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臣夫人日常 第39节(1 / 4)
也不知这徐家怎生想的,难不成她孙女儿还比不上一个傅长宜。
当初他夫君官至礼部尚书,徐家老太爷却无半点官职在身,不过是借着祖上的余荫过活,如今徐家仕途上强过了郑家,就轻看了他们,若是有他夫君在,徐家岂敢轻易悔婚……
郑太夫人想到这里就越发的憋闷,怒气一阵阵的直往头上冲。
长宜见郑太夫人脸色发绀,看上去很不对劲,从前父亲在太原府上任时,她曾亲眼见过一位老妇人突然红光满面,晕厥在地,当时她才不过十岁,那个场面实在吓人,以至于她这么多年都没能忘记。
这里是徐府,郑太夫人又是来讨公道的,可不能出了什么事,长宜皱了皱眉,看到碧玉侯在隔扇前面,朝她招了招手,片刻之间郑太夫人的脸色已是越来越难看,正前方就是熏炉,长宜怕她突然晕倒,连忙上前去扶她。
郑太夫人正在气头上,看到长宜接近她,伸手就推了一把,她力气极大,长宜又是不防备,向后趔趄了几步,后腰撞在熏炉上,郑太夫人指着她的鼻子就要破口大骂:“你是什么东西……”话还没说完,面部突然抽搐起来,头一栽整个身子直挺挺从暖炕上直坠下来。
事发突然,屋子里骤然一静,郑太夫人正好摔在来扶长宜的徐大太太身上,徐大太太吓得跳了一脚,郑太夫人‘扑通’一声摔在了铺了栽绒毯的地板上。
“这这这……”徐大太太惊得舌头都捋不直了,瞪大了眼看着晕厥过去的郑太夫人,后面才想起来说:“可不关我什么事……是她自个摔倒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郑兰斋惊叫了一声:“祖母。”郑大太太也从圈椅上跳了下来,慌乱的手脚不知安放在哪里。
“快去叫大夫。”长宜朝徐大太太喊了一声,顾不得腰上的痛意,蹲下身试探郑太夫人的鼻息,还是徐太夫人先下了炕,吩咐碧玉:“快去闲芦馆看看张大夫走了没有,赶紧请过来。”
碧玉跑着出去,在门口碰到了崔嬷嬷带着四个婆子进来。小心翼翼的把郑太夫人抬到了暖炕上,长宜看到紧闭的窗棂倒是想起了什么,和崔嬷嬷道:“把窗户都打开。”
郑大太太慌的额头上都出了汗,问道:“四太太,这开窗是怎么一回事,外头这样冷,婆母的身子只怕受不住。”
徐太夫人也问道:“老四家的,这是怎么回事?”
长宜也不知如何解释,她也没学过医理,不过是比着葫芦画瓢,她只好把她十岁那年遇到的事说了一遍:“……那日大夫一过来就让人开了窗通风,想来是有道理的。”
张大夫是固安的名医,是徐大爷请过来给徐太夫人调理身子的,他今儿一早过来,徐大爷留了他在府上用了午饭再走,人还在闲芦馆里,听说有人晕厥过去,连忙带着药箱赶了过来。
屋子里人太多,徐大太太就和长宜去了西次间里等着,过了一会听到东次间里有人喊‘醒了醒了’,碧玉一脸喜色的从屏风后面走过来道:“张大夫扎了一针,郑太夫人醒过来了。”
长宜舒了一口气,越发觉得骨头痛得厉害,一牵扯就痛,徐大太太见长宜扶着腰,这才想起她磕在了熏炉上,说道:“你快去内室瞧瞧,可碰的厉害?”
