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3 / 4)
“哎呦——”
“你这是怎么了?”年纪上来了,睡得并不安稳的陈礼忠被她这一声吓醒,开口问道:“急急忙忙的,这是要去哪儿?”
张氏弯腰揉着磕疼了的膝盖,“我去厨房,老三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酒糟煮鸡蛋了,这东西补着呢,我去给他煮一碗再放两勺糖甜甜嘴,昨晚事情多把这事给忘了。”
“那你快去吧,给几个孙子也煮一碗,”陈礼忠也跟着坐了起来,摸索着穿上衣服,“他向来起得早,这会儿莫不是已经起了。”
“当家的,你这是要去哪儿?”张氏好不容易揉妥来了膝盖,见陈礼忠要出门顿时奇怪地问道。
“我到田里转转,看看那些胡菜,”陈礼忠推开门出去,“顺便抓几条鱼回来,家里前年不是养了一些鱼在深塘里头嘛,捞两条回来中午和豆腐一起炖着吃。”
“那些鱼大得很,煮的汤也鲜甜,老三和孙子们都没吃过呢。”
张氏一想也是,便冲着那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当家的,水冷得很你可不要自己下去捞啊!”
走远了的陈礼忠回了一句知道了。
“这老头子。”张氏摇摇头,她就着油灯打量了一番自己身上这半新衣裳,想了想从柜子里找了件旧的换上,这才走出了房门。
……
如今的陈家,与三四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其中之一便是地位,陈世文考中秀才之后,村里但凡有那大小事都要请陈家来人商议或者出席。
考中举人之后,这镇上、县里的人家有喜事都会派人来陈家说一声,看举人老爷有没有空闲,若是举人老爷没有空闲,那举人老爷他爹能来也是美事一桩。
这中了状元、做了官后就更了不得了,村子里的人不但帮着把陈家的新宅子建好,已经是里长的陈氏族长还专门请了个夫子来,将村塾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陈世文以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写过的字帖等还被他讨了来,特地摆在村塾里头,有新的学生来了都要特地带人去看一看。
至于村子外头,如今那些普通人家除非是姻亲故旧不然都不敢上门来请陈家的人去赴宴,反倒是县城的大户人家有红白事宜都会写张帖子,派个管家恭敬地送来。不管陈家人去不去,这礼数是到了的。
其二就是家业,以前的陈家连着山地才只得一百亩,每年的进项不过二十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如今得益于陈世文高中,田地免税不说还有了这在田里养鱼、种胡菜榨油的营生,这日子就蒸蒸日上。
更别说后头陈世文还有了五顷职田,每年的收成都会送一部分到家里,攒着买田买地。眼见着过些年这县里头就会多出一个大户人家了。
其三就是这宅子了,完全是按照他们临走时画的图纸建造的,比如他们居住的院子后头就按着他们的意思,种了许多果树。
几个孩子见了都开心得很。
刘玉真几人用完了早膳,略喝了几口茶就纷纷起身,走出院子去正房给长辈们请安。她一手牵着一个,行走在干净的青砖路上。
这新宅子的青砖路自然是比不上老宅子的青石路,但好在青砖是窑子里烧出来的,比青石易得。所以才能在各处都铺上,不会像别的人家一样,一到雨天就一脚泥。
“娘,”瑾哥儿扯了扯刘玉真的手,指着前方道:“你看,是三哥哥!”
刘玉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提醒道:“还有你大伯母和芙姐儿,估计也是去给你们祖母请安的,待会过去了得向你大伯母和姐姐哥哥们问安。”
说完了瑾哥儿她又转头看向瑜哥儿,“瑜哥儿也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见到了长辈要问好。”
“知道了,娘!”两小齐齐答道。
走在后头的刘玉真几个看见了人,先一步出门的小张氏三人自然也发现了后面一大三小,以及跟在他们身边侍候的好几个嬷嬷、丫鬟等人。
小张氏在芙姐儿的提醒下转头一看,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喃喃道:“她怎么来了?”
“娘?”芙姐儿略有些奇怪地问道。
“是三婶婶、二妹妹还有四弟和五弟!”佑哥儿高兴道:“他们走过来了。”
慢步走过来的刘玉真先打了招呼,“大嫂、芙姐儿和佑哥儿,你们这是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吗?”她说完了这句话又对几个孩子道:“刚刚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返回顶部↑
“你这是怎么了?”年纪上来了,睡得并不安稳的陈礼忠被她这一声吓醒,开口问道:“急急忙忙的,这是要去哪儿?”
