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小锦鲤 第144节(1 / 4)
尖锐的女声拖长了尾调,透着昭然若揭的讽意:“宁王红口白牙,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倘若这普天之下的罪人都学您那未婚妻, 说失忆就失忆, 还要什么公道王法?”
群英殿里原本寂静无声, 太后这句讥讽像一把尖刀, 划破了凝滞的气氛。朝臣面面相觑, 北越使臣索性小声议论起来。
皇帝的面色亦是不好看:“宁王,你说过阮秋色醒来便会给我们一个交代——这便是你给朕的交代?”
“回皇上,阮秋色失忆确有其事, 臣亦是始料未及。”卫珩站得笔直,只垂首道, “她伤及头颅,眼下只将自己当做十岁孩童,臣恐其御前无状,便没将她带来。至于承诺给陛下的交代……”
他顿了顿才道:“臣相信阮秋色绝不会做出谋害公主之举。她无法当堂为自己申辩,然而此案疑点颇多,请陛下宽容些时日, 臣定会让昨夜的真相水落石出。”
“哀家怎么觉得, 宁王这是想拖延时间呐?”太后幽幽道,“阮秋色犯案证据确凿,便是给了你时间,又能查出什么?万一你那未婚妻趁机逃了,你让皇上如何向北越国君交代呢……”
“要判定一桩案子,被害者、犯人、证人证物和犯案动机缺一不可。”卫珩不卑不亢道,“眼下公主下落不明,尚有寻到的可能;阮秋色亦没有谋害公主的动机, 太后何必急着定她的罪名?”
“怎么没有动机?”太后眉毛一挑,“在座皆知,昭鸾公主此番出使是为寻心上人。这些日子她接触过的男子不外乎你与裴世子,晚宴上她说那人已经寻到,又并非裴世子,不就只能是你宁王了吗?公主既属意于你,阮秋色因妒生恨,这动机还不充分?”
卫珩似是觉得无稽,哂笑一声才道:“太后说笑了。我没有得公主垂青的本事,这些日子亦与公主甚少交集。明眼人都看得出公主究竟对谁有意,女儿家面薄,不愿当众承认罢了。”
“你说没有便没有?”太后嘲道,“宴上公主可是亲口否了裴昱,宁王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昭鸾近来日日去纠缠的人是裴昱,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太后所言非虚,况且眼下除了阮秋色,又没有别的嫌疑人……
正犹豫着,却听那北越三皇子道:“要证明这个倒也不难。我听昭鸾说起过,她那恩人身上有个印记……”
听到这里,卫珩心里陡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果然三皇子下一句便是:“当年那人为了救昭鸾,小腿曾被狼咬伤过。既然此案事关重大,我想这一点也该查验清楚,方知阮秋色有无动机。”
皇帝自然没什么异议,便同卫珩商量:“那便……”
卫珩的眼睫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记。
数年前那夜的记忆从脑海中翻卷而过——北境的狂风,双目莹绿的狼群,跌跌撞撞狂奔的少女……
那把玄铁长刀他使得不顺,才让狼群有了可乘之机。头狼的犬牙深陷进皮肉的瞬间,少女的尖叫划破长空,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刺耳——
当年救下昭鸾的人,是他。
那本就是顺手之举,回营后将不称手的宝刀赠与裴昱,这件事就此翻篇,再没想起过。
直到前些时候,阮秋色为了此事纠结不已,他才从记忆中搜刮出这段过往。当时为免她胡思乱想,他矢口否认,轻易搪塞了过去。
是以阮秋色自始至终不知道昭鸾要找的人便是他,可一旦验明正身,她百口莫辩。
卫珩深吸了口气,好似做了什么决定。
“此案涉及两国邦交,的确关系重大。”他抬头直视着皇帝道,“阮秋色将为臣一体同心之妻,倘若真与此案有关,臣亦不能撇清干系。因而恳请陛下允我五日,若是无法证明阮秋色的清白,臣愿与她共同承担谋害公主之罪责。”
“这样的交代,不知皇上和三皇子能否接受?”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皇帝不由得一愣:“谋害公主……可是死罪。”
“是。”卫珩平静道,“臣亦坚信阮秋色清白无辜。”
三皇子与北越使团众臣交换了眼神,也都无异议——卫珩身为亲王,又是声名远扬的大理寺卿,他既然赌上自身性命来查此案,五日之期倒不是等不得。
至于方才提到的作案动机,反被卫珩这一通陈词衬托成了细枝末节,便也没有再提。
“想不到宁王竟是这样的痴情种子,哀家倒是有些感动。”太后幽幽地叹了句,“你既然有如此担当,那哀家与皇帝便拭目以待,看你能查出什么来。”
她说着便扶着身侧温筠的手,不紧不慢地步下高台,往殿外行去。路过卫珩身边时,忽然压低声音,含着笑意说了句:“宁王可听过‘情深不寿’的道理?说是痴情的人,都活不长呢。” ↑返回顶部↑
群英殿里原本寂静无声, 太后这句讥讽像一把尖刀, 划破了凝滞的气氛。朝臣面面相觑, 北越使臣索性小声议论起来。
皇帝的面色亦是不好看:“宁王,你说过阮秋色醒来便会给我们一个交代——这便是你给朕的交代?”
