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1 / 4)
这面登闻鼓, 非天下至冤不可敲, 非状告皇族不可敲。京中百姓已不记得有多少年没听过这鼓响起, 猛然间响彻天际,怎么叫人不吃惊。
敲鼓的是一名男子,男子素衣孝带,生得十分俊美。
“这不是海侍郎的公子吗?”
“对, 就是海公子。听说海侍郎中了风卧床不起, 难道有什么隐情?”
“一个侍郎病重, 用得着敲这面鼓吗?我看事情必不会简单, 指不定海家有什么天大的冤情。看…宫里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是一个老太监, 而且是陛下身边的太监。那太监看到敲鼓的海公子,显然认了出来,略略吃了一惊。
“敲鼓者何人?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海公子跪地, “微臣海玉林,乃原礼部侍郎海秦风之子。微臣击鼓实为鸣亡母之冤,状告的乃是当朝太子宁元景。太子宁元景觊觎微臣亡母,微臣亡母不堪受辱又惧他身份不敢反抗, 只能含冤受辱自尽身亡。”
百姓哗然, 像一滴水溅进油锅里一般顿时乱炸开来。海公子说的是什么?他说海夫人死的得冤, 还说告的是太子殿下。说是太子殿下强迫了海夫人,海夫人才自尽的?
天哪,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惊天之大秘辛哪。
老太监心下一惊, 眼神微闪,“若咱家记得没错,此事已过去十几年,小海大人为何此时才提及?”
“回公公的话,亡母之死,太子殿下是主犯,微臣的父亲是从犯。”
天哪,居然还有男人为了升官,连正妻都能舍出去的。古往今来,只听说送妾送美人的,没听说过送嫡妻的。可怜海公子摊上这么个父亲,不得不一直隐忍至今,等海大人不行了才敢把冤情大白天下。
老太监目光变得像一把刀,将海玉林带进宫去。
宫门一关,议论之声鼎沸。有人想起那位海夫人,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当年突然病故了,让不少人惋惜。原来是这般缘由,可见那海大人这些年步步高升,都是借了亡妻的光。一个男人升官靠出卖妻子,实在算不上什么男人。
百姓虽惧怕皇权,但极喜探听皇室的秘闻。这样惊天的消息,不到多会儿便像乘了风一般飞进京中各家后院,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谈论纷纷。
明语觉得海公子告的是太子,陛下未必会秉公办审。若是来个当殿灭口,天下人难道还敢指责陛下吗?
锦城公主摇头,“他敲了登闻鼓,又说明了状告原由,此时已传遍开来。陛下不仅不会处置他,且一定会查清案情,还天下人一个解释。”
“这可是皇室秘闻,一旦昭告天下,皇家的颜面何存?”
“到目前为止,他的目的已经达成。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亲,更是天下之主。没有一个帝王会为了一个儿子断送江山基业。儿子有的是,皇位只有一个,他万万不会再把皇位传到这样一个儿子的手中,这就足够了。”
明语细品着她的话,咂摸出一些深意来,看来这件事情幕后有推手。海公子隐忍多年,此时才发作出来,必是要一举扳倒太子。
这事娘应该事先知情,不光娘知情,爹应该也是知道的。更有可能的是,离京的季元欻也知道。
“皇室秘辛,当真比民间野闻更精彩。这么做真的能把太子拉下来?”
前有季元欻的身世之迷,现有堂堂皇子睡臣妻一事。太子被拉下来后,论长幼轮到的人是齐王殿下。齐王显然不合冷贵妃的意,也不会是柳皇后考虑的人。所以这事还没有完,太子下台不是储君之争的结局。
海公子手中有证据,有海夫人临终前写的血书,还有海大人指证太子的证词,更有海夫人身边的嬷嬷为人证。其中最令人惊心的是,海夫人的血书有关于太子身上某个胎记的记述。
陛下震怒,让人把太子殿下带过来。
太子殿下正在冷贵妃的宫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半点没有一国储君的气度。冷贵妃还是那副淡然平静的样子,仿佛出事的不是自己儿子一般。
“母妃,这次您一定要救儿臣。您要是不管,儿臣就完了…”
冷贵妃幽幽叹一口气,“元景,你让母妃说你什么好?你好生糊涂啊,天下那么多美貌的姑娘,你便是一天睡一个也好过去睡臣子的正妻,你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
“母妃,是那该死的海秦风做局设计的,儿子事先不知情。因着多喝了几杯歇在海家的客房,瞧着一女子近身,儿臣便以为…母妃,这事不能怪儿臣哪。” ↑返回顶部↑
敲鼓的是一名男子,男子素衣孝带,生得十分俊美。
“这不是海侍郎的公子吗?”
