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求见(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个有趣的说法,在天下士林中骤然流传盛行:
  先帝临终前,曾于今上直言道:九弟,你有一个好儿子,但他极像朕,骨子里像!
  是像啊,非同一般的像……
  但有一点,肯定不同。
  如今东宫远比先帝更重视自己的名声,如今遍布天下的说书先生,口口相传东宫爱民如子的故事,使得太子在百姓中的名望一日高过一日。
  尤其在山东,连妇孺小儿都知道太子将天家的聚宝盆卖了,换来了救命粮食。
  太子刘元之名,在齐鲁大地上几乎成了万家生佛!
  谁敢说一个不字?
  独孤意等人要挑选青壮组建太子六率一事,也因此变得局面火爆!
  三万大军,十日而成。
  这将是一批真正的忠义精锐之军!
  除此之外,这些名望当下还显示不出什么其他作用来,但等到新法成效一点点展现出来,百姓生活日渐富庶,国力日渐强盛之后,这些名望,便是东宫日后的圣君之基。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普天之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而吴琦川则在长江江岸数月不下江堤半步,调集各省军民,加固江堤,疏散百姓,度过了最险要的三次洪峰后,水道遂安。
  在西南,无数商船开往安南、暹罗等地,购买粮米。
  商贾是天下最精明之人,他们知道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坐视粮食大量外卖。
  因此便从暗中下手,扶持当地人,四处悄悄收购囤积粮食。
  用比市面上高一成的价格,四处收粮,再一点点运往码头。
  一路上经办查验的官员吏役自然全部被喂饱,如此,大量的粮米如无数股涓涓细流汇聚到了海上粮船上,一船又一船的运回大乾,囤积邕城……
  这种做法当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在安南等国发现不对之前,也足够囤积出一场战争的粮草了……
  就在整个大乾都忙成一团的时间内,贾琮却迎来了自他来到这个世上,最轻快舒心的一月时光。
  文有赵青山、林清河、柴梁等安邦治国之才为他处理朝政,他除却每天熟读一些官员的履历材料外,根本不用费心朝政。
  儒家用近两千的时间流传下来的治国体制,其实也影响着后世的治国手段,就安稳国家维持国朝运转而言,贾琮其实也想不出比当下体制更适合当前时代的治国方法。
  生产关系,一定要匹配当前的生产力。
  就目前而言,新法是维持这座帝国运转的最恰当的政策。
  无需贾琮进一步去改进……
  而武则有武王、金军再加上开国公李道林等贞元朝时代就以无数军功奠基威名的当世兵法大家替贾琮来调度。
  虽然火器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但战争终究是由人来进行作战,由人来进行指挥。
  武器永远只是一方面,否则,后世的天朝也不可能用小米加步枪争得了天下,更不可能在北面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伟大的胜利,打出了民族的尊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