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40节(1 / 4)
郁宛叹道:“可惜臣妾逗留的时间不多,勉强只打听到这些,命人抄录了一份。”
那些深层次的交易如漕运盐运自不会轻易叫她知悉,可郁宛随手记下的一鳞半爪已足以令皇帝感到惊喜了,“你可真是朕的贤内助。”
郁宛故作谦虚,“不敢当,不敢当,臣妾不过是个笨人,懂得些笨法子罢了,比不得万岁爷文韬武略,样样俱精。”
又趁机给汪氏上了点眼药,“臣妾虽然愚钝,也比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强,好歹臣妾光明磊落、一心为着万岁爷不是?”
她最讨厌打小报告的人,这件事要真是惇嫔干的,那郁宛难免看不起她——要争宠倒是努力提升自个儿呀,老想着扳倒别人算怎么回事?古来那些留名青史的宠妃,哪个不是能歌善舞色艺出众的。
她也就得益于天生一副好脸罢了。
乾隆闲闲望着她,“你跟汪氏似乎处得不太好?”
郁宛心说那不可,有鸡鸭的地方屎尿多,有女人的地方是非多。当然这句话放男人身上也成立,她在草原上就常见一帮红脸膛的汉子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尤其在多灌了几两黄汤之后,甚至还有不少随地大小便。
可见男人兼具了鸡鸭跟女人的缺点。
郁宛正老神在在想着,却见皇帝正含着的一口茶喷了出来,还不住咳嗽,显然是呛着了。
郁宛赶紧拿抹布帮他揩拭,并未注意到乾隆责备的目光——都怪她说这些俗不可耐的笑话,否则他怎么会失态?
还好大半喷溅在地上,只沾湿了点前襟,稍微收拾下就没事了。
郁宛叹道:“就说这茶您喝不得,您偏不听,总算吃亏了罢?”
还说她小气,她只见不得糟蹋东西,郁宛心中默念,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乾隆:……什么乱七八糟的比方,太过分了啊。
*
成功用春风化雨的手段糊弄住万岁爷,郁宛转头又叫春泥去汪氏跟前警告一番,大意不外乎小妹妹你还太嫩了点,想跟我斗,总得掂量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汪氏气了个倒仰,却也无计可施,只觉得皇帝立场不坚定,既然要废后,就该把跟皇后交好的人一并发作了才是,怎的豫贵妃三言两语就得弄得偃旗息鼓了?这草原来的女子莫不是会炖迷魂汤。
郁宛心说汪氏到底进宫未久,对乾隆了解太浅,殊不知乾隆是最不要人议论他寡情的,甚至在收回那拉氏金册金宝之前,皇帝还下了一道嘉奖皇后侄子讷苏肯的谕旨,言下之意,他不会因皇后的过错迁怒其家族,请臣民尽管放心——事实是否如此,就另待磋商了。
郁宛因在皇帝跟前过了明路,便大大方方去了一趟内务府,盯着他们将翊坤宫短缺的东西送上来,此外还有御膳房,郁宛始终觉得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饮食,不管皇帝日后会否心回意转,那拉氏都不可自暴自弃——说难听点,她多活一天都是对万岁爷的膈应,何乐而不为呢?
自然,郁宛也没忘记那拉氏的交代,她让小桂子去阿永阿家,给那位大人八十岁的老娘送了点抚恤金以及生活必备物资,儿子被贬到偏远之地,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可想而知老人家有多伤心。
小桂子原以为老太太多少会有些怨言,哪知阿永阿的母亲却神色如常,“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她理解儿子的做法,更愿意支持,宦海浮沉总有起伏,可若是连良心都撇下了,那这官当得再大也没什么意思。
小桂子回来告诉郁宛,主仆俩倒唏嘘了一场。
永寿宫中。
魏佳氏望着棺木里冰冷的尸身,苍白脸颊上只剩干涸泪痕。
哪怕永璐夭亡的时候她都没这般悲切——这个连名字都没取的皇儿,却是她内心深处的负疚所在。她不敢去想,是否因她自己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她要是没放任和敬公主支走太医,十六或许也不会难产;她要是没跟着御驾南巡,而是留在圆明园中照拂,十六或许也不会因种痘离世。
是她自己的私心害死了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她打算用十六设计皇后开始,便注定会惨淡收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庆贵妃看她这几日水米不进,只是枯坐在棺木前发呆,心中固然酸楚,也只能勉强劝道:“姐姐,还是快点出殡罢,眼看天气愈来愈热,若再不将棺椁移去朱华山,只怕万岁爷怪罪。” ↑返回顶部↑
那些深层次的交易如漕运盐运自不会轻易叫她知悉,可郁宛随手记下的一鳞半爪已足以令皇帝感到惊喜了,“你可真是朕的贤内助。”
郁宛故作谦虚,“不敢当,不敢当,臣妾不过是个笨人,懂得些笨法子罢了,比不得万岁爷文韬武略,样样俱精。”
又趁机给汪氏上了点眼药,“臣妾虽然愚钝,也比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强,好歹臣妾光明磊落、一心为着万岁爷不是?”
