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3 / 4)
“混小子。”程夫人破涕为笑,推他一把,“快去沐浴更衣,别不修边幅地进宫面圣。回来再说话。”
。
怡君今日赶早回了娘家。
廖大太太、廖大老爷见她没带天赐来,不免有些失望,异口同声:“我的外孙呢?”
怡君笑着解释:“你们二姑爷不定何时就进京了,这几日我就想把天赐留在家里。过三两日,父子俩一定会过来给你们请安的。”
夫妇二人释然。
怡君打趣他们:“再说了,你们现在不是有白白胖胖的孙儿了么?我们家天赐得往后排了。”
“胡扯。”廖大太太笑着戳了戳她眉心,“手心手背都一样,我都疼。尤其天赐那样的小人精,任谁都疼不够。”
廖大老爷笑容爽朗,抬手指着怡君,“数她矫情,总说这种没良心的话。”
“是啊,数我又矫情又没良心,还贪心。”怡君笑着对父亲说,“您上回说要赏我的墨,今儿我可得拿到手才走。”
“早给你备好了。”廖大老爷笑意更浓,知道小女儿又把作画这喜好捡了起来,闲来得了好墨、好颜料,都会赏了她。
“那我就放心了。”怡君笑着指一指夏荷捧着的大包小包,转头对母亲道,“我没让我婆婆一道来,她给我嫂嫂和您挑选出了这些补品,放您这儿吧,回头你们婆媳俩看着分了。”又指一指款冬手里的锦匣,“这是她的贺礼。晚一些,三爷和我两个妯娌就到了。”如今是她主持中馈,这些亲戚间的走动,婆婆出不出面都可随心。
廖大太太不难理解小女儿的用心,理由与天赐留在家中一样。“理应如此。”她由衷地说。
孙氏笑盈盈走进门来,给公婆行礼,与怡君见礼。她因为程府、程询的缘故,对作为程家长媳的怡君,总是存着一份敬重、谨慎。
说笑一阵子,廖大老爷去外院应承前来的亲友,内宅也有女眷陆续到来,怡君帮母亲、嫂嫂应承宾客。
蒋家太夫人也带着儿媳、孙媳妇来了。因为是娘家的喜事,廖大太太又亲自前去邀请,廖书颜便没循例以孀居的身份回避这种场合,高高兴兴前来。
董夫人与董大奶奶也前来捧场。怡君神色如常地跟婆媳两个寒暄,廖大太太、廖书颜却平添三分冷淡——董夫人曾到怡君面前找茬生事,虽说从未得逞,但她们瞧着这人,怎么都不顺眼。
午间宴席之后,廖书颜寻到怡君,问:“天赐呢?怎么也不带来?”
怡君没正形,“把他关在家里几日,就瞧瞧您想不想他。真想了,就去家里看他。”
“不是已经开蒙了么?”廖书颜道,“我哪儿知道他何时得空。”
“什么开蒙啊,”怡君汗颜,“我和修衡胡乱教他些东西罢了。”
廖书颜却道:“你们胡乱教着,就比坐馆先生强百倍。”
“怎么可能。”怡君笑道,“对这样的孩子,知行更懂得分寸,还是要等他回来悉心教导。”
廖书颜拍拍她的手臂,“跟姑母说句实话,跟前两个小神童,是何感受?”
怡君笑容明艳,“时常引以为荣,亦时常战战兢兢,生怕照顾不周。”
廖书颜笑起来。
款冬满脸喜色地寻过来,“大爷已经回来,这会儿进宫面圣去了。”
怡君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双眼愈发明亮,灿若星辰。
廖书颜亦是满脸喜色,转头对怡君道:“要不要早些回去?”