“对, 就是海公子。听说海侍郎中了风卧床不起, 难道有什么隐情?”
“一个侍郎病重, 用得着敲这面鼓吗?我看事情必不会简单, 指不定海家有什么天大的冤情。看…宫里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是一个老太监, 而且是陛下身边的太监。那太监看到敲鼓的海公子,显然认了出来,略略吃了一惊。
“敲鼓者何人?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海公子跪地, “微臣海玉林,乃原礼部侍郎海秦风之子。微臣击鼓实为鸣亡母之冤,状告的乃是当朝太子宁元景。太子宁元景觊觎微臣亡母,微臣亡母不堪受辱又惧他身份不敢反抗, 只能含冤受辱自尽身亡。”
百姓哗然, 像一滴水溅进油锅里一般顿时乱炸开来。海公子说的是什么?他说海夫人死的得冤, 还说告的是太子殿下。说是太子殿下强迫了海夫人,海夫人才自尽的?
天哪,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惊天之大秘辛哪。
老太监心下一惊, 眼神微闪,“若咱家记得没错,此事已过去十几年,小海大人为何此时才提及?”
“回公公的话,亡母之死,太子殿下是主犯,微臣的父亲是从犯。”
天哪,居然还有男人为了升官,连正妻都能舍出去的。古往今来,只听说送妾送美人的,没听说过送嫡妻的。可怜海公子摊上这么个父亲,不得不一直隐忍至今,等海大人不行了才敢把冤情大白天下。
老太监目光变得像一把刀,将海玉林带进宫去。
宫门一关,议论之声鼎沸。有人想起那位海夫人,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儿。当年突然病故了,让不少人惋惜。原来是这般缘由,可见那海大人这些年步步高升,都是借了亡妻的光。一个男人升官靠出卖妻子,实在算不上什么男人。
百姓虽惧怕皇权,但极喜探听皇室的秘闻。这样惊天的消息,不到多会儿便像乘了风一般飞进京中各家后院,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谈论纷纷。
明语觉得海公子告的是太子,陛下未必会秉公办审。若是来个当殿灭口,天下人难道还敢指责陛下吗?
锦城公主摇头,“他敲了登闻鼓,又说明了状告原由,此时已传遍开来。陛下不仅不会处置他,且一定会查清案情,还天下人一个解释。”
“这可是皇室秘闻,一旦昭告天下,皇家的颜面何存?”
“到目前为止,他的目的已经达成。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亲,更是天下之主。没有一个帝王会为了一个儿子断送江山基业。儿子有的是,皇位只有一个,他万万不会再把皇位传到这样一个儿子的手中,这就足够了。”
明语细品着她的话,咂摸出一些深意来,看来这件事情幕后有推手。海公子隐忍多年,此时才发作出来,必是要一举扳倒太子。
这事娘应该事先知情,不光娘知情,爹应该也是知道的。更有可能的是,离京的季元欻也知道。
“皇室秘辛,当真比民间野闻更精彩。这么做真的能把太子拉下来?”
前有季元欻的身世之迷,现有堂堂皇子睡臣妻一事。太子被拉下来后,论长幼轮到的人是齐王殿下。齐王显然不合冷贵妃的意,也不会是柳皇后考虑的人。所以这事还没有完,太子下台不是储君之争的结局。
海公子手中有证据,有海夫人临终前写的血书,还有海大人指证太子的证词,更有海夫人身边的嬷嬷为人证。其中最令人惊心的是,海夫人的血书有关于太子身上某个胎记的记述。
陛下震怒,让人把太子殿下带过来。
太子殿下正在冷贵妃的宫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半点没有一国储君的气度。冷贵妃还是那副淡然平静的样子,仿佛出事的不是自己儿子一般。
“母妃,这次您一定要救儿臣。您要是不管,儿臣就完了…”
冷贵妃幽幽叹一口气,“元景,你让母妃说你什么好?你好生糊涂啊,天下那么多美貌的姑娘,你便是一天睡一个也好过去睡臣子的正妻,你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
“母妃,是那该死的海秦风做局设计的,儿子事先不知情。因着多喝了几杯歇在海家的客房,瞧着一女子近身,儿臣便以为…母妃,这事不能怪儿臣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