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1 / 4)
转而朝赶车的钱贵拱手道:“钱管家,好些日子没见了……”
过了几日,刘玉真又见到了邹大奶奶,与之前的焦急不同今日的她笑容满面。一见面她就深深地向刘玉真行了个福礼,“此番真的多亏了陈太太,不然我家大爷恐怕还得在监牢里多待些时日。”
“不必多礼。”刘玉真伸手将她扶起,“不过是举手之劳,即使我不去信你家大爷也是会平安归来的。”
“人是平安,但要归来却不知要什么时候了,”邹大奶奶道:“夫君说这一回好些人都被抓了,有的还被严刑拷打,多亏了您的那封信不然他还得在监牢里待好长一段时日,能活着出来也得大病一场。”
邹大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又推了两个匣子过来,“这是家里准备的一些谢礼,还请您和广宁侯夫人务必收下。”
刘玉真看都没看地推了回去,“谢礼就不必了,表姐也不在乎这些,你还是拿回去吧。”
邹大奶奶正要说什么,刘玉真道:“倒是我有一件事想请贵府帮忙。”
“您请说,”邹大奶奶聚精会神地听着,“只要是能使上力的,断不会推辞。”
刘玉真缓缓地说出了早就想好的话,“听闻贵府与南边的那些造船厂都有交情,也是巧了,我娘家二叔对这海贸一事颇为热衷,日思夜想着都想有自己的一艘船。”
“然后出海满载而归。”
“我和母亲倒不这样想,可惜这老天不作美,他和王家还是合伙造了一艘船。”
“不过也不要紧,这船离真正能出海还有好一阵子呢,这过日子哪能一帆风顺的。”
“你说是不是?”
第155章
“你这鸡蛋糕做得不错, 有你母亲的几分手艺了。”邹氏一边吃着刘玉真孝敬过来的松软的鸡蛋糕一边说道。
“你刚刚说陈文博想要外放?也是时候了,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趁着年轻也该到外头走走好生历练一番, 若过些年能升至一方主事, 对他的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说到此处,她略有些得意,“你二舅就好好的走着这样的路,虽然没有进过翰林院, 但也比那些傻愣愣地待在京城的强些。”
这说的就是大舅舅曾大老爷了,他惦念着京城的繁华,并且田氏等人也不愿意,而且经过之前田氏那事之后他若是外放定是那穷乡僻壤之地,所以一直都不肯去。
老太爷说了几次他都没有应,只说要在京城服侍父母。
邹氏听着在私底下跟刘玉真感叹了好几回, 说他是打着将来侯爷女婿能搭把手扶持一番的主意,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见外祖母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 刘玉真继续道:“他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寻了在吏部任职的周大人,周大人提了一个江南某大县的县令, 还有各地的通判等, 他正犹豫着呢。”
“江南啊, 鱼米之乡……”邹氏思索着, “那个地方若能做得好前程是不缺的, 只是多少人盯着呢, 恐怕不好拿下。”
“至于通判也不错, 管地方水利、粮食、农事等, 还有监察地方之能, 也是个好差。”
说完了这些,邹氏最后总结道:“只要选对了地方就好,对了,你二舅之前在江南那地界待过,回头你跟外孙女婿说一说。”
“找个沐休的时候让他来问一问你二舅,看看哪儿好。”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刘玉真笑道:“就是他今日不得闲,不然就跟我一块儿来了。”
邹氏伸出手指,轻点她的眉心取笑道:“你呀,这颗心都想着他去了,真是胳膊肘往外拐!你娘……”顿了顿,她继续道:“你娘来信了吗?她在家里如何了?”