那熏炉是铸铜的,正好撞在了凤嘴衔上……
碧玉扶着长宜进了内室查看,雪白的肌肤上硌的一片青紫,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碧玉过来给徐太夫人说了,徐太夫人脸色很是不好看,郑兰斋听了一脸的愧疚,忙拉着长宜的手道歉:“……祖母脾气急,刚才是在气头上,她也不是要故意推你的,四弟妹若要怪罪就怪罪我好了,都是因为我的事才伤着了四弟妹。”
长宜慢慢抽回手,笑了笑道:“我刚才也是瞧太夫人脸色不好,是突然了些,一点小伤而已,抹些化淤的药三五日便好了,三嫂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太夫人没什么大碍就好。”
徐大太太却有些听不过去,冷嘲热讽的道:“三弟妹是要好好谢谢四弟妹,刚才张大夫也说了,若不是四弟妹叫开了窗户,郑太夫人只怕醒不过来了呢。”
徐太夫人看了一眼郑兰斋,让她去和郑太夫人说几句话,又吩咐碧玉拿了祛瘀的药膏来,握住长宜的手和徐大太太说:“这里也用不着这么多人,你去送了你四弟妹回去吧。”
徐大爷今日正好在府上,听说后也来了清心堂。郑太夫人突然晕厥过去,虽说是醒过来了,但人还得好生送回去,徐大爷叫管事给郑大人传了信,套了四架的马车亲自护送郑太夫人回到郑府。
回到随安堂,青竺看到长宜腰上的淤青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掉下眼泪道:“夫人一片好心,郑太夫人也太狠心了些,竟使了这样的力气推你。”
长宜也觉得在清心堂的时候,郑太夫人看她的目光中带着冷意,她当时也没想这么多,以为郑太夫人心疼孙女,对徐家的人都有怒气,现在回头想来倒好像没这么简单。郑太夫人说徐家亏欠郑家的不止这一桩事,当时瞥了她一眼。
莫不是徐衍和郑兰斋的亲事没能成,郑太夫人把她记恨上了?这也不是没可能的。
……所以才看到是她,想都没想就把她推开了。
也不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一直没敢问。
从徐太夫人那里拿来的药涂在身上清清凉凉的,还有一股薄荷脑的气味,上了药长宜就穿上了亵衣,拿了一本书趴在床上看了起来。
等到天黑徐大爷才从京城赶了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徐衍。在路上徐衍听徐大爷说了事情的经过,徐大爷不知道长宜受伤的事,只是听说四弟妹去扶郑太夫人的时候,郑太夫人推了四弟妹一把。 ↑返回顶部↑
当初他夫君官至礼部尚书,徐家老太爷却无半点官职在身,不过是借着祖上的余荫过活,如今徐家仕途上强过了郑家,就轻看了他们,若是有他夫君在,徐家岂敢轻易悔婚……
郑太夫人想到这里就越发的憋闷,怒气一阵阵的直往头上冲。
长宜见郑太夫人脸色发绀,看上去很不对劲,从前父亲在太原府上任时,她曾亲眼见过一位老妇人突然红光满面,晕厥在地,当时她才不过十岁,那个场面实在吓人,以至于她这么多年都没能忘记。
这里是徐府,郑太夫人又是来讨公道的,可不能出了什么事,长宜皱了皱眉,看到碧玉侯在隔扇前面,朝她招了招手,片刻之间郑太夫人的脸色已是越来越难看,正前方就是熏炉,长宜怕她突然晕倒,连忙上前去扶她。
郑太夫人正在气头上,看到长宜接近她,伸手就推了一把,她力气极大,长宜又是不防备,向后趔趄了几步,后腰撞在熏炉上,郑太夫人指着她的鼻子就要破口大骂:“你是什么东西……”话还没说完,面部突然抽搐起来,头一栽整个身子直挺挺从暖炕上直坠下来。
事发突然,屋子里骤然一静,郑太夫人正好摔在来扶长宜的徐大太太身上,徐大太太吓得跳了一脚,郑太夫人‘扑通’一声摔在了铺了栽绒毯的地板上。
“这这这……”徐大太太惊得舌头都捋不直了,瞪大了眼看着晕厥过去的郑太夫人,后面才想起来说:“可不关我什么事……是她自个摔倒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郑兰斋惊叫了一声:“祖母。”郑大太太也从圈椅上跳了下来,慌乱的手脚不知安放在哪里。
“快去叫大夫。”长宜朝徐大太太喊了一声,顾不得腰上的痛意,蹲下身试探郑太夫人的鼻息,还是徐太夫人先下了炕,吩咐碧玉:“快去闲芦馆看看张大夫走了没有,赶紧请过来。”
碧玉跑着出去,在门口碰到了崔嬷嬷带着四个婆子进来。小心翼翼的把郑太夫人抬到了暖炕上,长宜看到紧闭的窗棂倒是想起了什么,和崔嬷嬷道:“把窗户都打开。”
郑大太太慌的额头上都出了汗,问道:“四太太,这开窗是怎么一回事,外头这样冷,婆母的身子只怕受不住。”
徐太夫人也问道:“老四家的,这是怎么回事?”
