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_224(2 / 3)
朱允炆说道:“君子习六艺,一个都不能缺,是因万物皆有规律,规律皆是相通的,知一晓二,举一反三,这书不是背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捉摸其中的规律,融会贯通,方能事半功倍。”
朱允熥低头说道:“可是我背不出书来,皇爷爷不高兴呢。”
朱允炆眼珠儿一转,说道:“其实皇爷爷忙于公务,读书并不多,他考校的范围有限,我给你圈出来,你按重点背诵,将来就不怕皇爷爷突击考校功课了。剩下来的时间我教你习六艺,如何?”
朱允熥有些犹豫,“这个……是不是作弊?”
常槿也有些顾虑,“万一被拆穿,皇上会生气吧?”
朱允炆说道:“你一没有打小抄,二没有偷考题,怎么算是作弊?只是让你重点背诵某些内容,一点小技巧,又不是让你松懈学习。难道你不想得到皇爷爷的赞赏?”
朱允熥脱口而出,“想啊!”
做梦都想呢。
朱允炆说道:“这就对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姨知,其他人怎会知晓?何况人都需要鼓励的,将来你的表现越来越好,皇爷爷也会很高兴的。”
朱允熥跃跃欲试,常槿也并不反对,朱允炆当即拿起朱笔圈出重点部分,“……论语这边,皇爷爷喜欢考校《为政》、《颜渊》、《子路》和《尧曰》。古文类习惯考校《陈情表》、《师说》、《高帝求贤诏》……”
“总之你要记住,皇爷爷不喜欢辞藻华丽,歌功颂德的文章,譬如《滕王阁序》,他老人家喜欢实际的、语言浅显,有逻辑的文章,通常和修养与治国有关,比如苏洵的《管仲论》,《辩奸论》和《心术》……”
朱允炆细细给弟弟讲解,直到午夜方休,朱允熥意犹未尽,“大哥,你再讲一会嘛,我不想睡。”
“欲速则不达,你先把这些文章温熟了再说。”朱允炆又指着常槿说道:“你不累,小姨还要歇息呢。”
朱允熥见常槿眼睛都熬红了,便作罢。
朱允炆和常槿离开书房,已经是午夜时分,大地被沉沉的寒雾笼罩着,月光晦涩,连宫墙都看不清了,地下的寒霜覆盖了刚刚冒头的新草,世界一片静寂。
朱允炆说道:“春寒雾重,我送小姨回去。”
常槿推辞,“不用了,夜已深,你也要早点休息。”
朱允炆抢过常槿手里的灯笼,走在前面,“小姨勿用和我客气,走吧。”
常槿只得跟在后面,保持着一只手臂的距离。浓雾弥漫,似乎只有眼前的朱允炆是唯一的光亮。
路过水榭池塘时,常槿踩在结霜的十字路上,脚下一滑,即将摔在地时,朱允炆扔掉了灯笼,以身为垫,接住了常槿。
防风的琉璃灯笼落在了池塘里,悄无声息的下沉,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迷雾中,伸手不见五指,偶有女子的低声哭泣和男人的喘息之声,但很快这一切都消融在沉重的似乎能挤出水来的浓雾里……
次日清晨,春天的太阳驱赶着浓雾,乍然转暖,东宫小内侍打扫庭院,发现池塘边的荼蘼花架倒了一大片。
小内侍嘟囔道:“又是野猫打架弄榻了花架。”
一直不知名的虫子努力从泥土里钻出来,待太阳烤干了它的翅膀,虫子鸣唱着,呼扇着翅膀,飞向了花园。
惊蛰已到,万物复苏。
皇宫,大本堂,这里是未成年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下午快要散学时,朱允炆陪着洪武帝来到了大本堂,大学士宋濂带着龙子龙孙在堂外相迎。
“父皇。”
“皇爷爷。”
洪武帝看着这群眼神尚且稚嫩天真的后代,心中的烦忧顿时消散了,他一边走进大本堂,一边问宋濂,“宋大学士,今天讲了什么?”