刘玉真用手指揉了揉眉心,之前的开心顿时就消散了些许,“母亲好着呢,上个月来信与我说她让人把刘二老爷在府城的外室瞧瞧接了来,家里的老太太被气病了过去。”
“二房也是鸡飞狗跳的,乱成一团没有一日安宁日子。”
邹氏冷笑,“生了那么一个好儿子,她能有安宁日子也就奇怪了。” ↑返回顶部↑
过了几日,刘玉真又见到了邹大奶奶,与之前的焦急不同今日的她笑容满面。一见面她就深深地向刘玉真行了个福礼,“此番真的多亏了陈太太,不然我家大爷恐怕还得在监牢里多待些时日。”
“不必多礼。”刘玉真伸手将她扶起,“不过是举手之劳,即使我不去信你家大爷也是会平安归来的。”
“人是平安,但要归来却不知要什么时候了,”邹大奶奶道:“夫君说这一回好些人都被抓了,有的还被严刑拷打,多亏了您的那封信不然他还得在监牢里待好长一段时日,能活着出来也得大病一场。”
邹大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又推了两个匣子过来,“这是家里准备的一些谢礼,还请您和广宁侯夫人务必收下。”
刘玉真看都没看地推了回去,“谢礼就不必了,表姐也不在乎这些,你还是拿回去吧。”
邹大奶奶正要说什么,刘玉真道:“倒是我有一件事想请贵府帮忙。”
“您请说,”邹大奶奶聚精会神地听着,“只要是能使上力的,断不会推辞。”
刘玉真缓缓地说出了早就想好的话,“听闻贵府与南边的那些造船厂都有交情,也是巧了,我娘家二叔对这海贸一事颇为热衷,日思夜想着都想有自己的一艘船。”
“然后出海满载而归。”
“我和母亲倒不这样想,可惜这老天不作美,他和王家还是合伙造了一艘船。”
“不过也不要紧,这船离真正能出海还有好一阵子呢,这过日子哪能一帆风顺的。”
“你说是不是?”
第155章
“你这鸡蛋糕做得不错, 有你母亲的几分手艺了。”邹氏一边吃着刘玉真孝敬过来的松软的鸡蛋糕一边说道。
“你刚刚说陈文博想要外放?也是时候了,在翰林院待了三年,趁着年轻也该到外头走走好生历练一番, 若过些年能升至一方主事, 对他的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说到此处,她略有些得意,“你二舅就好好的走着这样的路,虽然没有进过翰林院, 但也比那些傻愣愣地待在京城的强些。”
这说的就是大舅舅曾大老爷了,他惦念着京城的繁华,并且田氏等人也不愿意,而且经过之前田氏那事之后他若是外放定是那穷乡僻壤之地,所以一直都不肯去。
老太爷说了几次他都没有应,只说要在京城服侍父母。
邹氏听着在私底下跟刘玉真感叹了好几回, 说他是打着将来侯爷女婿能搭把手扶持一番的主意,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那块料。
见外祖母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 刘玉真继续道:“他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寻了在吏部任职的周大人,周大人提了一个江南某大县的县令, 还有各地的通判等, 他正犹豫着呢。”
“江南啊, 鱼米之乡……”邹氏思索着, “那个地方若能做得好前程是不缺的, 只是多少人盯着呢, 恐怕不好拿下。”
“至于通判也不错, 管地方水利、粮食、农事等, 还有监察地方之能, 也是个好差。”
说完了这些,邹氏最后总结道:“只要选对了地方就好,对了,你二舅之前在江南那地界待过,回头你跟外孙女婿说一说。”
“找个沐休的时候让他来问一问你二舅,看看哪儿好。”
“我们也是这样想的,”刘玉真笑道:“就是他今日不得闲,不然就跟我一块儿来了。”
邹氏伸出手指,轻点她的眉心取笑道:“你呀,这颗心都想着他去了,真是胳膊肘往外拐!你娘……”顿了顿,她继续道:“你娘来信了吗?她在家里如何了?”
刘玉真用手指揉了揉眉心,之前的开心顿时就消散了些许,“母亲好着呢,上个月来信与我说她让人把刘二老爷在府城的外室瞧瞧接了来,家里的老太太被气病了过去。”
“二房也是鸡飞狗跳的,乱成一团没有一日安宁日子。”
邹氏冷笑,“生了那么一个好儿子,她能有安宁日子也就奇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