她最讨厌打小报告的人,这件事要真是惇嫔干的,那郁宛难免看不起她——要争宠倒是努力提升自个儿呀,老想着扳倒别人算怎么回事?古来那些留名青史的宠妃,哪个不是能歌善舞色艺出众的。
她也就得益于天生一副好脸罢了。
乾隆闲闲望着她,“你跟汪氏似乎处得不太好?”
郁宛心说那不可,有鸡鸭的地方屎尿多,有女人的地方是非多。当然这句话放男人身上也成立,她在草原上就常见一帮红脸膛的汉子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尤其在多灌了几两黄汤之后,甚至还有不少随地大小便。
可见男人兼具了鸡鸭跟女人的缺点。
郁宛正老神在在想着,却见皇帝正含着的一口茶喷了出来,还不住咳嗽,显然是呛着了。
郁宛赶紧拿抹布帮他揩拭,并未注意到乾隆责备的目光——都怪她说这些俗不可耐的笑话,否则他怎么会失态?
还好大半喷溅在地上,只沾湿了点前襟,稍微收拾下就没事了。
郁宛叹道:“就说这茶您喝不得,您偏不听,总算吃亏了罢?”
还说她小气,她只见不得糟蹋东西,郁宛心中默念,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乾隆:……什么乱七八糟的比方,太过分了啊。
*
成功用春风化雨的手段糊弄住万岁爷,郁宛转头又叫春泥去汪氏跟前警告一番,大意不外乎小妹妹你还太嫩了点,想跟我斗,总得掂量掂量自己多少斤两。
汪氏气了个倒仰,却也无计可施,只觉得皇帝立场不坚定,既然要废后,就该把跟皇后交好的人一并发作了才是,怎的豫贵妃三言两语就得弄得偃旗息鼓了?这草原来的女子莫不是会炖迷魂汤。
郁宛心说汪氏到底进宫未久,对乾隆了解太浅,殊不知乾隆是最不要人议论他寡情的,甚至在收回那拉氏金册金宝之前,皇帝还下了一道嘉奖皇后侄子讷苏肯的谕旨,言下之意,他不会因皇后的过错迁怒其家族,请臣民尽管放心——事实是否如此,就另待磋商了。
郁宛因在皇帝跟前过了明路,便大大方方去了一趟内务府,盯着他们将翊坤宫短缺的东西送上来,此外还有御膳房,郁宛始终觉得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饮食,不管皇帝日后会否心回意转,那拉氏都不可自暴自弃——说难听点,她多活一天都是对万岁爷的膈应,何乐而不为呢?
自然,郁宛也没忘记那拉氏的交代,她让小桂子去阿永阿家,给那位大人八十岁的老娘送了点抚恤金以及生活必备物资,儿子被贬到偏远之地,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可想而知老人家有多伤心。
小桂子原以为老太太多少会有些怨言,哪知阿永阿的母亲却神色如常,“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她理解儿子的做法,更愿意支持,宦海浮沉总有起伏,可若是连良心都撇下了,那这官当得再大也没什么意思。
小桂子回来告诉郁宛,主仆俩倒唏嘘了一场。
永寿宫中。
魏佳氏望着棺木里冰冷的尸身,苍白脸颊上只剩干涸泪痕。
哪怕永璐夭亡的时候她都没这般悲切——这个连名字都没取的皇儿,却是她内心深处的负疚所在。她不敢去想,是否因她自己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她要是没放任和敬公主支走太医,十六或许也不会难产;她要是没跟着御驾南巡,而是留在圆明园中照拂,十六或许也不会因种痘离世。
是她自己的私心害死了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她打算用十六设计皇后开始,便注定会惨淡收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庆贵妃看她这几日水米不进,只是枯坐在棺木前发呆,心中固然酸楚,也只能勉强劝道:“姐姐,还是快点出殡罢,眼看天气愈来愈热,若再不将棺椁移去朱华山,只怕万岁爷怪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