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瑗轻轻摇头:“陈洛阳没底线的,而你呢?池幸,你总有自己不愿意说的事儿。”
  当天晚上八点,裴瑗的预言应验了。
  一篇名为《池幸:明知不可为》的人物报道,洋洋洒洒近万字,连同池荣、孙涓涓和她的童年少年,把她从不谈论的糟烂过往,彻底抖搂得干干净净。
  第31章 底线(2)
  写文章的是个高手, 春秋笔法练得纯熟。
  开头一段足够吸引人:“家乡人回忆池幸,爱说她猛、野,不服管, 胆子大。她从父亲池荣身上继承了一个街头烂仔必备的素质, 只要走岔走偏一步, 池幸将不是现在的池幸。”
  池幸认得署名记者,她就是在《一刻时间》里采访过自己,问出“美而不自知”这个事件的年轻人。稿件写得极好,沉稳冷静, 娓娓道来:池幸的坏脾气和嚣张跋扈原来有迹可循,“烂仔”是她家乡方言, 流氓的代称, 这个词足以概括池幸本该拥有的人生——一烂到底。
  她的母亲,县城里传说般的人物,因为漂亮和不检点, 多年后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父亲,和母亲有一段不光彩的结合,但县城里的人反倒说他厉害,他的暴力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两人唯一的女儿继承了所有好和不好,这是池幸能成为娱乐圈一朵奇葩的原因。
  记者调查得非常仔细, 连同张一筒和他表舅的事儿一并写入, 当然事件细节和之前网上流传的一模一样:纯良的张一筒,恼羞成怒的池幸。
  还有老师佐证:池幸一直长得漂亮,学习不专心,和学校里很多男孩都有来往。
  文中模糊地用“中学时代”概括,但池幸知道,记者没有去采访她的高中老师。
  她高中时去城里读书, 脱离县城环境,身边再没那些古怪的流言蜚语。
  潮湿的小县城,有时候像养蛊的罐子。
  整篇文章一半是池幸童年,连带以“舞蹈老师”为代号,一笔带过钟映的车祸以及孙涓涓的死。字里行间充满暗示:池幸和孙涓涓是一样的人。
  剩下一半则细数池幸入行十二年的成绩。为什么《虎牙》导演以凶悍不讲理出名,偏偏选了她?为什么《青君》里她仅是配角,却比主角颜砚受到更多关注?为什么观众可以抛掉正确的道德观,在电视剧《家事》里对她饰演的反面角色倾注这样多的同情?
  “娱乐圈的门槛越来越低,出众容貌成为最好的敲门砖。在接受《一刻时间》采访时,池幸曾面对记者坦言:她认为真正的演员不会在乎美不美,‘美而不自恃’才是最佳状态。诚然,在容貌之外,池幸的能说会道也是她深受欢迎的原因。事实上除了‘美’,你很难在她身上找到第二个更强烈显著的标签。”
  池幸看得很认真。她忘记了自己尚在片场,冷飕飕的风灌入没有暖气的棚子里,她的手冻得发红,顺手摸索,最后伸进周莽大衣口袋。
  周莽站得笔直,一动不动。
  池幸和他在片场里偶尔举止会显得亲密,除了麦子裴瑗,没人多口询问。他低头看池幸的手机屏幕。那篇文章他刚刚看过,边看边觉得心头如被火烧过一般灼热。
  他衣服口袋里放了两块巧克力,不知道池幸有没有碰到。
  陈洛阳这一记很直接,也足够狠。池幸在公众面前仿似完全□□,她再没有什么遮羞布。她是池荣□□孙涓涓的产物,文章宣判她“始终努力摆脱与生俱来的耻辱,摆脱的方式就是彻底否认自己的过去”。
  她是汇聚了父母所有污水的低洼处,却又偏要从脏水里爬出来,笨拙洗净身上脏东西,努力变得体面。
  池幸看完,咬着一直没点的烟靠在柱子上,暖和够了的手抽出来,却被周莽一把抓住。
  池幸最受不了他这一点。他习惯怜悯池幸,但凡池幸遇到一点儿不如意和伤心,周莽就会时光倒流,又变成十三岁的孩子,总想要做些什么保护她。她哪里需要别人怜悯?否则这十几年时光岂不白活?
  但,这怜悯若是来自周莽,池幸总是难以抗拒。
  “你看过了吗?”她笑道,“通篇都在夸我漂亮对吧?连她也不能否认我漂亮,值了。”
  周莽掏出巧克力,问她吃不吃。池幸睁大眼睛:“这么可怕的食物,你居然问我吃不吃?”
  周莽撕开包装,是池幸能接受的无糖低脂黑巧,香气里没有多少甜腻。池幸看他一眼,笑,又看他一眼,表情带节奏似的。周莽知道她又想逗自己玩儿了。
  估计是顾及周围人多,池幸没有就着周莽的手吃。她自己掰了一块,吃的时候眉头微皱。周莽以为她要说些不好听的话,毕竟那文章很让人生气。
  但出乎他意料,池幸微微眯眼,巧克力在她口中融化。她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少女一般歪头对周莽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