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1 / 4)
陶长明也接过话茬:“我看就是,读书有个屁用,就知道往家里伸手要钱,尤其是女孩子,等读完书出来,她就要嫁人了,成了别人家的人,我一分钱也收不回来。”
陶醉漠然垂眸默不作声,陶然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刘巧凤则不客气地当着全家人的面说:“陶醉读书你出了多少钱?生活费是她自己挣的,学费她自己出了一半,你真好意思说钱收不回来?”自打陶长明出事之后,她就再也不会考虑在外人面前给他维护面子了。
陶长明脸上一阵窘迫:“我没出钱?她上高中不是我送的?大一的学费生活费不是我的?”
刘巧凤说:“家里就你在挣钱?你一个大男人,养儿女花钱你都不愿意,那当初你结什么婚,生什么儿女?你就活该打一辈子单身!”
陶长明被怼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满桌子气氛有些尴尬,这时陶勇说话了:“我小时候听的从来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怎么就成读书无用论了?你读不好书,就不能说人家读书没用。你在工地上搬砖,人家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你要当老板,到处去求人盖章签字的也是读书出来的。你们倒是说说,读书的到底差哪儿了?”他抗争了一年,到底还是跟女朋友在一起了,结婚就分家单过,现在孩子也怀上了,小两口和和美美地等着升级做父母。
陶然朝陶勇竖起了大拇指:“勇哥说得对!”
陶醉有些欣慰地看了堂哥一眼,叔伯家的这些堂兄弟姐妹,只有堂哥陶勇最有担当和见识,虽然也只念了初中毕业。大姐陶林人也不错,但已经有几年没看见她了,每年回来都没碰上过,听说两口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老家修了一套红砖房,日子过得比从前好多了,陶醉还记得当年堂姐借给她的五十块钱呢。
陶勇说:“你们都别听他们的,能读就好好读,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都可以。我的孩子将来就一定要好好教育的,不会让他做文盲,陶醉陶然你们好好读,将来给你们的侄儿侄女做表率。”
陶醉笑起来:“好。”
一屋子说读书无用论的大人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换了话题。
陶醉初十就离开家去北京了,赶上了返城高峰。离开学还有一个多礼拜,她想早点过去赚钱。常醒自然不会让她独自走,和她一起回的北京,孙兰心为了避开和邹洋一起去北京的尴尬,也跟陶醉同路去的,她还有十来天才开学,准备先去打几天工。
这学期大家都非常忙,陶醉忙着准备专四和兼职,忙得跟陀螺似的。常醒则忙着实习和申请保研,他走公务员系统,并不打算出国,打算在本校直研。孙兰心一边忙着谈恋爱,一边忙着做设计,她自己的专业课也只能堪堪过线,低空飘过,反正她是一心要做服装设计了。
暑假陶醉没有回家,打了两份工,一份是给桐桐做口语老师,一份是给一位准高三生做英语家教,这个学生是她那个高三学生的家长介绍的,那个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觉得陶醉教得好,就给她重新推荐了个学生,每小时二十块钱,一天两个小时。这样加起来一个月就有两千出头的工资,暑假两个月,差不多能将学费挣出来了。
常醒则通过教授介绍,去了北京某中级人民法院去见习,当书记员,开始接触法院的工作流程。
孙兰心暑假里找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开始实习,对方没有给她开工资,她自己倒贴钱也愿意,因为可以学到真本领。家里虽然不太理解她的追求,但也全力支持她,还给她打了生活费过来。
陶醉和常醒还是住在陶醉的房子里,孙兰心则住在宿舍里,因为和公司离得近,而且也方便和男朋友约会,安垣在中关村找了一家店打工,帮人组装维修电脑,也算是专业对口。
常醒每天早上和陶醉一起出门,顺便送她一程,再自己开车去法院,两人晚上回家的时间差不多,会一起做顿晚饭,过得就像是新婚夫妇,唯一的区别就是各睡各的房间。
快开学的时候,陶醉去银行取钱交学费,发现卡里多了四千块钱,知道那是妈妈给她打来的学费,她内心莫名感动,家里还欠着那么多债呢,她还惦记着给自己交学费。
陶醉打电话回去:“妈,你给我打了学费过来?”
“对,给你打了四千,住宿费和生活费家里实在没有了,你自己想办法吧。家里得留点钱给你妹妹和弟弟交学费。”刘巧凤说。
“家里哪来那么多钱。我自己能挣学费了,你不用给我打钱了。”陶醉知道父母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才一千出头,家里还得生活开销,能省出四千块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必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节俭。
刘巧凤叹了口气:“我听你妹妹说了,你在攒钱出国留学。你出国妈就实在帮不上忙了,所以大学学费我会想办法给你弄来的。”
陶醉沉默了片刻:“谢谢妈,对不起,家里的事我帮不上忙。”
刘巧凤苦笑:“孩子你可别这么说,是妈对不起你,读个书还要操心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妈没能力,给不了你更好的生活。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别过跟你妈一样的生活。”
陶醉打心眼里同情妈妈,为了满足丈夫要儿子的心愿,超生一个又一个,丢了工作,最后也没有换来丈夫的感激和尊重,两口子貌不合神也离,力气不往一处使,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像样子,家境每况愈下,对她来说不知道是怎样的煎熬。
“妈,谢谢你!你辛苦了!”陶醉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
刘巧凤说:“没事,等几年你就毕业参加工作了,我再熬几年,也就出头了。”
“妈,我会努力的。”陶醉希望自己早点经济独立,这样才能为母亲减轻负担。 ↑返回顶部↑
陶醉漠然垂眸默不作声,陶然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刘巧凤则不客气地当着全家人的面说:“陶醉读书你出了多少钱?生活费是她自己挣的,学费她自己出了一半,你真好意思说钱收不回来?”自打陶长明出事之后,她就再也不会考虑在外人面前给他维护面子了。
陶长明脸上一阵窘迫:“我没出钱?她上高中不是我送的?大一的学费生活费不是我的?”
