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3 / 4)
第371章 气象新(二)
四月暮春时分, 阳光明媚, 御花园里各色花朵都开了,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宫女们拿了网兜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欢笑声在园中飘荡,此起彼伏,听上去就如串串铃铛掉落在地上, 叮叮咚咚的一片。
张太后带着一群姑姑宫女漫步走在御花园里,眼前景色迷人,耳边欢声笑语,她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看了看那边开得正盛的牡丹花, 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媳妇儿来:“青萝,你去宁欣宫将皇后请过来。”
大好春光,有个懂花草的媳妇陪着赏花,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没多久青萝带着一个宫女来复命:“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今日出宫去了。”
张皇后吃了一惊:“出宫去了?怎么又出去了?”
那宫女半屈着膝不敢站直身子:“是受皇上委托出宫去了。”
娘娘出去之前特地交代了宫中人等,若是太皇太后或者太后娘娘过来相请,务必要说是皇上所托出宫去了——娘娘聪明得很, 若是说自己有事要出去,太皇太后与太后娘娘少不得会要念叨她,将皇上的牌子抬出来,自然就能护得自己周全。
皇上?皇上样样都听娘娘的,即便娘娘没跟皇上说, 皇上也会点头说他早就知道了。
“唉,怎么又出宫去了!皇上有什么事儿非得让秀珍出宫去?”张太后有些不解,媳妇这个皇后做得可真是清闲,比她那时候日子好过多了。
想当年她被册立为皇后,第二日起便要打理六宫事务,一大早嫔妃们便蜂拥前来来请安问好,期间少不了有些不睦的人直接在她明月宫里各种对面针锋相对,光是处理这些事情都够叫她头痛的。
六宫事务不仅仅是处理妃嫔关系,各宫有什么大小事务都会呈报上来由她定夺,就连皇上的一日三餐都还得她与御膳房一起协商议定。逢着大小节日,她都还得亲身躬行的将一切安排妥当,忙得连歇息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她与周世宗闹翻,她伤心绝望,撒手不管,大小事务都是宫中姑姑替她做了去,她每日专心念佛,专心思念那个刚刚出生便与她分离的孩子。
那一段日子她过得很轻松,可无论如何也没媳妇这般轻松,成亲三个月不到,她就已经出宫不知道多少次了,每回都是“奉了皇上旨意出宫”。
张太后与太皇太后都觉得这样子似乎有些不妥,可又不好直接指责卢秀珍,只能将崔大郎喊了过来,旁敲侧击的劝说:“皇上,皇后出宫次数有些多啊。”
“是朕让她出去的。”崔大郎赶紧护住媳妇,秀珍出宫是有理由的,谁也不能说秀珍!
“皇上,哀家听说秀珍出宫是去帮着做什么示范点,什么乡学,好像就连女儿家都能去念书?这样不妥当吧?”太皇太后皱了皱眉:“咱们先不说别的,这些事情难道不是男子做的吗?她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去做这些,免不了会被人说成牝鸡司晨,这样对皇上对秀珍都不好啊。”
“唉,特别是女儿家……”张太后欲言又止。
她自己是识字的,也念过不少书,年轻时也曾写过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可年纪越大便越发懒惫,拿起诗书都看不下去,唯独拿着佛经念时才会心神安宁。
女儿家念什么书呢,在家里学着做些女工,出阁以后相夫教子也就够了,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又不能当官不能光耀门楣,还不如安安静静在家里呆着——这女儿家出家门多了,心就野了,也不好管束了。
“母后,秀珍说了识字方能明理,明白了道理才能更好的生活。”崔大郎总是全心全意站在自己媳妇那边的:“朕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太皇太后与太后相互看了一眼,甚是无奈,在皇上眼里,皇后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对过,只要是她说的,皇上都点头赞成,还附赠一张笑得春风荡漾的脸孔。
可是,皇上将皇后也惯得太厉害了些,进宫不到三月,至少已经出宫十多次,历朝历代的皇后娘娘,有谁像她这样,一双脚儿总是不停的往外边奔的?尤其是听说皇后竟然亲自下田和那些农夫们一起种地,挽了裤管站在地里插秧,那画面实在太美让人不敢想!
“待皇后回宫,你让她来明月宫一趟。”
张皇后很不高兴的看了那宫女一眼,话里全是责备:“你是新进宫的不成?如何不知道劝着你们家娘娘些?让人说闲话很好听么?”
那宫女低头应答:“太后娘娘教训得是,奴婢以后定然多劝劝我们家娘娘。”
张皇后见她这般低眉顺眼的答话,就如一拳头打到棉花堆子里头,没有一点力道,心中老大不高兴,可也不好拿着一个宫女折腾,摆了摆手:“你回去罢。”
卢秀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申时末刻,春阳暖暖,正缓缓朝西边落了下去,金色的阳光照着宫墙边的绿树,似乎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粉,与那明黄色的琉璃瓦相映成趣,煞是好看。她站在树影里抬头看了看西边的余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明日该下雨了,这秧苗会长得更快些。”
“娘娘,那些秧苗可真是长得好。”身边跟随的宫女赶紧拍马屁:“果然是娘娘栽培有方,才会这般绿油油的一片。”
“你这也太夸张了些,我培植的那些秧苗只不过是品种不同罢了,哪有秧苗不是绿油油的呢?”卢秀珍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可不爱听人吹捧我,实打实才是好。” ↑返回顶部↑
四月暮春时分, 阳光明媚, 御花园里各色花朵都开了,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宫女们拿了网兜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欢笑声在园中飘荡,此起彼伏,听上去就如串串铃铛掉落在地上, 叮叮咚咚的一片。
张太后带着一群姑姑宫女漫步走在御花园里,眼前景色迷人,耳边欢声笑语,她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看了看那边开得正盛的牡丹花, 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媳妇儿来:“青萝,你去宁欣宫将皇后请过来。”
大好春光,有个懂花草的媳妇陪着赏花,真是再好也不过了。
没多久青萝带着一个宫女来复命:“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今日出宫去了。”
张皇后吃了一惊:“出宫去了?怎么又出去了?”
