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3 / 4)
“镇长。”王琮的脸蛋兴奋得发红,他走到穆子期他们面前,一一行礼,又仰起小脸问道,“您说我是去县里还是去市里读书?”
穆子期摸摸他的脑袋,一转眼,当初九岁看起来矮墩墩的小家伙就变成了十三岁的少年,身体抽长,眼睛黑亮,面容沉静,气质和一般的小孩不同,变化极大。
“如果你想的话,那就去市里。嵇城的教育条件更好,去那里说不定能遇到几个和你一样勤奋、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那样更有挑战性。”十三岁上初中,算是正常年龄,不怕被同窗欺负。
当然,他们这一届不同,年龄相差大是正常的,不过有老师看着,王琮又不是那种性格懦弱之人,不怕被人欺负。再者,整个嵇城都是重建的,梅山镇开办学校比一些地方迟一年。八月份,整个嵇城才有初中的学生。
“那镇长,你当初为什么要去县里读啊?”王琮又问道。他和穆子期的关系很好,两人闲聊时就知道穆子期的一些私事,所以很容易就发问。
“我和你的情况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穆子期笑道,内心却不后悔,因为他在县里的中学结交了季无病和严日初,这是值得一生结交的挚友,何其有幸!
王家的情况不同,王琮父母健在,身体康健,勤劳能干,不用他发愁家里的生活。
“那我知道该如何选择了。”王琮若有所思。
“嗯,好好读书。”穆子期拍拍他的肩膀。
*
从王家回来后,穆子期继续忙于公务。与此同时,王琮的事在整个梅山镇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波澜,大家纷纷议论,重点在于王琮的好成绩,还有县衙和镇衙奖励的银两……特别是后者,更让人心生羡慕。
梅山镇的教育工作抓得好,大部分家庭都有小孩进学堂读书,如此一来,家长们对学习成绩就很是关心。最主要的是,不知是谁传出去的消息,穆子期的生平被镇民所知。
于是,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在镇民的眼中,穆子期如今所取得的成就算是不错了,一路读书不花钱,竟然还能给家里人挣钱。同是流民出身,这才几年?一跃就成为大夏朝的官员,尽管只是个镇长,可手底下还管着几千号人呢,而且看起来前程是光明的。
见状,穆子期对于大家私底下的议论视若无睹,当做没听到,他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在其他事情上。
这段时间正是青梅成熟的季节,镇衙的一部分人手都在跟踪这件事情。有几个村民的青梅树管理得好,当初他们还特意到福省那边购买树苗,经过三年的精心打理,今年有部分果树开始挂果了。
今年和往年不同,今年他们镇的咸梅干准备卖给自动上门收购的陶靳,对方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从府衙辞职了,准备从商,这是他一直感兴趣的事情。
“为了让我爹娘同意,我可是费了不少口舌,连茶水都喝了两缸。”陶靳一脸的不堪回首,转而又得意地扬眉,“幸好我儿子争气,他聪明机灵,我父亲从他身上看到了将来念大学的希望,打算重点培养他,要不然我还不那么容易脱身。”他就是不喜欢官场上的束缚。
穆子期失笑,不过他能理解陶父,毕竟在世人眼中,就算在府衙做一名吏员,那也是官面上的人,觉得有很大的权力。商人就算如今的地位提高,皇帝本人就是大商人出身,仍然会觉得可惜。
“起码你爹没打你。”他安慰道。
“谁说没打?”陶靳摇摇折扇,很不服气,“第一次提的时候他简直是不敢置信,随手就抓起鸡毛禅子要打我。我本来想跑的,转头一看,我爹那么胖,我怕他摔倒,这才乖乖站在原地不动。”
他伸出手掌比划了个数字,“结果我在床上足足躺了两天。”
穆子期斜睨着他,不相信:“我不信,就一个鸡毛禅子怎么可能受伤那么重?”
陶靳理直气壮地回答:“他不小心打在我的脸上,留下两道红痕,我可不敢带着这样的伤口去上值。”万一被别人说家里的葡萄架倒了,那多没面子?
穆子期恍然大悟。说来奇怪,在高中时,他和陶靳的关系只是一般,要不是陶靳比其他同学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和大多数的同学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可能会更陌生一些。
他对陶靳最深的印象,一是对方总是跟在崔世松和孟明苇身边,二是当初他和季无病带着家人到明州府看球赛时,对方让人送过来的那几杯果汁和一些吃的小零食。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对方很会做人。
没想到等他们毕业,再联系上时,关系却慢慢地变好,这次他成亲,陶靳同样帮了不少忙,他们家采买的东西大都是在陶家的商铺买的,价格有折扣,省了一笔钱。
这次陶靳来梅山镇投资开青梅加工作坊,他是欢迎的。当然,在他的劝说,对方最终在平福县郊外安家落户,因为自从去年其他兄弟镇的官员来这里参观过,又有县衙牵头,其他乡镇也陆陆续续有人种植青梅树,所以把作坊放在县里是比较合适的。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到青梅山去查看采摘情况。至于价格问题,当然不是穆子期和陶靳决定,自然有手底下的人去商谈,到时他们看过,如果同意就行了。
“你们这里的青梅果大核小,吃起来肉厚质脆,我看用来酿青梅酒很不错,我打算今年酿造一批。”陶靳从树上摘下一枚色泽翠绿的青梅果,咬了一口后就笑道。
穆子期见他酸得眉头都皱了,嘴里还说着这样的话,很是佩服:“那是当然,从去年开始,我就专门请了人来培训,从种植、嫁接、养护、喷药施肥、除草除虫和采摘,都是经过精心管理,要不然今年的青梅果能长得那么好吗?” ↑返回顶部↑
穆子期摸摸他的脑袋,一转眼,当初九岁看起来矮墩墩的小家伙就变成了十三岁的少年,身体抽长,眼睛黑亮,面容沉静,气质和一般的小孩不同,变化极大。
“如果你想的话,那就去市里。嵇城的教育条件更好,去那里说不定能遇到几个和你一样勤奋、成绩差不多的同学,那样更有挑战性。”十三岁上初中,算是正常年龄,不怕被同窗欺负。
当然,他们这一届不同,年龄相差大是正常的,不过有老师看着,王琮又不是那种性格懦弱之人,不怕被人欺负。再者,整个嵇城都是重建的,梅山镇开办学校比一些地方迟一年。八月份,整个嵇城才有初中的学生。
“那镇长,你当初为什么要去县里读啊?”王琮又问道。他和穆子期的关系很好,两人闲聊时就知道穆子期的一些私事,所以很容易就发问。
“我和你的情况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穆子期笑道,内心却不后悔,因为他在县里的中学结交了季无病和严日初,这是值得一生结交的挚友,何其有幸!
