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怂恿上司造反了 第154节(3 / 4)
太医则说,“如果强制让皇上醒来,对龙体不利。”
“你施针吧,一切自有本王担着。”摄政王知道,以目前的形势,必须新皇醒来,才能把控好方向,他在这方面还差了点。
新皇醒来后,果然没有责怪摄政王和太医,对摄政王吩咐道,“咳咳,派使者去和伊春那边接洽,说我们朝廷愿意和伊春划州而治。将幽州、并州、凉州、冀州划给他们,条件是双方约定进入休战期,三年内不得轻启战端。”
摄政王一愣,“局势已经恶化到了这一步了吗?”直接割让冀州和并州两州以及部分凉州,这也太……
“就我们放在这几处地方的那点兵马,冀州必失,并州也守不住的。”新皇面色如金,病恹恹地说道。王朗的三十万大军,兼顾了防御冀州的责任。如今这三十万兵马没了,如何阻挡幽州大军?
局势变化太快了,摄政王心想。这样一来,大梁十三州,他们就还剩下益州、司隶、荆州、扬州四个州了,不过这四个州,加起来的占地是原来大梁的一半。
“咳咳,快派人去吧。现在我们割让,还有谈判的资本,等对方来拿之后,连谈判的资本都无了。”
摄政王去办了这件事之后,又回到了新皇宫殿,这时他正在喝药。
“皇弟,准备迁都吧。谈判和迁都一事同时进行。”
迁都?摄政王大惊失色,自大梁建国至今,从来没有迁都一说。如果真的要迁都的话,真的是丢尽了杨氏皇家的脸面了。
新皇没理会他这弟弟脸色的变化,他也不想迁都,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司隶与冀州毗邻,他们都城设在司隶并不安全。
“何至于此啊,我们还有六十多万的大军。”
新皇苦笑,“当初我们朝廷还是一百二三十万的军队,伊春才多少,不到十万。现在伊春已经有了超过六十万的兵马了。”原来是四五十万左右,现在并吞了他们派去的一半的朝廷大军,军队人数直接超六十万,即使没有六十万,也有五十万。
其实新皇猜错了,他们伊春军团是并吞了他们派去的一半的朝廷大军没错,但经过挑挑拣拣,只吸收了两万多战士进入后备军,其余的,都让他们卸甲归田了。都四五十的一把年纪了,还出征什么啊?他们伊春军团,超过三十五的都很少了,超过三十八的,压根就没有。四五十岁了,就留在后方干活吧。
摄政王也沉默了,心中不无叹息,当初怎么就让对方坐大了呢?
新皇和他说,“而且你要记住,世界上没有绝对忠诚的军队,当他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会人心思变。”后面这点,新皇叮咛得很认真。
摄政王:也就是说,他们六十多万的大军竟然不一定靠得住吗?
“皇上,咱们能不能让北戎那边出手?”摄政王问,没有希望就给他们创造希望啊。反正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已经做了一次了,也不在乎再来一次。
新皇摇头,“北戎的大汗是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没有南蛮的阿各里好糊弄。”
新皇没说的是,他还有另一层担忧。
******
姚春暖解决了王朗后,和后续大部队汇合时,才知道新皇派了使臣前来,然后对方就是他们的人给扣下了。
听到对方的来意,将领们都兴奋了,划州而治啊,他们竟然做到了让朝廷低头,提出划州而治来止战的提议。而且朝廷一下子割让两州并凉州三郡,不可谓不大手笔。如果这事能成,他们都能分润到功劳呢。
所有人都佩服地看向姚春暖,没办法,在大将军失踪的前提下,朝廷的让步,很大程度是因为她,是眼前这个非同寻常的女子,带领着他们,建立了这一份基业。
在众人都兴奋不已之际,姚春暖心中却满是叹息,她看明白了新皇这么做的用意。
新皇长于大势和平衡,从他们和朝廷的屡次交手中,新皇都有十分正确的预判,决断也非常果决,甚至做了好几次壮士扼腕的决定。现在回头去看,都是极为正确的,如果成了,便能以较小的代价,止住事态的恶化。
从这些看来,新皇不失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难怪在原著中,大梁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还能坚、挺百年,都是他的功劳啊。
可惜,伊春这边,姚春暖和他一样擅长大势。
新皇这次划州而治然后止战的提议也是,新皇直接割让两州三郡,魄力不可谓不大。
但是,从来没有造反只造一半的,造一半的反,都是不长久的,故而,即使新皇做出很大的让步,姚春暖都不准备答应。因为对方答应给的冀州、并州、凉州,于他们而言并不难取得。 ↑返回顶部↑
“你施针吧,一切自有本王担着。”摄政王知道,以目前的形势,必须新皇醒来,才能把控好方向,他在这方面还差了点。
新皇醒来后,果然没有责怪摄政王和太医,对摄政王吩咐道,“咳咳,派使者去和伊春那边接洽,说我们朝廷愿意和伊春划州而治。将幽州、并州、凉州、冀州划给他们,条件是双方约定进入休战期,三年内不得轻启战端。”
摄政王一愣,“局势已经恶化到了这一步了吗?”直接割让冀州和并州两州以及部分凉州,这也太……
“就我们放在这几处地方的那点兵马,冀州必失,并州也守不住的。”新皇面色如金,病恹恹地说道。王朗的三十万大军,兼顾了防御冀州的责任。如今这三十万兵马没了,如何阻挡幽州大军?
