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7节(3 / 4)
苏家院子。
苏老头啃着甜甜的玉米,翘着二郎腿躺在贵妃椅里,“幸亏没卖房子!”
否则哪有这样舒适享受的日子?
苏老头不缺钱,他每个月工资150元,粮食三块一斤、猪肉十五块一斤,一个月的薪水可以换四十斤精细粮外加,足够一家人嚼用。他听说这是一个叫“泥材村”的生产队在外边卖节余粮食,秋天粮食收多了、吃不过来,找了亲戚帮忙卖了多余的粮食。
这个生产队的人太善良了,人人都是大善人,拯救了他们一家人。苏老头啃着香甜的玉米,淀粉带来的饱腹感使人愉快,让人越吃越感动,他心里直盼望他们争气点,争取年年丰收!
……
苏叶把给自己存的口粮掏了出来,一万斤粮食刚入京城跟小雨点汇入大海似的,无声无息。她收到了四万三千元的回款,加上先前的两万一千元,手里一共有六万四千元。
六万块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苏叶不太确定这笔钱够不够买一台电子显微镜,她冒着生命危险花重金拍了一份电报给远在欧洲的学生。和海外联络,到了七十年代可不就是会出人命的事?不过苏叶有信心,十年后她可能已经回到自己的时代了。
当晚,陆思远收到了电报,他兴奋地一跃而起,电报里只有短短的一段话,苏叶打听德产的电子显微镜价格、让他帮忙联系供应商。英国距离德国不远,坐火车便可以抵达,陆思远反复看了几遍纸条,收拾好行李马上出发去买德国的火车票。
“陆,你怎么那么兴奋?”同寝室的舍友马克问陆思远。
陆思远虽然是华国学生,英语学得一塌糊涂,但他的理科能力很强,只上了短短三个月的课程他就可以自如地用汇编语言编写四则运算,运行的速度比卢卡斯教授编写的那一套还要快0.5s。0.5秒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卢卡斯教授是计算机领域里的权威专家,而陆思远只是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实际上国际上对华国存在着技术封锁,陆思远去买显微镜结果必然失败,好在可以用技术换技术。
六零年代的计算机水平很低,使用的是最底层的机器语言,硬件条件很差,因此存储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苏叶很快写了一套优化存储的算法寄给陆思远。这一次拍电报苏叶花了将近千元巨款,心痛得她一个月以后想起这件事,心头仍在滴血。
陆思远当天便收到了苏叶的电报,他读完信后,将信将疑地按照她的步骤去联系了自己的教授,果然用一套算法成功地换了一台显微镜。
这是一套先进的n位数的四则运算存储算法,它用算法的方式优化了数据存储,提高了机器的存储空间,换而言之它提高了机器的多位数运算数能力。短短的两页纸让卢卡斯看得双目灼热,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接下来的代码。
陆思远是硬着头皮来找教授的,万万没想到苏老师寄来的两页代码有这样的威力,足够让卢卡斯心甘情愿出面帮他购买显微镜。
这一刻,陆思远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浓浓的骄傲和敬佩。外国人很轻视华国籍的学生,连卢卡斯也不例外,平时习惯了用鼻孔面对他和华国的同胞,但是他却在这套算法前低下了头。
苏老师写的算法,陆思远的水平不足以看懂它,但他偷偷地誊抄了一份,以待日后仔细钻研。
苏老师不愧是他崇拜的人!
一个月后,陆思远不负众望,成功预订了一台电子显微镜。苏叶在黑市慢慢地把钱兑换成英镑,当下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2.4,美元与英镑汇率是1:2.8,她蹲在黑市东拼西凑地兑了七千五百英镑,给陆思远汇了过去。
同时苏叶去找陆厂长请求帮忙。
长友今年的利润很可观,盈利的年份它会有一笔可用于油厂的基础建设的款项,如果以长友油厂购买电子显微镜用于支持油厂的“技术开发”的名义,苏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港口接机器了。
“陆厂长,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苏叶把自己近期要购买一台电子显微镜的事情告诉了陆厂长。来之前苏叶已经揣好一肚子的策略,说服陆厂长答应这件事。事急从权,她必须要买显微镜,陆厂长是不答应也得答应!
谁料陆厂长听完,深思片刻答应了,“没问题。机器应该不小,肯定要用汽车运输。我让杨副和司机跟你去港城接货。只是我想去见一见这位阮儒良老师。”
一台显微镜价格不菲,何况它是德国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产品。苏叶要搞到这么新的显微镜显然不容易,他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是自己儿子“搞”来的机器。
陆厂长特意去了上沟村考察,发现他们真的种了一片红薯地,阮儒良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实验器材。现在还没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地里新挖出来的红薯已经有两个巴掌大,正摆在阮儒良的桌子上。陆厂长心里暗想:这位阮老师确实是个有本领的人。假如地里的红薯都像桌上的这么大,产量岂不是要翻一番?
他顿时理解了苏叶帮助他的缘故。
他看着这间简陋的“实验室”,不禁脱口而出:“阮老师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困难,油厂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阮儒良热情地感谢陆厂长,双手用力地和他握手:“没有别的困难了,其他的我们都能解决,只有这个仪器确实名不正言不顺。多谢陆厂长帮忙!如果油厂以后需要研究花生油料,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返回顶部↑
苏老头啃着甜甜的玉米,翘着二郎腿躺在贵妃椅里,“幸亏没卖房子!”