长宜也不知如何解释,她也没学过医理,不过是比着葫芦画瓢,她只好把她十岁那年遇到的事说了一遍:“……那日大夫一过来就让人开了窗通风,想来是有道理的。”
张大夫是固安的名医,是徐大爷请过来给徐太夫人调理身子的,他今儿一早过来,徐大爷留了他在府上用了午饭再走,人还在闲芦馆里,听说有人晕厥过去,连忙带着药箱赶了过来。
屋子里人太多,徐大太太就和长宜去了西次间里等着,过了一会听到东次间里有人喊‘醒了醒了’,碧玉一脸喜色的从屏风后面走过来道:“张大夫扎了一针,郑太夫人醒过来了。”
长宜舒了一口气,越发觉得骨头痛得厉害,一牵扯就痛,徐大太太见长宜扶着腰,这才想起她磕在了熏炉上,说道:“你快去内室瞧瞧,可碰的厉害?”
那熏炉是铸铜的,正好撞在了凤嘴衔上……
碧玉扶着长宜进了内室查看,雪白的肌肤上硌的一片青紫,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碧玉过来给徐太夫人说了,徐太夫人脸色很是不好看,郑兰斋听了一脸的愧疚,忙拉着长宜的手道歉:“……祖母脾气急,刚才是在气头上,她也不是要故意推你的,四弟妹若要怪罪就怪罪我好了,都是因为我的事才伤着了四弟妹。”
长宜慢慢抽回手,笑了笑道:“我刚才也是瞧太夫人脸色不好,是突然了些,一点小伤而已,抹些化淤的药三五日便好了,三嫂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太夫人没什么大碍就好。”
徐大太太却有些听不过去,冷嘲热讽的道:“三弟妹是要好好谢谢四弟妹,刚才张大夫也说了,若不是四弟妹叫开了窗户,郑太夫人只怕醒不过来了呢。”
徐太夫人看了一眼郑兰斋,让她去和郑太夫人说几句话,又吩咐碧玉拿了祛瘀的药膏来,握住长宜的手和徐大太太说:“这里也用不着这么多人,你去送了你四弟妹回去吧。”
徐大爷今日正好在府上,听说后也来了清心堂。郑太夫人突然晕厥过去,虽说是醒过来了,但人还得好生送回去,徐大爷叫管事给郑大人传了信,套了四架的马车亲自护送郑太夫人回到郑府。
回到随安堂,青竺看到长宜腰上的淤青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掉下眼泪道:“夫人一片好心,郑太夫人也太狠心了些,竟使了这样的力气推你。”
长宜也觉得在清心堂的时候,郑太夫人看她的目光中带着冷意,她当时也没想这么多,以为郑太夫人心疼孙女,对徐家的人都有怒气,现在回头想来倒好像没这么简单。郑太夫人说徐家亏欠郑家的不止这一桩事,当时瞥了她一眼。
莫不是徐衍和郑兰斋的亲事没能成,郑太夫人把她记恨上了?这也不是没可能的。
……所以才看到是她,想都没想就把她推开了。
也不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一直没敢问。
从徐太夫人那里拿来的药涂在身上清清凉凉的,还有一股薄荷脑的气味,上了药长宜就穿上了亵衣,拿了一本书趴在床上看了起来。
等到天黑徐大爷才从京城赶了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徐衍。在路上徐衍听徐大爷说了事情的经过,徐大爷不知道长宜受伤的事,只是听说四弟妹去扶郑太夫人的时候,郑太夫人推了四弟妹一把。 ↑返回顶部↑