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帝国 第773节(2 / 4)
那条被任重所摧毁的亚空间通道,本就是战略级的运输通道中枢。
在这次毁灭轮回中,任重与赤锋军团的异军突起打乱了正常的历史进程,将全面战争往后延了两千余年,但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并且,由于多准备了两千余年的时间,哪怕进攻路线有变动,但三方联军调动的兵力规模非但没有缩减,反而大幅提升。
联军的进攻策略也有变动,不再像过去的毁灭轮回中那样稳扎稳打,缓缓推进,而是狂飙突进,极为迅猛。
原因很简单,联军三方也知道,赤锋军团并不稳定,随时可能撕毁停战条约,早点将机械帝国完全打趴下,才能回头慢慢料理赤锋军团,这样才不会夜长梦多。
甭管外界天翻地覆,赤锋军团在百团星域里倒是一片安宁祥和,一切如常。
这一天,任重与白发苍苍的杨米思和徐光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着。
如今的他终于得出了结论。
古盘星系中的星体寿命的确不正常。
这星系古老得不像话。
根据对源星以及百团星域中诸多行星的全面分析,可以断定,古盘星系真是拥有古老到不科学的悠久历史,至少超过万亿年。
但这显然不符合宇宙规律,与星系内的恒星表现出来的寿命也自相矛盾。这矛盾也困惑了任重与赤锋科学院的人很久,直到赤锋工程院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制造出性能强劲的恒星探针,成功刺入一颗百团星域中的恒星深处,并提取出恒星内部光球区的样本物质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在用到超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后,徐光年的团队终于确定了这些“年轻”恒星的真实寿命,也达到了万亿年以上。
这探针的原理看似简单,但要扛住恒星内部的持续超高温与超高压,制造难度非常巨大,以前古盘星系的人类四族从未制作成功过。
总之,矛盾点解决了一个。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要解决恒星、行星的寿命与古盘星系中央大黑洞的矛盾。
这并未耗费太多功夫,任重提出了理论猜想。
按照传统的黑洞寿命理论,黑洞的质量与体积与寿命呈正相关。黑洞的寿命越长,质量与体积自然越大。在无法提取黑洞物质进行精准分析的情况下,通过以上述理论为基准的数学公式去计算黑洞寿命是唯一的可行之路。这也就是徐光年认为古盘中央大黑洞的寿命只有四十八亿年的原因。但这显然错了。
任重的猜想中的核心观点却是他认为,中央大黑洞一直在异常地损失质量,所以才显得过于“年轻”。
至于大黑洞损失质量的原因,任重暂且不知道,但这理论肯定没问题。
并且,任重可以笃定,大黑洞损失的质量与恒星的异常寿命有着必然关联。
任重对杨米思和徐光年如此说道:“一定有一种周期现象。在这种现象发生时,古盘中央大黑洞损失质量,这些质量转化为能量被放射出来,散布到古盘星系中,然后又在靠近恒星时受到恒星强引力场的影响,重新转化为物质态,被恒星捕捉吸收,并覆盖在恒星的表面。恒星的能源得到了补充,生命周期被逆转,寿命被延长了。”
“至于行星的寿命,其实和恒星也是相似的道理,却又有区别。我们已经检测到,除了源星上有异常之处以外,其他行星、小行星、太空陨石都有一个共同点。如果用常规的半衰期理论去检测推算其寿命,大概都在四十亿到四十八亿年这范畴,但如果将监测手段的精度提高到四级神之粒子的水准,却又能立刻察觉组成这些星体的微观粒子寿命都超过了万亿年。很显然,在周期现象发生时,古盘星系中的行星同样受到了影响。”
“我怀疑,这些行星甚至是被完全打散摧毁再重组了。这等若重建。摧毁的深度,达到了三级神之粒子的程度。”
虽然任重的观点全部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但其实已经逐渐靠近真相。
杨米思也认可这些猜测。
接下来科研工作的重点自然转移到了搞明白任重所说的周期现象究竟是什么。
这也没有耗费太多时间,一切线索的指向都轻而易举瞄准了一个东西,正是古盘星系中最为反常的物事——靠近古盘中央大黑洞的超大类星体。
这就涉及到认知偏差了。