张氏弯腰揉着磕疼了的膝盖,“我去厨房,老三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酒糟煮鸡蛋了,这东西补着呢,我去给他煮一碗再放两勺糖甜甜嘴,昨晚事情多把这事给忘了。”
“那你快去吧,给几个孙子也煮一碗,”陈礼忠也跟着坐了起来,摸索着穿上衣服,“他向来起得早,这会儿莫不是已经起了。”
“当家的,你这是要去哪儿?”张氏好不容易揉妥来了膝盖,见陈礼忠要出门顿时奇怪地问道。
“我到田里转转,看看那些胡菜,”陈礼忠推开门出去,“顺便抓几条鱼回来,家里前年不是养了一些鱼在深塘里头嘛,捞两条回来中午和豆腐一起炖着吃。”
“那些鱼大得很,煮的汤也鲜甜,老三和孙子们都没吃过呢。”
张氏一想也是,便冲着那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当家的,水冷得很你可不要自己下去捞啊!”
走远了的陈礼忠回了一句知道了。
“这老头子。”张氏摇摇头,她就着油灯打量了一番自己身上这半新衣裳,想了想从柜子里找了件旧的换上,这才走出了房门。
……
如今的陈家,与三四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其中之一便是地位,陈世文考中秀才之后,村里但凡有那大小事都要请陈家来人商议或者出席。
考中举人之后,这镇上、县里的人家有喜事都会派人来陈家说一声,看举人老爷有没有空闲,若是举人老爷没有空闲,那举人老爷他爹能来也是美事一桩。
这中了状元、做了官后就更了不得了,村子里的人不但帮着把陈家的新宅子建好,已经是里长的陈氏族长还专门请了个夫子来,将村塾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陈世文以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写过的字帖等还被他讨了来,特地摆在村塾里头,有新的学生来了都要特地带人去看一看。
至于村子外头,如今那些普通人家除非是姻亲故旧不然都不敢上门来请陈家的人去赴宴,反倒是县城的大户人家有红白事宜都会写张帖子,派个管家恭敬地送来。不管陈家人去不去,这礼数是到了的。
其二就是家业,以前的陈家连着山地才只得一百亩,每年的进项不过二十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如今得益于陈世文高中,田地免税不说还有了这在田里养鱼、种胡菜榨油的营生,这日子就蒸蒸日上。
更别说后头陈世文还有了五顷职田,每年的收成都会送一部分到家里,攒着买田买地。眼见着过些年这县里头就会多出一个大户人家了。
其三就是这宅子了,完全是按照他们临走时画的图纸建造的,比如他们居住的院子后头就按着他们的意思,种了许多果树。
几个孩子见了都开心得很。
刘玉真几人用完了早膳,略喝了几口茶就纷纷起身,走出院子去正房给长辈们请安。她一手牵着一个,行走在干净的青砖路上。
这新宅子的青砖路自然是比不上老宅子的青石路,但好在青砖是窑子里烧出来的,比青石易得。所以才能在各处都铺上,不会像别的人家一样,一到雨天就一脚泥。
“娘,”瑾哥儿扯了扯刘玉真的手,指着前方道:“你看,是三哥哥!”
刘玉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提醒道:“还有你大伯母和芙姐儿,估计也是去给你们祖母请安的,待会过去了得向你大伯母和姐姐哥哥们问安。”
说完了瑾哥儿她又转头看向瑜哥儿,“瑜哥儿也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见到了长辈要问好。”
“知道了,娘!”两小齐齐答道。
走在后头的刘玉真几个看见了人,先一步出门的小张氏三人自然也发现了后面一大三小,以及跟在他们身边侍候的好几个嬷嬷、丫鬟等人。
小张氏在芙姐儿的提醒下转头一看,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喃喃道:“她怎么来了?”
“娘?”芙姐儿略有些奇怪地问道。
“是三婶婶、二妹妹还有四弟和五弟!”佑哥儿高兴道:“他们走过来了。”
慢步走过来的刘玉真先打了招呼,“大嫂、芙姐儿和佑哥儿,你们这是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吗?”她说完了这句话又对几个孩子道:“刚刚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