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到了离任送行的这一日,数里长街,百姓们团团拥着裴府的马车,一直喊着“知州大人”,送到了渡口外。
  家家户户门口摆着清水、挂着明镜,许多喊着喊着便哭了,知州大人不止是“清”和“明”而已,还是“亲”。
  到了长街岔口,一群从外县赶过来的百姓,齐齐跪于街上,身后背着漆黑的烧火棍。
  他们依次喊道“某县某族曾因粮食高价,误会了大人,特来请罪,请大人教训”,去岁年初时,粮食价高,各县跪求裴少淮出手压价,无果,彼时确有些诋毁的话传出来。
  农家父母教训孩子,常常抄起烧火棍就打,他们便背着家里的烧火棍来了。
  裴少淮坐在车厢里,并不敢撩起车帘看一眼、回一句,此时正是心头最满最酸的时候。
  百姓如此,正说明他做的都是对的,都值得。
  直到了城外渡口,裴少淮将下车,几位老妇人挎着竹篮挤到了车前,不停用俚语喊着:“官老爷,秋到了,吃个柿子甜甜口罢。”
  论甜果子,大庆之大,唯独一盏盏的红柿子,从南到北都可种植。
  南方北方,皆知柿子之甜。
  裴少淮可以拒绝三大族的“土特产”,可以忍住百姓们的挥泪送行,但他岂能拒绝老妇人递上来的一颗红柿子?他年头尝过了“甜头”,岂能错过“秋甜”?
  仿佛是吃了一口柿子,事情就圆满了。
  当他接过柿子,咬了一口,根本顾不得嘴里是什么滋味,只顾着跟百姓们再道一句“真甜”。
  “祝大人柿如破竹、万柿顺意、柿叶有成……”百姓们高喊着。
  裴少淮被百姓们抢着脱去了靴子,又收了万民伞,闹了一番,好不容易才得以登船。
  官船破开江面,缓缓向前,裴少淮站在船上,向百姓们挥手道别。
  原以为送行至此便告一段落了,岂知船刚刚驶至江心,还未走满一里,忽然听闻两岸传来踏歌声。
  一声声吟唱在九龙江里回荡。
  只见两岸齐齐整整站着两排学子,有上千人,个个穿着读书人象征的圆领蓝袍,双手举着酒盏,对着江心缓缓离去的船只吟唱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1]
  一声声的“之子于归”,从学子们口中吟出,又汇成一束,庄严肃穆而又悠长,远行归去的祝福,庄重又满怀不舍。
  声音似乎震得江面泛起了微澜,不知是不是江面水雾太大,裴少淮望着两岸齐齐整整的身影,视线渐渐模糊。
  此诗出自诗经《邶风·燕燕》,是千古的送行名篇。
  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声声不止。
  裴少淮大步走至船尾,朝着渐渐远去的众人,三作揖,最后一作揖,久久不能直起身来。
  直到船只由江入海,海浪盖去了学子们的声音,裴少淮耳中依旧不绝回荡。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