“那怎么行。”怡君笑着摆一摆手,“大喜的日子,我怎么能中途离开。况且,进宫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的。”又叮嘱款冬,“除非外院获悉,不然别声张。”今日嫂嫂、侄儿是焦点,这消息一传出,人们的注意力便会转移,不亚于抢风头。 ↑返回顶部↑
。
怡君今日赶早回了娘家。
廖大太太、廖大老爷见她没带天赐来,不免有些失望,异口同声:“我的外孙呢?”
怡君笑着解释:“你们二姑爷不定何时就进京了,这几日我就想把天赐留在家里。过三两日,父子俩一定会过来给你们请安的。”
夫妇二人释然。
怡君打趣他们:“再说了,你们现在不是有白白胖胖的孙儿了么?我们家天赐得往后排了。”
“胡扯。”廖大太太笑着戳了戳她眉心,“手心手背都一样,我都疼。尤其天赐那样的小人精,任谁都疼不够。”
廖大老爷笑容爽朗,抬手指着怡君,“数她矫情,总说这种没良心的话。”
“是啊,数我又矫情又没良心,还贪心。”怡君笑着对父亲说,“您上回说要赏我的墨,今儿我可得拿到手才走。”
“早给你备好了。”廖大老爷笑意更浓,知道小女儿又把作画这喜好捡了起来,闲来得了好墨、好颜料,都会赏了她。
“那我就放心了。”怡君笑着指一指夏荷捧着的大包小包,转头对母亲道,“我没让我婆婆一道来,她给我嫂嫂和您挑选出了这些补品,放您这儿吧,回头你们婆媳俩看着分了。”又指一指款冬手里的锦匣,“这是她的贺礼。晚一些,三爷和我两个妯娌就到了。”如今是她主持中馈,这些亲戚间的走动,婆婆出不出面都可随心。
廖大太太不难理解小女儿的用心,理由与天赐留在家中一样。“理应如此。”她由衷地说。
孙氏笑盈盈走进门来,给公婆行礼,与怡君见礼。她因为程府、程询的缘故,对作为程家长媳的怡君,总是存着一份敬重、谨慎。
说笑一阵子,廖大老爷去外院应承前来的亲友,内宅也有女眷陆续到来,怡君帮母亲、嫂嫂应承宾客。
蒋家太夫人也带着儿媳、孙媳妇来了。因为是娘家的喜事,廖大太太又亲自前去邀请,廖书颜便没循例以孀居的身份回避这种场合,高高兴兴前来。
董夫人与董大奶奶也前来捧场。怡君神色如常地跟婆媳两个寒暄,廖大太太、廖书颜却平添三分冷淡——董夫人曾到怡君面前找茬生事,虽说从未得逞,但她们瞧着这人,怎么都不顺眼。
午间宴席之后,廖书颜寻到怡君,问:“天赐呢?怎么也不带来?”
怡君没正形,“把他关在家里几日,就瞧瞧您想不想他。真想了,就去家里看他。”
“不是已经开蒙了么?”廖书颜道,“我哪儿知道他何时得空。”
“什么开蒙啊,”怡君汗颜,“我和修衡胡乱教他些东西罢了。”
廖书颜却道:“你们胡乱教着,就比坐馆先生强百倍。”
“怎么可能。”怡君笑道,“对这样的孩子,知行更懂得分寸,还是要等他回来悉心教导。”
廖书颜拍拍她的手臂,“跟姑母说句实话,跟前两个小神童,是何感受?”
怡君笑容明艳,“时常引以为荣,亦时常战战兢兢,生怕照顾不周。”
廖书颜笑起来。
款冬满脸喜色地寻过来,“大爷已经回来,这会儿进宫面圣去了。”
怡君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双眼愈发明亮,灿若星辰。
廖书颜亦是满脸喜色,转头对怡君道:“要不要早些回去?”
“那怎么行。”怡君笑着摆一摆手,“大喜的日子,我怎么能中途离开。况且,进宫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的。”又叮嘱款冬,“除非外院获悉,不然别声张。”今日嫂嫂、侄儿是焦点,这消息一传出,人们的注意力便会转移,不亚于抢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