公孙伯圭前后已有两战。头一战,打邹丹虽然获胜,可是大人等所部的胡骑也损失颇有;前数日,大人等失利於潞,败与公孙伯圭,大人帐下骑士的损失更是不少。我闻大人向阎柔进言,建议不如暂还上谷,敢问大人,此事可有?”
“有。”
郭逊故作不解,问道:“那在下就斗胆敢问大人一句,却是为何要撤还上谷?”
“如君所言,接连两仗,胜而后败,我军损失甚大。为何撤还上谷,君此不是明知故问?”
郭逊说道:“我闻之,临敌进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若大人等撤还上谷,则乌桓、鲜卑各部之兵,肯定会各还本部,这样,气既已竭,兵复分散,则恐怕就更非会是公孙伯圭之敌!又公孙伯圭见大人等退回上谷,气焰肯定越发嚣张,他极有可能就会遣兵北上,追击大人等,则到那时,敌愈强而大人等愈弱,敢问大人,何以应对?”
“这……”
郭逊说道:“大人明智之士,撤还上谷的种种弊端,大人不会看不到,却在明知撤还上谷后,将会对大人等大不利,却还进议撤还上谷,在下实在不解。”
苏仆延摸着光光的头顶,犹豫了会儿,决定实话实说,说道:“你所说的这些我当然明白!撤还上谷的确弊大於利。可是公孙伯圭所部骁悍无前,前几天的那场大战,你虽没在军中,可料你也应有所闻吧?阎公亲率我军精骑挑战公孙伯圭部,却被那公孙伯圭帐下的白马义从以少击多而阎公竟然不敌!由是可见,公孙伯圭所部实非我等可当。如果这仗再打下去,我军只会越打越输,所以我才不得已求其次,向阎公进言,不如先撤还上谷,以观时待变。”
“观实待变”四个字落入郭逊耳中,倒是让他这个离开冀州已久、漂泊幽州的客人,勾起了一点在冀州时的记忆,给了他一丝熟悉的感觉。这四个字可不正就是沮授、郭图等人在与袁绍议论天下形势的时候,经常会说的么?
“观时待变。”郭逊重复说道。
苏仆延见他若有所思,问道:“怎样?”
“此话固然不错,但正如在下适才的分析,在下担忧,只怕大人等一旦退还上谷,公孙伯圭就将不可制也。大人,公孙伯圭可不是刘幽州,若是被他掌了幽州的权柄,大人等的日子会过得怎样?不用在下说,大人该当也是心中有数。莫说‘观时待变’,自身怕也难保!”
以公孙伯圭对待胡人们一贯的强硬态度,他如果在幽州立住了脚,掌住了权,苏仆延等胡人的日子,几乎不用想,苏仆延也晓得,定然是没法过了。
别再说什么三番五次的赏赐,也别再说什么上谷郡的互市,这些利益肯定都不复存在,而且公孙瓒只要有余暇,他还一定会北入塞外,去逐杀、抢掠苏仆延等乌桓、鲜卑诸部。
苏仆延没有回答郭逊的这句话。
郭逊窥视苏仆延面色,看出了他的忧虑,这时才话入正题,从容说道:“在下有一策,可以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苏仆延说道:“何策?”
郭逊说道:“诚如大人所言,公孙伯圭部堪称骁锐,可是大人,公孙伯圭他也不是没有吃过亏的!”
“你是说?”
郭逊说道:“在下说的正是公孙伯圭南下犯我冀州此事!他数次侵我冀州,然都没能讨得好去。我家明公帐下,而今精兵三十万,猛将如云,别的不提,只说如今驻扎在涿郡南的将军麹义,公孙瓒就非其对手!大人等如愿意与我家明公联手共讨公孙瓒,则公孙瓒纵然骁勇,又何愁不破?这,就是在下为大人想到的破解眼下此难局的办法。”
“你是建议我与袁公联兵,共讨公孙瓒。”
郭逊说道:“不知大人肯否听从?”
苏仆延迟疑了会儿,说道:“我不瞒你,之前我军中对此就有过讨论,可是阎公他不同意。”
郭逊说道:“阎柔不愿,我岂不知。然不知大人有没有想过阎柔他为何不愿?”
苏仆延说道:“为何不愿?”
“阎柔不愿,是因他有野心,他想独占幽州!大人,成王败寇,阎柔有此野心不为错,他若是有能力击败公孙瓒,有能力保证大人等的利益不受损害,那这幽州就归他亦无妨也;现在的问题是,他却是根本没有能力击败公孙瓒。大人,这就是他的不对了!於此之际,是迁就阎柔,由着他连累大人等的利益受损,还是及时阻止他,为大人等自身考量,请大人斟酌。”
苏仆延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办是好?”
“现下联军之中,大人等部的健骑占了大半,大人如坚持与我家明公联军,那阎柔就算再是不肯,又能如何?”