“回皇上,阮秋色失忆确有其事, 臣亦是始料未及。”卫珩站得笔直,只垂首道, “她伤及头颅,眼下只将自己当做十岁孩童,臣恐其御前无状,便没将她带来。至于承诺给陛下的交代……”
他顿了顿才道:“臣相信阮秋色绝不会做出谋害公主之举。她无法当堂为自己申辩,然而此案疑点颇多,请陛下宽容些时日, 臣定会让昨夜的真相水落石出。”
“哀家怎么觉得, 宁王这是想拖延时间呐?”太后幽幽道,“阮秋色犯案证据确凿,便是给了你时间,又能查出什么?万一你那未婚妻趁机逃了,你让皇上如何向北越国君交代呢……”
“要判定一桩案子,被害者、犯人、证人证物和犯案动机缺一不可。”卫珩不卑不亢道,“眼下公主下落不明,尚有寻到的可能;阮秋色亦没有谋害公主的动机, 太后何必急着定她的罪名?”
“怎么没有动机?”太后眉毛一挑,“在座皆知,昭鸾公主此番出使是为寻心上人。这些日子她接触过的男子不外乎你与裴世子,晚宴上她说那人已经寻到,又并非裴世子,不就只能是你宁王了吗?公主既属意于你,阮秋色因妒生恨,这动机还不充分?”
卫珩似是觉得无稽,哂笑一声才道:“太后说笑了。我没有得公主垂青的本事,这些日子亦与公主甚少交集。明眼人都看得出公主究竟对谁有意,女儿家面薄,不愿当众承认罢了。”
“你说没有便没有?”太后嘲道,“宴上公主可是亲口否了裴昱,宁王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昭鸾近来日日去纠缠的人是裴昱,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太后所言非虚,况且眼下除了阮秋色,又没有别的嫌疑人……
正犹豫着,却听那北越三皇子道:“要证明这个倒也不难。我听昭鸾说起过,她那恩人身上有个印记……”
听到这里,卫珩心里陡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果然三皇子下一句便是:“当年那人为了救昭鸾,小腿曾被狼咬伤过。既然此案事关重大,我想这一点也该查验清楚,方知阮秋色有无动机。”
皇帝自然没什么异议,便同卫珩商量:“那便……”
卫珩的眼睫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记。
数年前那夜的记忆从脑海中翻卷而过——北境的狂风,双目莹绿的狼群,跌跌撞撞狂奔的少女……
那把玄铁长刀他使得不顺,才让狼群有了可乘之机。头狼的犬牙深陷进皮肉的瞬间,少女的尖叫划破长空,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刺耳——
当年救下昭鸾的人,是他。
那本就是顺手之举,回营后将不称手的宝刀赠与裴昱,这件事就此翻篇,再没想起过。
直到前些时候,阮秋色为了此事纠结不已,他才从记忆中搜刮出这段过往。当时为免她胡思乱想,他矢口否认,轻易搪塞了过去。
是以阮秋色自始至终不知道昭鸾要找的人便是他,可一旦验明正身,她百口莫辩。
卫珩深吸了口气,好似做了什么决定。
“此案涉及两国邦交,的确关系重大。”他抬头直视着皇帝道,“阮秋色将为臣一体同心之妻,倘若真与此案有关,臣亦不能撇清干系。因而恳请陛下允我五日,若是无法证明阮秋色的清白,臣愿与她共同承担谋害公主之罪责。”
“这样的交代,不知皇上和三皇子能否接受?”
他这话说得掷地有声,皇帝不由得一愣:“谋害公主……可是死罪。”
“是。”卫珩平静道,“臣亦坚信阮秋色清白无辜。”
三皇子与北越使团众臣交换了眼神,也都无异议——卫珩身为亲王,又是声名远扬的大理寺卿,他既然赌上自身性命来查此案,五日之期倒不是等不得。
至于方才提到的作案动机,反被卫珩这一通陈词衬托成了细枝末节,便也没有再提。
“想不到宁王竟是这样的痴情种子,哀家倒是有些感动。”太后幽幽地叹了句,“你既然有如此担当,那哀家与皇帝便拭目以待,看你能查出什么来。”
她说着便扶着身侧温筠的手,不紧不慢地步下高台,往殿外行去。路过卫珩身边时,忽然压低声音,含着笑意说了句:“宁王可听过‘情深不寿’的道理?说是痴情的人,都活不长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