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王决定下来的事情绝不允许更改,所以这件事情就这样尘埃落定了?从两人刚刚的对话中,似乎已经早就料定了邶国大军的进攻,而且他们似乎已经有了对付的方法。
  虽然他们没有说出整个计划,可是王子盱在看到两人笃定的神情时,心中已经不太担心了。卫相国说这场赌局确定会赢,那就说明已经拿捏住了。
  至于秦国用什么方法,又哪里来的兵将来对抗邶国大军,这就不是他能操心的了。他还是将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吧。
  大王要前往迎敌,将王都事物交给他,他接下来又有得忙了。
  辞别大王出来,王子盱还糊里糊涂,大王与卫相国,给他的感觉,怎么不太对劲儿啊?
  第187章
  一道王令从王都四散而出, 整个秦国哗然。这是一道征兵令,如今邶国大军正向着秦国而来,秦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此番国难,正需要上下齐心, 共度难关。故而征集兵卒, 与秦王并肩作战, 共卫大秦。
  西秦大地上沸腾了。
  “孩儿就此拜别父母,此番定然会将邶国大军抵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入侵半步。”收拾起行囊, 就此拜别。
  母亲眼中含泪,父亲满脸欣慰, “好孩子,一定要多杀几个敌人, 让人知道, 我们老秦人不是好惹的。”
  “父亲放心, 为了家国,孩儿定不辱命。”
  母亲擦了泪, “孩子,娘不求你光宗耀祖, 一定要平安归来。”
  也有父子兄弟一起背上行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年年训练,不就是为了拿起刀枪的那一刻吗。
  如今的秦国可不比以前, 眼看着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他们如何能容许被人破坏掉?任何人,只要敢打秦国的主意, 他们绝不会放过。
  今日秦国有难, 正应该奋起抗敌之际, 谁都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连他们的大王都亲自前往战场,谁还有理由不出一把力?
  这些年来,朝廷花费财力,让他们每年训练,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现在机会总算来了,光宗耀祖,改换门楣就在今朝。
  不得不说,卫苏的这个法子实在是好,不仅训练了作战能力,还灌输了爱国爱家的思想。以前百姓哪里懂得这些大义凛然的东西?现在他们说话,三句不离国乃大家,保大家才有小家,有国才有家之类的话。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军功制。人皆有私心,谁人不想建功立业,谁人不想光宗耀祖?以前是没有门路,祖祖辈辈只能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现在大王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让人人都有进身之阶,怎么能不抓住机会?
  只要上了战场,杀敌得功勋,朝廷就会根据自己的功劳进行奖励。如此激励之下,大家都愿意上战场奋勇杀敌,所以这一次,大王征兵的召令一出,底下的百姓都纷纷响应起来。
  召令分发至秦国各处乡镇,每个乡镇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征召百姓入伍。然后再送往前线,只要是入伍的人,每人都会得到一笔偿银安家。
  兰芜县的齐逞县令自然也接到朝廷的征兵令,看到上面的要求,他不禁头疼。让百姓自愿报名入伍,这能成吗?历来哪次的从军征召令不是强制性的?即便如此,还有百姓躲兵役的。
  秦国这几年休养生息,眼看着日子好过一点了,没想到又有了这事儿。唉!底下的小官是不可能知道朝中大佬的商议决断的,命令下来了,自然就要遵从。只希望度过此次难关,秦国能蜕变吧,毕竟对方可是邶国,秦国这一次很难啊!
  看看,事到临头朝廷才紧急征兵。虽说这几年每年都有组织人手训练作战能力,可到底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并没有上过战场。这样的新军抵挡得住邶国大军吗?
  不管怎样,朝廷的命令还是得照做。将召令颁布下去,他还在焦虑自己要怎么苦口婆心劝说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入伍。只是没想到告示才张贴出去半晌,就有人过来问询了。
  听到这个消息,齐逞连忙出去,他倒要看看百姓对征兵入伍的看法。
  来的人是个络腮胡汉子,肩上扛着锄头,光着脚,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上面粘满了泥土。很显然,这是刚从地里过来的。
  他叫张贵,很老实的一个人。看了齐逞,憨憨一笑,有些手脚无措,“俺,听说要征兵入伍了,过,过来报名。”
  他还在田地里,就看到衙门的差吏去各乡贴告示,正好里面有人他认识,打了个招呼,就说起了这事儿。差吏走后,他想了想,连家都来不及回,就直接奔着县衙来了。
  “这是征兵,一旦入伍就是兵卒了,马上就要去战场打仗的,不是儿戏。你确定想好了吗?这是自愿的,只要报名,马上就能领安家银子,但是却也再不能反悔了啊。”齐逞提醒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