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 / 4)
其实李尚书觉得这压根不必试什么,唐璟那小子做事,虽说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没有什么定性,可是他每回做的事情却都不会出什么错。这大概就是上天庇佑了,与生俱来的好运道。
皇上听了李尚书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因他先前跟太子说,要给唐璟这书题名,所以这回也没食言。
只李尚书看着犯愁得很,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太俗了,想让皇上改个名字。不想皇上却没同意,反而说:
“大俗即大雅,再者此书本来也不是给文人雅士看的,自然是通俗易懂来得更重要些。”
李尚书微微欠身:“是微臣多想了。”
皇上也不再犹疑,当即提了笔写下几个字。李尚书看了一眼,脸上表情还是莫名得很。字确实是好字,他们圣上于书法一道上很有见地,可是这么好的字配上这么个名字,怎么看,都觉得古怪。
因这件事在皇上看来是一件好事,所以李尚书也没多多耽误,从皇上那边领来题名之后,别叫人马不停蹄地印了几千份,叫底下的官府帮着推广。
因为李尚书的动作快,底下人也不赶拖拉,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唐璟这本关于养猪的书,便已经名满京城了。
没有一个人敢对这本书指手画脚的,也没有一个人敢再说唐璟不务正业了。本来么,人家的主业就不是什么正业,再去追求那些大道理岂不是无稽之谈?更没有人敢说猪肉低贱了,试想,这汝阳侯庄子里头的猪肉都已经送去了宫里,听说连皇上和太后娘娘都吃了,这天子都不嫌弃,他们若是还敢嫌弃,打的究竟是谁的脸?
他们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事?
更兼醉仙阁的几道招牌菜确实太过有名了,众人虽不知道这几道菜出于唐璟口中,却知道那几道菜名声极好。更有不少达官显贵是吃过的,知道猪肉若是烧的好得话,未必比不上羊肉牛肉。以前旁人不喜欢吃,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烧。
如今听说这汝阳侯的书中还附了许多菜谱,那些达官显贵也按捺不住了,一个个上赶着打听那些菜究竟是什么了。
更有那些想要养猪的人家,听旁人说若是按着这方法养猪,养出来的不仅比寻常的猪肉嫩些,还能多添四五十斤的猪肉,当即更心动了。
那可是肉啊,谁会嫌肉多呢?
本来按照李尚书的意思,印出来的那些书是准备给官府推广用的,可因为唐璟名头太大,以至于百姓一个个都想买回一本来,地方官府手里的那几本,便显得不够用。
才没过几天的功夫,李尚书便收到了许多消息,无一不是让问他乐不乐意加急再印的,还有便是请他定价。
李尚书一听定价二字,心思立马活泛开了。他立马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匆匆地就去了宫里头,让皇上拿主意了。
起先他还没有想到,这小小的本书,竟然也能赚钱。能赚钱的东西,在李尚书看来,便已经不是什么小东西了。他觉得,或许朝廷应该给那本书多分一些注意力。
这价钱定的高不合适,定得太低了也不合适。总而言之,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获利!虽说唐璟当时将这本书呈上来的时候,也没说要靠着这本书赚钱,可是这白赚的钱,唐璟可以不要,户部却不能不要!
李尚书已经想好了,那些想买的人,朝廷自然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等这一批手有余钱的人把这本书买回去之后,剩下没钱买的那些人,再让地方官府派人传授这书上的东西。反正,就是要把这本书的收益最大化。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情,李尚书自己也觉得惊奇,他说完了正经事之后,才与皇上感慨道:“一开始微臣让人印书的时候,还从未想过这本书会如此受欢迎。”
“唐卿的东西,受欢迎些也是正常。”皇上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倘若这书推下去,溅不起什么水花来,那才叫朕惊奇呢。”
李尚书听着这话,心道自己对唐璟那厮的了解还是浅了,如若他能有圣上这样的远见得话,兴许这能再挣不少呢:“只盼着汝阳侯过些日子再出几本书。”
皇上听着笑道:“他如今哪儿有这个时间呢?”
还得替朝廷种土豆呢,哪儿能分得出多少心神呢?
众人也不知道李尚书在大明宫里头同皇上说了什么话。总之等他出来之后,皇上那边便立马下了命令,让户部急印十万本,赶忙送去各处以备当下之需。
李尚书心里其实早已经琢磨开了,物以稀为贵。若是这回一下子印得太多,人人都能拿到一份,那么往后这书也就只有这么一回赚头了。可若是每回都吊着他们,那兴许还能得一个长久的买卖。总而言之,如今正值战事,手里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以往他怎么就没意识到呢,这唐璟还真是个宝贝。都怪镇国公那老东西,害他久矣!