局势变化太快了,摄政王心想。这样一来,大梁十三州,他们就还剩下益州、司隶、荆州、扬州四个州了,不过这四个州,加起来的占地是原来大梁的一半。
“咳咳,快派人去吧。现在我们割让,还有谈判的资本,等对方来拿之后,连谈判的资本都无了。”
摄政王去办了这件事之后,又回到了新皇宫殿,这时他正在喝药。
“皇弟,准备迁都吧。谈判和迁都一事同时进行。”
迁都?摄政王大惊失色,自大梁建国至今,从来没有迁都一说。如果真的要迁都的话,真的是丢尽了杨氏皇家的脸面了。
新皇没理会他这弟弟脸色的变化,他也不想迁都,可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司隶与冀州毗邻,他们都城设在司隶并不安全。
“何至于此啊,我们还有六十多万的大军。”
新皇苦笑,“当初我们朝廷还是一百二三十万的军队,伊春才多少,不到十万。现在伊春已经有了超过六十万的兵马了。”原来是四五十万左右,现在并吞了他们派去的一半的朝廷大军,军队人数直接超六十万,即使没有六十万,也有五十万。
其实新皇猜错了,他们伊春军团是并吞了他们派去的一半的朝廷大军没错,但经过挑挑拣拣,只吸收了两万多战士进入后备军,其余的,都让他们卸甲归田了。都四五十的一把年纪了,还出征什么啊?他们伊春军团,超过三十五的都很少了,超过三十八的,压根就没有。四五十岁了,就留在后方干活吧。
摄政王也沉默了,心中不无叹息,当初怎么就让对方坐大了呢?
新皇和他说,“而且你要记住,世界上没有绝对忠诚的军队,当他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就会人心思变。”后面这点,新皇叮咛得很认真。
摄政王:也就是说,他们六十多万的大军竟然不一定靠得住吗?
“皇上,咱们能不能让北戎那边出手?”摄政王问,没有希望就给他们创造希望啊。反正这种事,一回生二回熟,已经做了一次了,也不在乎再来一次。
新皇摇头,“北戎的大汗是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没有南蛮的阿各里好糊弄。”
新皇没说的是,他还有另一层担忧。
******
姚春暖解决了王朗后,和后续大部队汇合时,才知道新皇派了使臣前来,然后对方就是他们的人给扣下了。
听到对方的来意,将领们都兴奋了,划州而治啊,他们竟然做到了让朝廷低头,提出划州而治来止战的提议。而且朝廷一下子割让两州并凉州三郡,不可谓不大手笔。如果这事能成,他们都能分润到功劳呢。
所有人都佩服地看向姚春暖,没办法,在大将军失踪的前提下,朝廷的让步,很大程度是因为她,是眼前这个非同寻常的女子,带领着他们,建立了这一份基业。
在众人都兴奋不已之际,姚春暖心中却满是叹息,她看明白了新皇这么做的用意。
新皇长于大势和平衡,从他们和朝廷的屡次交手中,新皇都有十分正确的预判,决断也非常果决,甚至做了好几次壮士扼腕的决定。现在回头去看,都是极为正确的,如果成了,便能以较小的代价,止住事态的恶化。
从这些看来,新皇不失为一个合格的帝王。难怪在原著中,大梁王朝在他的治理下,还能坚、挺百年,都是他的功劳啊。
可惜,伊春这边,姚春暖和他一样擅长大势。
新皇这次划州而治然后止战的提议也是,新皇直接割让两州三郡,魄力不可谓不大。
但是,从来没有造反只造一半的,造一半的反,都是不长久的,故而,即使新皇做出很大的让步,姚春暖都不准备答应。因为对方答应给的冀州、并州、凉州,于他们而言并不难取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