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办酒这日,她也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眷,她妈妈这边的亲眷,以及她爸爸这边的亲眷,除了老一辈的还认识,年轻的基本上都不认识了。
  按照刘芳晓的说法,就是以后碰着了,成了朋友,估计都不晓得家里还有亲戚关系。
  ”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晚安~~
  第73章
  刘老实如今对刘芳晓越好, 刘芳晓越容易回想到自己当初一个人在乡下务农时候的孤苦日子。刚开始下乡,不认识人, 不会干农活,甚至听不大懂当地的方言, 自己就跟个傻子似的, 累的团团转,但实际上还是在给人拖后腿。
  那段日子, 累,茫然,孤单, 想家, 仿佛所有感情一下子都放大了似的。
  那个时候, 感觉自己跟个丧家犬似的, 被所有人抛弃了,若不是当初有燕子姐姐一旁鼓励, 自己本身也不服输, 只怕自己早就崩溃了。
  日子久了, 乡下反而是她的家, 至于海城, 不过是个出生地罢了。
  她已经很努力的告诉自己,不要去计较亲情方面的得失,不要去想自己是不是被抛弃,正如苏轼定风波那首词一样,此心安处是吾乡, 努力的适应下乡的生活。
  可是如今又是怎么回事呢,她爸反而对她比以前好了,她都不知道她爸这样做是为了补偿,还是为了更好的压榨她。
  她现在跟本无法正常的,简简单单的去享受她爸对她的好。
  刘老实除了金钱上弥补自己闺女,感情上也不断的关心自家女儿。因着刘芳晓不大愿意跟他说话,基本上他问十句,闺女才会回答个一句,而且基本上是嗯,或者奥。
  不得其法,刘老实只能找女婿蒋爱国问话,一来问问闺女这些年在外头过的如何,二来呢,也是想观察观察这个女婿到底怎么样。
  红红对闺女是不大好,但是有一点刘老实也是赞成的,就闺女的品貌在海城怎么样也能找到个好男人的,不一定非得留在乡下。如今国家也放开了,他这边动动关系,闺女的户籍还是能再调回来的。
  总归,刘老实虽然也不大瞧的上蒋爱国乡下人的身份,但他比薛红红藏的深,总归面上是瞧不出来他是怎么想的。
  就蒋爱国这边感觉,刘老实就是普通一老头,话里话外是自己当年错了,如今临老了想闺女了,想要弥补。虽不晓得真假,不过就目前看来,的确是有心弥补。
  不过现在如何不论,以前的确是过分了些。
  既然刘老实想要知道自己闺女在乡下的生活,蒋爱国自然一丝不落的告诉他。别的不说,只说刘芳晓刚到乡下,说她吃不惯饭菜,听不懂方言,不会使用锄头镰刀,割稻子把手给割了,下秧苗的时候被蚂蟥吸血,再不就是大夏天做农活热的脸蜕皮,人都晕过去了。
  这些都是实情,刚开始的时候,刘芳晓就是个娇滴滴的城市小闺女,种种不适应,光水土不服就把肚子给弄坏了,愣是拉肚子好久。
  蒋爱国就这么按着时间顺序往下讲,讲的越细致,刘老实这心里越难受。自家闺女打小就没下过地,他们住在海城市里,他跟淑芬的工资都还算可以,至少吃喝不愁,并不是那么辛苦,跟别人比不上,但至少不要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忙活。
  听着蒋爱国的叙述,刘老实脑海里全是闺女小小的身影淹没在庄稼中间。
  “都是我的错啊。哎!”刘老实长叹一声道。
  “后来呢,后来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晓晓就是下放到我们村子的,日子久了,自然就认识了。我当时一眼就瞅上晓晓,追了好久才追上的。后来政策松动,我们村上的知青都走光了,可担心死我了,害怕晓晓也跟着走。好在晓晓没走,不然我哪里能有这么好的媳妇。“蒋爱国接着说道。
  这追媳妇的过程自然是不用说的,真让蒋爱国说,他还真记不大清楚了,毕竟是两辈子的记忆了。
  蒋爱国这边感谢刘老实没帮着闺女签户口,只听的刘老实难受的要死,他这女婿别的毛病还没看出来,但是有一点,说话太戳人心窝子了,一点儿人情世故都不通。
  “是啊,也是你们的缘分,后来呢?”刘老实艰难的吞了口唾沫,缓了个口气,继续问道。
  “后来我和晓晓就成婚啦。孩子也有两个了。”蒋爱国继续回道。咦,好像到现在他们两口子都没跟长辈说孩子的事儿呢。
  “孩子,你们都有孩子了,也对,84年成婚的,是该有孩子了。”刘老实一听蒋爱国说自己闺女都给他生外孙子外孙女了,一下子没反映过来,吓了一跳,但再仔细一算,都三年了,是该有孩子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