苏仆延思之再三,说道:“君且容我考虑一下。” ↑返回顶部↑
郭逊说道:“自大人率部与阎柔、鲜於辅联兵共讨公孙瓒以来,与公孙伯圭前后已有两战。头一战,打邹丹虽然获胜,可是大人等所部的胡骑也损失颇有;前数日,大人等失利於潞,败与公孙伯圭,大人帐下骑士的损失更是不少。我闻大人向阎柔进言,建议不如暂还上谷,敢问大人,此事可有?”
“有。”
郭逊故作不解,问道:“那在下就斗胆敢问大人一句,却是为何要撤还上谷?”
“如君所言,接连两仗,胜而后败,我军损失甚大。为何撤还上谷,君此不是明知故问?”
郭逊说道:“我闻之,临敌进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若大人等撤还上谷,则乌桓、鲜卑各部之兵,肯定会各还本部,这样,气既已竭,兵复分散,则恐怕就更非会是公孙伯圭之敌!又公孙伯圭见大人等退回上谷,气焰肯定越发嚣张,他极有可能就会遣兵北上,追击大人等,则到那时,敌愈强而大人等愈弱,敢问大人,何以应对?”
“这……”
郭逊说道:“大人明智之士,撤还上谷的种种弊端,大人不会看不到,却在明知撤还上谷后,将会对大人等大不利,却还进议撤还上谷,在下实在不解。”
苏仆延摸着光光的头顶,犹豫了会儿,决定实话实说,说道:“你所说的这些我当然明白!撤还上谷的确弊大於利。可是公孙伯圭所部骁悍无前,前几天的那场大战,你虽没在军中,可料你也应有所闻吧?阎公亲率我军精骑挑战公孙伯圭部,却被那公孙伯圭帐下的白马义从以少击多而阎公竟然不敌!由是可见,公孙伯圭所部实非我等可当。如果这仗再打下去,我军只会越打越输,所以我才不得已求其次,向阎公进言,不如先撤还上谷,以观时待变。”
“观实待变”四个字落入郭逊耳中,倒是让他这个离开冀州已久、漂泊幽州的客人,勾起了一点在冀州时的记忆,给了他一丝熟悉的感觉。这四个字可不正就是沮授、郭图等人在与袁绍议论天下形势的时候,经常会说的么?
“观时待变。”郭逊重复说道。
苏仆延见他若有所思,问道:“怎样?”
“此话固然不错,但正如在下适才的分析,在下担忧,只怕大人等一旦退还上谷,公孙伯圭就将不可制也。大人,公孙伯圭可不是刘幽州,若是被他掌了幽州的权柄,大人等的日子会过得怎样?不用在下说,大人该当也是心中有数。莫说‘观时待变’,自身怕也难保!”
以公孙伯圭对待胡人们一贯的强硬态度,他如果在幽州立住了脚,掌住了权,苏仆延等胡人的日子,几乎不用想,苏仆延也晓得,定然是没法过了。
别再说什么三番五次的赏赐,也别再说什么上谷郡的互市,这些利益肯定都不复存在,而且公孙瓒只要有余暇,他还一定会北入塞外,去逐杀、抢掠苏仆延等乌桓、鲜卑诸部。
苏仆延没有回答郭逊的这句话。
郭逊窥视苏仆延面色,看出了他的忧虑,这时才话入正题,从容说道:“在下有一策,可以保证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苏仆延说道:“何策?”
郭逊说道:“诚如大人所言,公孙伯圭部堪称骁锐,可是大人,公孙伯圭他也不是没有吃过亏的!”
“你是说?”
郭逊说道:“在下说的正是公孙伯圭南下犯我冀州此事!他数次侵我冀州,然都没能讨得好去。我家明公帐下,而今精兵三十万,猛将如云,别的不提,只说如今驻扎在涿郡南的将军麹义,公孙瓒就非其对手!大人等如愿意与我家明公联手共讨公孙瓒,则公孙瓒纵然骁勇,又何愁不破?这,就是在下为大人想到的破解眼下此难局的办法。”
“你是建议我与袁公联兵,共讨公孙瓒。”
郭逊说道:“不知大人肯否听从?”
苏仆延迟疑了会儿,说道:“我不瞒你,之前我军中对此就有过讨论,可是阎公他不同意。”
郭逊说道:“阎柔不愿,我岂不知。然不知大人有没有想过阎柔他为何不愿?”
苏仆延说道:“为何不愿?”
“阎柔不愿,是因他有野心,他想独占幽州!大人,成王败寇,阎柔有此野心不为错,他若是有能力击败公孙瓒,有能力保证大人等的利益不受损害,那这幽州就归他亦无妨也;现在的问题是,他却是根本没有能力击败公孙瓒。大人,这就是他的不对了!於此之际,是迁就阎柔,由着他连累大人等的利益受损,还是及时阻止他,为大人等自身考量,请大人斟酌。”
苏仆延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办是好?”
“现下联军之中,大人等部的健骑占了大半,大人如坚持与我家明公联军,那阎柔就算再是不肯,又能如何?”
苏仆延思之再三,说道:“君且容我考虑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