那宫女半屈着膝不敢站直身子:“是受皇上委托出宫去了。”
娘娘出去之前特地交代了宫中人等,若是太皇太后或者太后娘娘过来相请,务必要说是皇上所托出宫去了——娘娘聪明得很, 若是说自己有事要出去,太皇太后与太后娘娘少不得会要念叨她,将皇上的牌子抬出来,自然就能护得自己周全。
皇上?皇上样样都听娘娘的,即便娘娘没跟皇上说, 皇上也会点头说他早就知道了。
“唉,怎么又出宫去了!皇上有什么事儿非得让秀珍出宫去?”张太后有些不解,媳妇这个皇后做得可真是清闲,比她那时候日子好过多了。
想当年她被册立为皇后,第二日起便要打理六宫事务,一大早嫔妃们便蜂拥前来来请安问好,期间少不了有些不睦的人直接在她明月宫里各种对面针锋相对,光是处理这些事情都够叫她头痛的。
六宫事务不仅仅是处理妃嫔关系,各宫有什么大小事务都会呈报上来由她定夺,就连皇上的一日三餐都还得她与御膳房一起协商议定。逢着大小节日,她都还得亲身躬行的将一切安排妥当,忙得连歇息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她与周世宗闹翻,她伤心绝望,撒手不管,大小事务都是宫中姑姑替她做了去,她每日专心念佛,专心思念那个刚刚出生便与她分离的孩子。
那一段日子她过得很轻松,可无论如何也没媳妇这般轻松,成亲三个月不到,她就已经出宫不知道多少次了,每回都是“奉了皇上旨意出宫”。
张太后与太皇太后都觉得这样子似乎有些不妥,可又不好直接指责卢秀珍,只能将崔大郎喊了过来,旁敲侧击的劝说:“皇上,皇后出宫次数有些多啊。”
“是朕让她出去的。”崔大郎赶紧护住媳妇,秀珍出宫是有理由的,谁也不能说秀珍!
“皇上,哀家听说秀珍出宫是去帮着做什么示范点,什么乡学,好像就连女儿家都能去念书?这样不妥当吧?”太皇太后皱了皱眉:“咱们先不说别的,这些事情难道不是男子做的吗?她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去做这些,免不了会被人说成牝鸡司晨,这样对皇上对秀珍都不好啊。”
“唉,特别是女儿家……”张太后欲言又止。
她自己是识字的,也念过不少书,年轻时也曾写过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歌赋,可年纪越大便越发懒惫,拿起诗书都看不下去,唯独拿着佛经念时才会心神安宁。
女儿家念什么书呢,在家里学着做些女工,出阁以后相夫教子也就够了,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处,又不能当官不能光耀门楣,还不如安安静静在家里呆着——这女儿家出家门多了,心就野了,也不好管束了。
“母后,秀珍说了识字方能明理,明白了道理才能更好的生活。”崔大郎总是全心全意站在自己媳妇那边的:“朕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太皇太后与太后相互看了一眼,甚是无奈,在皇上眼里,皇后似乎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对过,只要是她说的,皇上都点头赞成,还附赠一张笑得春风荡漾的脸孔。
可是,皇上将皇后也惯得太厉害了些,进宫不到三月,至少已经出宫十多次,历朝历代的皇后娘娘,有谁像她这样,一双脚儿总是不停的往外边奔的?尤其是听说皇后竟然亲自下田和那些农夫们一起种地,挽了裤管站在地里插秧,那画面实在太美让人不敢想!
“待皇后回宫,你让她来明月宫一趟。”
张皇后很不高兴的看了那宫女一眼,话里全是责备:“你是新进宫的不成?如何不知道劝着你们家娘娘些?让人说闲话很好听么?”
那宫女低头应答:“太后娘娘教训得是,奴婢以后定然多劝劝我们家娘娘。”
张皇后见她这般低眉顺眼的答话,就如一拳头打到棉花堆子里头,没有一点力道,心中老大不高兴,可也不好拿着一个宫女折腾,摆了摆手:“你回去罢。”
卢秀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申时末刻,春阳暖暖,正缓缓朝西边落了下去,金色的阳光照着宫墙边的绿树,似乎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粉,与那明黄色的琉璃瓦相映成趣,煞是好看。她站在树影里抬头看了看西边的余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明日该下雨了,这秧苗会长得更快些。”
“娘娘,那些秧苗可真是长得好。”身边跟随的宫女赶紧拍马屁:“果然是娘娘栽培有方,才会这般绿油油的一片。”
“你这也太夸张了些,我培植的那些秧苗只不过是品种不同罢了,哪有秧苗不是绿油油的呢?”卢秀珍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可不爱听人吹捧我,实打实才是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