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阮儒良听得晕乎乎的,这又是酒、猪肉、又是兔子的,太令人吃惊了。他被学生们一人夹了一块肉,不一会白米饭上已经堆满了小山般的猪肉。这……这岂止是个福窝,这难道不是活在梦里吗?
  鲜香的肉汁不住地流到米饭上,浸得米饭香软无比,阮儒良惊得,晕乎乎地连吃了三大碗米饭,肚子撑成圆溜溜的球才停下来。
  阮儒良连自己的眼镜什么时候掉到地上的都不知道,整个人喝得醉醺醺的,浑然如坠入美好的梦乡,双腿踩在云朵上。
  第二天醒来他听到鸡打鸣的声音,刘刚端着一碗鸡蛋肉丝粥呼唤他吃早饭,阮儒良这才肯相信昨天发生的一切。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阮儒良后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慢慢消化过来。
  ……
  春耕过后,上沟村来了一位老师。这个老师白天跟着新知青们下地干活,晚上给他们上课。老知青们见了都感觉到很不可思议。
  他们有这么求知若渴吗?
  老知青们感到很稀罕,晚上下了工回来连收音机也不听了,跑去听阮儒良上课。阮儒良很有两把刷子,毕竟是从中专学校出来的老教师,他教的内容深入浅出,晚上教理论知识,白天的农事劳动相当于实践。
  阮儒良本以为自己是为了梦想捏着鼻子来吃苦,没想到却是掉进了福窝。成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不做点实事能对得住自己吃下的肉吗?感激之余,阮儒良干活也肯卖力,使劲地给学生灌输知识。
  这群一中的学生相当于不花钱白念了一个中专,虽然干农活很累,但年轻人浑身都是力气和希望,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挫折和农活使人成熟,知识使人进步。
  同时苏叶联系何梅梅油印了一批高考复习资料,虽然这群孩子跟着她下乡了,她也不能耽误了他们的前途。跟着她一块混,还能有越混越差的道理?
  老知青待遇就没有那么好了,天天被臭着脸的阮儒良拿着笤帚赶出新知青点。一中学生面前和蔼得犹如春风的老师,搁在他们面前变成了小气又凶巴巴的糟老头。
  其实阮儒良并不是介意老知青听他的课,只是新知青宿舍里养着一堆东西,三天两头总有人跑过来让他烦不胜烦。
  老知青们只好对苏叶软磨硬泡,借点笔记资料自己私底下学习。一来二去新旧两批知青彼此之间便熟络了。
  阮儒良给学生们讲如何给农作物防旱防涝、各个生长时期应该如何防虫、施肥。讲完之后苏叶给他们上数理化课。老知青们没有想到苏叶看起来年纪轻轻,数理化却学得那么好。
  林媛听到这群老知青私底下的聊天,笑了笑说:“苏老师要是讲不好,没有别人讲得好了。”
  要知道这位可是随随便便出了一手资料,就能让整个c市的家长趋之若鹜,到处托关系求一中学生的复习资料。她辅导的学生几乎都考入了大学,要是留在一中肯定是最有水平的老师。这么厉害的老师怎么能用年龄来判断她。
  老知青们发现这一点之后,对苏叶更是殷勤了。乡下没有蜂窝煤用,大伙便顺手给她打柴、烧水,摘了瓜果先巴巴地送点过来,到县城里买了点好吃好玩的新鲜玩意儿也会往她这里送。
  第93章
  京城。
  姚春雨申请派去京城进修,进修课恰好在清大开设,她便去清大修了一个月的课。姚春雨上辈子错过了这个机会,生生地惋惜了很久,后来家里没落后更没有机会来到这个地方上课。
  没想到苏叶考上的居然是清大。
  九月份开学,姚春雨和一起培训的同事恰好路过了计算机学院,她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当她从名单里看到了苏叶这两个字的时候,心弦微微颤动了一下。
  前来报道的同学三三两两地从教室走出来,有几个学生好奇地讨论:“怎么这个h省的状元没来报道,听说老师说她的理科考了满分,惋惜了很久。”
  “听说是去乡下支教了,这位同学怎么不念完书再去支教?”
  姚春雨鬼使神差地走上前,参与了讨论:“唉,我也觉得很可惜。她的丈夫听说都为了她调到了京城,临到出发前她却临时改变主意。她这个举动让我们很多人都不理解。听说他们是父母包办的婚姻……”
  说到这里她适时地捂住嘴,“我不是那个意思,其实苏叶同志的理想是很远大的。”
  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就叫此地无银三百两。姚春雨遮遮掩掩的反而更勾人遐想。她说完这些话之后马上说抱歉,像是不小心说漏嘴的一样,任别人再打听她也不再往下说。
  这敢情还是一个曲折的故事?苏叶的同学微微睁大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