宋濂说道:“今天讲了祭祀。” ↑返回顶部↑
朱允熥低头说道:“可是我背不出书来,皇爷爷不高兴呢。”
朱允炆眼珠儿一转,说道:“其实皇爷爷忙于公务,读书并不多,他考校的范围有限,我给你圈出来,你按重点背诵,将来就不怕皇爷爷突击考校功课了。剩下来的时间我教你习六艺,如何?”
朱允熥有些犹豫,“这个……是不是作弊?”
常槿也有些顾虑,“万一被拆穿,皇上会生气吧?”
朱允炆说道:“你一没有打小抄,二没有偷考题,怎么算是作弊?只是让你重点背诵某些内容,一点小技巧,又不是让你松懈学习。难道你不想得到皇爷爷的赞赏?”
朱允熥脱口而出,“想啊!”
做梦都想呢。
朱允炆说道:“这就对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小姨知,其他人怎会知晓?何况人都需要鼓励的,将来你的表现越来越好,皇爷爷也会很高兴的。”
朱允熥跃跃欲试,常槿也并不反对,朱允炆当即拿起朱笔圈出重点部分,“……论语这边,皇爷爷喜欢考校《为政》、《颜渊》、《子路》和《尧曰》。古文类习惯考校《陈情表》、《师说》、《高帝求贤诏》……”
“总之你要记住,皇爷爷不喜欢辞藻华丽,歌功颂德的文章,譬如《滕王阁序》,他老人家喜欢实际的、语言浅显,有逻辑的文章,通常和修养与治国有关,比如苏洵的《管仲论》,《辩奸论》和《心术》……”
朱允炆细细给弟弟讲解,直到午夜方休,朱允熥意犹未尽,“大哥,你再讲一会嘛,我不想睡。”
“欲速则不达,你先把这些文章温熟了再说。”朱允炆又指着常槿说道:“你不累,小姨还要歇息呢。”
朱允熥见常槿眼睛都熬红了,便作罢。
朱允炆和常槿离开书房,已经是午夜时分,大地被沉沉的寒雾笼罩着,月光晦涩,连宫墙都看不清了,地下的寒霜覆盖了刚刚冒头的新草,世界一片静寂。
朱允炆说道:“春寒雾重,我送小姨回去。”
常槿推辞,“不用了,夜已深,你也要早点休息。”
朱允炆抢过常槿手里的灯笼,走在前面,“小姨勿用和我客气,走吧。”
常槿只得跟在后面,保持着一只手臂的距离。浓雾弥漫,似乎只有眼前的朱允炆是唯一的光亮。
路过水榭池塘时,常槿踩在结霜的十字路上,脚下一滑,即将摔在地时,朱允炆扔掉了灯笼,以身为垫,接住了常槿。
防风的琉璃灯笼落在了池塘里,悄无声息的下沉,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和迷雾中,伸手不见五指,偶有女子的低声哭泣和男人的喘息之声,但很快这一切都消融在沉重的似乎能挤出水来的浓雾里……
次日清晨,春天的太阳驱赶着浓雾,乍然转暖,东宫小内侍打扫庭院,发现池塘边的荼蘼花架倒了一大片。
小内侍嘟囔道:“又是野猫打架弄榻了花架。”
一直不知名的虫子努力从泥土里钻出来,待太阳烤干了它的翅膀,虫子鸣唱着,呼扇着翅膀,飞向了花园。
惊蛰已到,万物复苏。
皇宫,大本堂,这里是未成年皇子皇孙们读书的地方。下午快要散学时,朱允炆陪着洪武帝来到了大本堂,大学士宋濂带着龙子龙孙在堂外相迎。
“父皇。”
“皇爷爷。”
洪武帝看着这群眼神尚且稚嫩天真的后代,心中的烦忧顿时消散了,他一边走进大本堂,一边问宋濂,“宋大学士,今天讲了什么?”
宋濂说道:“今天讲了祭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