要是唐璟真能再出几本书就好了,或者,再想个能让朝廷赚钱的法子来也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那榨油机子一样的物件儿还能有几次。
外头穿得赫赫扬扬的,唐璟这个当事人自然也听说了不少。 ↑返回顶部↑
皇上听了李尚书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因他先前跟太子说,要给唐璟这书题名,所以这回也没食言。
只李尚书看着犯愁得很,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太俗了,想让皇上改个名字。不想皇上却没同意,反而说:
“大俗即大雅,再者此书本来也不是给文人雅士看的,自然是通俗易懂来得更重要些。”
李尚书微微欠身:“是微臣多想了。”
皇上也不再犹疑,当即提了笔写下几个字。李尚书看了一眼,脸上表情还是莫名得很。字确实是好字,他们圣上于书法一道上很有见地,可是这么好的字配上这么个名字,怎么看,都觉得古怪。
因这件事在皇上看来是一件好事,所以李尚书也没多多耽误,从皇上那边领来题名之后,别叫人马不停蹄地印了几千份,叫底下的官府帮着推广。
因为李尚书的动作快,底下人也不赶拖拉,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唐璟这本关于养猪的书,便已经名满京城了。
没有一个人敢对这本书指手画脚的,也没有一个人敢再说唐璟不务正业了。本来么,人家的主业就不是什么正业,再去追求那些大道理岂不是无稽之谈?更没有人敢说猪肉低贱了,试想,这汝阳侯庄子里头的猪肉都已经送去了宫里,听说连皇上和太后娘娘都吃了,这天子都不嫌弃,他们若是还敢嫌弃,打的究竟是谁的脸?
他们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事?
更兼醉仙阁的几道招牌菜确实太过有名了,众人虽不知道这几道菜出于唐璟口中,却知道那几道菜名声极好。更有不少达官显贵是吃过的,知道猪肉若是烧的好得话,未必比不上羊肉牛肉。以前旁人不喜欢吃,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烧。
如今听说这汝阳侯的书中还附了许多菜谱,那些达官显贵也按捺不住了,一个个上赶着打听那些菜究竟是什么了。
更有那些想要养猪的人家,听旁人说若是按着这方法养猪,养出来的不仅比寻常的猪肉嫩些,还能多添四五十斤的猪肉,当即更心动了。
那可是肉啊,谁会嫌肉多呢?
本来按照李尚书的意思,印出来的那些书是准备给官府推广用的,可因为唐璟名头太大,以至于百姓一个个都想买回一本来,地方官府手里的那几本,便显得不够用。
才没过几天的功夫,李尚书便收到了许多消息,无一不是让问他乐不乐意加急再印的,还有便是请他定价。
李尚书一听定价二字,心思立马活泛开了。他立马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匆匆地就去了宫里头,让皇上拿主意了。
起先他还没有想到,这小小的本书,竟然也能赚钱。能赚钱的东西,在李尚书看来,便已经不是什么小东西了。他觉得,或许朝廷应该给那本书多分一些注意力。
这价钱定的高不合适,定得太低了也不合适。总而言之,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获利!虽说唐璟当时将这本书呈上来的时候,也没说要靠着这本书赚钱,可是这白赚的钱,唐璟可以不要,户部却不能不要!
李尚书已经想好了,那些想买的人,朝廷自然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等这一批手有余钱的人把这本书买回去之后,剩下没钱买的那些人,再让地方官府派人传授这书上的东西。反正,就是要把这本书的收益最大化。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情,李尚书自己也觉得惊奇,他说完了正经事之后,才与皇上感慨道:“一开始微臣让人印书的时候,还从未想过这本书会如此受欢迎。”
“唐卿的东西,受欢迎些也是正常。”皇上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倘若这书推下去,溅不起什么水花来,那才叫朕惊奇呢。”
李尚书听着这话,心道自己对唐璟那厮的了解还是浅了,如若他能有圣上这样的远见得话,兴许这能再挣不少呢:“只盼着汝阳侯过些日子再出几本书。”
皇上听着笑道:“他如今哪儿有这个时间呢?”
还得替朝廷种土豆呢,哪儿能分得出多少心神呢?
众人也不知道李尚书在大明宫里头同皇上说了什么话。总之等他出来之后,皇上那边便立马下了命令,让户部急印十万本,赶忙送去各处以备当下之需。
李尚书心里其实早已经琢磨开了,物以稀为贵。若是这回一下子印得太多,人人都能拿到一份,那么往后这书也就只有这么一回赚头了。可若是每回都吊着他们,那兴许还能得一个长久的买卖。总而言之,如今正值战事,手里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以往他怎么就没意识到呢,这唐璟还真是个宝贝。都怪镇国公那老东西,害他久矣!
要是唐璟真能再出几本书就好了,或者,再想个能让朝廷赚钱的法子来也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那榨油机子一样的物件儿还能有几次。
外头穿得赫赫扬扬的,唐璟这个当事人自然也听说了不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