对古盘星系中的四族而言,类星体自亘古以来便存在。其存在的历史比人类可久远多了。 ↑返回顶部↑
在这次毁灭轮回中,任重与赤锋军团的异军突起打乱了正常的历史进程,将全面战争往后延了两千余年,但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
并且,由于多准备了两千余年的时间,哪怕进攻路线有变动,但三方联军调动的兵力规模非但没有缩减,反而大幅提升。
联军的进攻策略也有变动,不再像过去的毁灭轮回中那样稳扎稳打,缓缓推进,而是狂飙突进,极为迅猛。
原因很简单,联军三方也知道,赤锋军团并不稳定,随时可能撕毁停战条约,早点将机械帝国完全打趴下,才能回头慢慢料理赤锋军团,这样才不会夜长梦多。
甭管外界天翻地覆,赤锋军团在百团星域里倒是一片安宁祥和,一切如常。
这一天,任重与白发苍苍的杨米思和徐光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着。
如今的他终于得出了结论。
古盘星系中的星体寿命的确不正常。
这星系古老得不像话。
根据对源星以及百团星域中诸多行星的全面分析,可以断定,古盘星系真是拥有古老到不科学的悠久历史,至少超过万亿年。
但这显然不符合宇宙规律,与星系内的恒星表现出来的寿命也自相矛盾。这矛盾也困惑了任重与赤锋科学院的人很久,直到赤锋工程院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制造出性能强劲的恒星探针,成功刺入一颗百团星域中的恒星深处,并提取出恒星内部光球区的样本物质之后,事情才有了转机。
在用到超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后,徐光年的团队终于确定了这些“年轻”恒星的真实寿命,也达到了万亿年以上。
这探针的原理看似简单,但要扛住恒星内部的持续超高温与超高压,制造难度非常巨大,以前古盘星系的人类四族从未制作成功过。
总之,矛盾点解决了一个。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要解决恒星、行星的寿命与古盘星系中央大黑洞的矛盾。
这并未耗费太多功夫,任重提出了理论猜想。
按照传统的黑洞寿命理论,黑洞的质量与体积与寿命呈正相关。黑洞的寿命越长,质量与体积自然越大。在无法提取黑洞物质进行精准分析的情况下,通过以上述理论为基准的数学公式去计算黑洞寿命是唯一的可行之路。这也就是徐光年认为古盘中央大黑洞的寿命只有四十八亿年的原因。但这显然错了。
任重的猜想中的核心观点却是他认为,中央大黑洞一直在异常地损失质量,所以才显得过于“年轻”。
至于大黑洞损失质量的原因,任重暂且不知道,但这理论肯定没问题。
并且,任重可以笃定,大黑洞损失的质量与恒星的异常寿命有着必然关联。
任重对杨米思和徐光年如此说道:“一定有一种周期现象。在这种现象发生时,古盘中央大黑洞损失质量,这些质量转化为能量被放射出来,散布到古盘星系中,然后又在靠近恒星时受到恒星强引力场的影响,重新转化为物质态,被恒星捕捉吸收,并覆盖在恒星的表面。恒星的能源得到了补充,生命周期被逆转,寿命被延长了。”
“至于行星的寿命,其实和恒星也是相似的道理,却又有区别。我们已经检测到,除了源星上有异常之处以外,其他行星、小行星、太空陨石都有一个共同点。如果用常规的半衰期理论去检测推算其寿命,大概都在四十亿到四十八亿年这范畴,但如果将监测手段的精度提高到四级神之粒子的水准,却又能立刻察觉组成这些星体的微观粒子寿命都超过了万亿年。很显然,在周期现象发生时,古盘星系中的行星同样受到了影响。”
“我怀疑,这些行星甚至是被完全打散摧毁再重组了。这等若重建。摧毁的深度,达到了三级神之粒子的程度。”
虽然任重的观点全部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但其实已经逐渐靠近真相。
杨米思也认可这些猜测。
接下来科研工作的重点自然转移到了搞明白任重所说的周期现象究竟是什么。
这也没有耗费太多时间,一切线索的指向都轻而易举瞄准了一个东西,正是古盘星系中最为反常的物事——靠近古盘中央大黑洞的超大类星体。
这就涉及到认知偏差了。
对古盘星系中的四族而言,类星体自亘古以来便存在。其存在的历史比人类可久远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