王家的情况不同,王琮父母健在,身体康健,勤劳能干,不用他发愁家里的生活。
“那我知道该如何选择了。”王琮若有所思。
“嗯,好好读书。”穆子期拍拍他的肩膀。
*
从王家回来后,穆子期继续忙于公务。与此同时,王琮的事在整个梅山镇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波澜,大家纷纷议论,重点在于王琮的好成绩,还有县衙和镇衙奖励的银两……特别是后者,更让人心生羡慕。
梅山镇的教育工作抓得好,大部分家庭都有小孩进学堂读书,如此一来,家长们对学习成绩就很是关心。最主要的是,不知是谁传出去的消息,穆子期的生平被镇民所知。
于是,成功的例子摆在那里。在镇民的眼中,穆子期如今所取得的成就算是不错了,一路读书不花钱,竟然还能给家里人挣钱。同是流民出身,这才几年?一跃就成为大夏朝的官员,尽管只是个镇长,可手底下还管着几千号人呢,而且看起来前程是光明的。
见状,穆子期对于大家私底下的议论视若无睹,当做没听到,他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在其他事情上。
这段时间正是青梅成熟的季节,镇衙的一部分人手都在跟踪这件事情。有几个村民的青梅树管理得好,当初他们还特意到福省那边购买树苗,经过三年的精心打理,今年有部分果树开始挂果了。
今年和往年不同,今年他们镇的咸梅干准备卖给自动上门收购的陶靳,对方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从府衙辞职了,准备从商,这是他一直感兴趣的事情。
“为了让我爹娘同意,我可是费了不少口舌,连茶水都喝了两缸。”陶靳一脸的不堪回首,转而又得意地扬眉,“幸好我儿子争气,他聪明机灵,我父亲从他身上看到了将来念大学的希望,打算重点培养他,要不然我还不那么容易脱身。”他就是不喜欢官场上的束缚。
穆子期失笑,不过他能理解陶父,毕竟在世人眼中,就算在府衙做一名吏员,那也是官面上的人,觉得有很大的权力。商人就算如今的地位提高,皇帝本人就是大商人出身,仍然会觉得可惜。
“起码你爹没打你。”他安慰道。
“谁说没打?”陶靳摇摇折扇,很不服气,“第一次提的时候他简直是不敢置信,随手就抓起鸡毛禅子要打我。我本来想跑的,转头一看,我爹那么胖,我怕他摔倒,这才乖乖站在原地不动。”
他伸出手掌比划了个数字,“结果我在床上足足躺了两天。”
穆子期斜睨着他,不相信:“我不信,就一个鸡毛禅子怎么可能受伤那么重?”
陶靳理直气壮地回答:“他不小心打在我的脸上,留下两道红痕,我可不敢带着这样的伤口去上值。”万一被别人说家里的葡萄架倒了,那多没面子?
穆子期恍然大悟。说来奇怪,在高中时,他和陶靳的关系只是一般,要不是陶靳比其他同学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和大多数的同学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可能会更陌生一些。
他对陶靳最深的印象,一是对方总是跟在崔世松和孟明苇身边,二是当初他和季无病带着家人到明州府看球赛时,对方让人送过来的那几杯果汁和一些吃的小零食。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对方很会做人。
没想到等他们毕业,再联系上时,关系却慢慢地变好,这次他成亲,陶靳同样帮了不少忙,他们家采买的东西大都是在陶家的商铺买的,价格有折扣,省了一笔钱。
这次陶靳来梅山镇投资开青梅加工作坊,他是欢迎的。当然,在他的劝说,对方最终在平福县郊外安家落户,因为自从去年其他兄弟镇的官员来这里参观过,又有县衙牵头,其他乡镇也陆陆续续有人种植青梅树,所以把作坊放在县里是比较合适的。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到青梅山去查看采摘情况。至于价格问题,当然不是穆子期和陶靳决定,自然有手底下的人去商谈,到时他们看过,如果同意就行了。
“你们这里的青梅果大核小,吃起来肉厚质脆,我看用来酿青梅酒很不错,我打算今年酿造一批。”陶靳从树上摘下一枚色泽翠绿的青梅果,咬了一口后就笑道。
穆子期见他酸得眉头都皱了,嘴里还说着这样的话,很是佩服:“那是当然,从去年开始,我就专门请了人来培训,从种植、嫁接、养护、喷药施肥、除草除虫和采摘,都是经过精心管理,要不然今年的青梅果能长得那么好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