否则哪有这样舒适享受的日子?
苏老头不缺钱,他每个月工资150元,粮食三块一斤、猪肉十五块一斤,一个月的薪水可以换四十斤精细粮外加,足够一家人嚼用。他听说这是一个叫“泥材村”的生产队在外边卖节余粮食,秋天粮食收多了、吃不过来,找了亲戚帮忙卖了多余的粮食。
这个生产队的人太善良了,人人都是大善人,拯救了他们一家人。苏老头啃着香甜的玉米,淀粉带来的饱腹感使人愉快,让人越吃越感动,他心里直盼望他们争气点,争取年年丰收!
……
苏叶把给自己存的口粮掏了出来,一万斤粮食刚入京城跟小雨点汇入大海似的,无声无息。她收到了四万三千元的回款,加上先前的两万一千元,手里一共有六万四千元。
六万块在这个年代是一笔巨款,苏叶不太确定这笔钱够不够买一台电子显微镜,她冒着生命危险花重金拍了一份电报给远在欧洲的学生。和海外联络,到了七十年代可不就是会出人命的事?不过苏叶有信心,十年后她可能已经回到自己的时代了。
当晚,陆思远收到了电报,他兴奋地一跃而起,电报里只有短短的一段话,苏叶打听德产的电子显微镜价格、让他帮忙联系供应商。英国距离德国不远,坐火车便可以抵达,陆思远反复看了几遍纸条,收拾好行李马上出发去买德国的火车票。
“陆,你怎么那么兴奋?”同寝室的舍友马克问陆思远。
陆思远虽然是华国学生,英语学得一塌糊涂,但他的理科能力很强,只上了短短三个月的课程他就可以自如地用汇编语言编写四则运算,运行的速度比卢卡斯教授编写的那一套还要快0.5s。0.5秒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卢卡斯教授是计算机领域里的权威专家,而陆思远只是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实际上国际上对华国存在着技术封锁,陆思远去买显微镜结果必然失败,好在可以用技术换技术。
六零年代的计算机水平很低,使用的是最底层的机器语言,硬件条件很差,因此存储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苏叶很快写了一套优化存储的算法寄给陆思远。这一次拍电报苏叶花了将近千元巨款,心痛得她一个月以后想起这件事,心头仍在滴血。
陆思远当天便收到了苏叶的电报,他读完信后,将信将疑地按照她的步骤去联系了自己的教授,果然用一套算法成功地换了一台显微镜。
这是一套先进的n位数的四则运算存储算法,它用算法的方式优化了数据存储,提高了机器的存储空间,换而言之它提高了机器的多位数运算数能力。短短的两页纸让卢卡斯看得双目灼热,迫不及待地想要看接下来的代码。
陆思远是硬着头皮来找教授的,万万没想到苏老师寄来的两页代码有这样的威力,足够让卢卡斯心甘情愿出面帮他购买显微镜。
这一刻,陆思远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浓浓的骄傲和敬佩。外国人很轻视华国籍的学生,连卢卡斯也不例外,平时习惯了用鼻孔面对他和华国的同胞,但是他却在这套算法前低下了头。
苏老师写的算法,陆思远的水平不足以看懂它,但他偷偷地誊抄了一份,以待日后仔细钻研。
苏老师不愧是他崇拜的人!
一个月后,陆思远不负众望,成功预订了一台电子显微镜。苏叶在黑市慢慢地把钱兑换成英镑,当下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是1:2.4,美元与英镑汇率是1:2.8,她蹲在黑市东拼西凑地兑了七千五百英镑,给陆思远汇了过去。
同时苏叶去找陆厂长请求帮忙。
长友今年的利润很可观,盈利的年份它会有一笔可用于油厂的基础建设的款项,如果以长友油厂购买电子显微镜用于支持油厂的“技术开发”的名义,苏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港口接机器了。
“陆厂长,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
苏叶把自己近期要购买一台电子显微镜的事情告诉了陆厂长。来之前苏叶已经揣好一肚子的策略,说服陆厂长答应这件事。事急从权,她必须要买显微镜,陆厂长是不答应也得答应!
谁料陆厂长听完,深思片刻答应了,“没问题。机器应该不小,肯定要用汽车运输。我让杨副和司机跟你去港城接货。只是我想去见一见这位阮儒良老师。”
一台显微镜价格不菲,何况它是德国最前沿的尖端科技产品。苏叶要搞到这么新的显微镜显然不容易,他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是自己儿子“搞”来的机器。
陆厂长特意去了上沟村考察,发现他们真的种了一片红薯地,阮儒良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实验器材。现在还没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地里新挖出来的红薯已经有两个巴掌大,正摆在阮儒良的桌子上。陆厂长心里暗想:这位阮老师确实是个有本领的人。假如地里的红薯都像桌上的这么大,产量岂不是要翻一番?
他顿时理解了苏叶帮助他的缘故。
他看着这间简陋的“实验室”,不禁脱口而出:“阮老师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困难,油厂可以给你提供帮助。”
阮儒良热情地感谢陆厂长,双手用力地和他握手:“没有别的困难了,其他的我们都能解决,只有这个仪器确实名不正言不顺。多谢陆厂长帮忙!如果油厂以后需要研究花生油料,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