刘巧凤说:“家里就你在挣钱?你一个大男人,养儿女花钱你都不愿意,那当初你结什么婚,生什么儿女?你就活该打一辈子单身!”
陶长明被怼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满桌子气氛有些尴尬,这时陶勇说话了:“我小时候听的从来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现在怎么就成读书无用论了?你读不好书,就不能说人家读书没用。你在工地上搬砖,人家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你要当老板,到处去求人盖章签字的也是读书出来的。你们倒是说说,读书的到底差哪儿了?”他抗争了一年,到底还是跟女朋友在一起了,结婚就分家单过,现在孩子也怀上了,小两口和和美美地等着升级做父母。
陶然朝陶勇竖起了大拇指:“勇哥说得对!”
陶醉有些欣慰地看了堂哥一眼,叔伯家的这些堂兄弟姐妹,只有堂哥陶勇最有担当和见识,虽然也只念了初中毕业。大姐陶林人也不错,但已经有几年没看见她了,每年回来都没碰上过,听说两口子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老家修了一套红砖房,日子过得比从前好多了,陶醉还记得当年堂姐借给她的五十块钱呢。
陶勇说:“你们都别听他们的,能读就好好读,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都可以。我的孩子将来就一定要好好教育的,不会让他做文盲,陶醉陶然你们好好读,将来给你们的侄儿侄女做表率。”
陶醉笑起来:“好。”
一屋子说读书无用论的大人讨了个没趣,尴尬地换了话题。
陶醉初十就离开家去北京了,赶上了返城高峰。离开学还有一个多礼拜,她想早点过去赚钱。常醒自然不会让她独自走,和她一起回的北京,孙兰心为了避开和邹洋一起去北京的尴尬,也跟陶醉同路去的,她还有十来天才开学,准备先去打几天工。
这学期大家都非常忙,陶醉忙着准备专四和兼职,忙得跟陀螺似的。常醒则忙着实习和申请保研,他走公务员系统,并不打算出国,打算在本校直研。孙兰心一边忙着谈恋爱,一边忙着做设计,她自己的专业课也只能堪堪过线,低空飘过,反正她是一心要做服装设计了。
暑假陶醉没有回家,打了两份工,一份是给桐桐做口语老师,一份是给一位准高三生做英语家教,这个学生是她那个高三学生的家长介绍的,那个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觉得陶醉教得好,就给她重新推荐了个学生,每小时二十块钱,一天两个小时。这样加起来一个月就有两千出头的工资,暑假两个月,差不多能将学费挣出来了。
常醒则通过教授介绍,去了北京某中级人民法院去见习,当书记员,开始接触法院的工作流程。
孙兰心暑假里找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开始实习,对方没有给她开工资,她自己倒贴钱也愿意,因为可以学到真本领。家里虽然不太理解她的追求,但也全力支持她,还给她打了生活费过来。
陶醉和常醒还是住在陶醉的房子里,孙兰心则住在宿舍里,因为和公司离得近,而且也方便和男朋友约会,安垣在中关村找了一家店打工,帮人组装维修电脑,也算是专业对口。
常醒每天早上和陶醉一起出门,顺便送她一程,再自己开车去法院,两人晚上回家的时间差不多,会一起做顿晚饭,过得就像是新婚夫妇,唯一的区别就是各睡各的房间。
快开学的时候,陶醉去银行取钱交学费,发现卡里多了四千块钱,知道那是妈妈给她打来的学费,她内心莫名感动,家里还欠着那么多债呢,她还惦记着给自己交学费。
陶醉打电话回去:“妈,你给我打了学费过来?”
“对,给你打了四千,住宿费和生活费家里实在没有了,你自己想办法吧。家里得留点钱给你妹妹和弟弟交学费。”刘巧凤说。
“家里哪来那么多钱。我自己能挣学费了,你不用给我打钱了。”陶醉知道父母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才一千出头,家里还得生活开销,能省出四千块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必家里的日子过得非常节俭。
刘巧凤叹了口气:“我听你妹妹说了,你在攒钱出国留学。你出国妈就实在帮不上忙了,所以大学学费我会想办法给你弄来的。”
陶醉沉默了片刻:“谢谢妈,对不起,家里的事我帮不上忙。”
刘巧凤苦笑:“孩子你可别这么说,是妈对不起你,读个书还要操心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妈没能力,给不了你更好的生活。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别过跟你妈一样的生活。”
陶醉打心眼里同情妈妈,为了满足丈夫要儿子的心愿,超生一个又一个,丢了工作,最后也没有换来丈夫的感激和尊重,两口子貌不合神也离,力气不往一处使,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像样子,家境每况愈下,对她来说不知道是怎样的煎熬。
“妈,谢谢你!你辛苦了!”陶醉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
刘巧凤说:“没事,等几年你就毕业参加工作了,我再熬几年,也就出头了。”
“妈,我会努力的。”陶醉希望自己早点经济独立,这样才能为母亲减轻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